
郑众:东汉宦官!字季产.为人谨敏有心机;明帝时给事太子家.章帝时为小黄门升中常侍.和帝时钩盾令封剿乡侯
简释:显宗孝明皇帝
冬季十月,孝明皇帝侍奉皇太后前往章陵。
孝明皇帝车驾陪同皇太后驾临章陵。荆州刺史郭贺,为官有卓越的政绩,皇帝赐给他三公的服饰,包括绣有花纹的礼服、礼帽及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并下令他巡视部属时撤去车旁的帷幔,让百姓能看到他的容貌服饰,以彰显他的德行。
公元61年,辛酉,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四年,冬季十月,陵乡侯梁松被关进监狱,最终死去。
梁松因心怀怨恨、匿名书写诽谤之书而获罪,被关进监狱,最终死去。当初,孝明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大中大夫郑兴的儿子郑众因精通经学而闻名,太子以及山阳王刘荆通过梁松,用细绢绸缎邀请郑众。郑众说:“太子是储君,按道理没有与外界结交的权力;汉朝有旧有的禁令,藩王不应该私自结交宾客。”梁松说:“德高望重之人的心意不可违背。”郑众说:“违反禁令而触犯罪行,不如坚守正道而死。”于是没有前往。等到梁松获罪,他的宾客大多受到牵连,只有郑众没有受到供词的牵连。
待续.简释5/15孝明皇帝

【考注】
①、郭贺:字乔卿,洛阳人,祖父郭坚伯,父亲郭游君,都修行清廉节操,不出任王莽的官吏。郭贺通晓法律,累积做官,建武年间担任尚书令,在职共计六年。郭贺通晓原来的惯例,并且有所匡正补益。被刘秀封荆州刺史,召见给予赏赐,其恩宠非常特殊。郭贺到任后,政绩显著,百姓们歌颂说:“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汉明帝巡狩到达南阳,特别给予赞叹,赏赐三公的服饰,敕令各行部除掉冠沿,以便让百姓看到其容貌,以表彰有德之人。汉明帝永平四年即公元61年,被征召封为河南尹,以为政清静著称;在任三年去世,汉明帝下诏书怜悯惋惜,赏赐一乘车和四十万钱。

郭贺:字乔卿.生于洛阳;祖父郭坚伯.父亲郭游君.皆清廉节操;郭贺通晓法律曾任尚书令.荆州刺史.河南尹
②、郑众:东汉宦官,字季产,生于南阳今河南鲁山。为人谨敏,有心机。汉明帝时,给事太子家。章帝即位,为小黄门,后迁中常侍。汉和帝时加位钩盾令,以不附外戚而得宠信。永元四年即公元92年参与谋诛灭外戚窦宪及其党羽,以功升太长秋,后封剿乡侯,食邑先后增至一千八百户。和帝很信任,常与议事,东汉宦官弄权干政自此起。而宦官养子世袭爵位,也是郑众开的先例;公元114年去世。

原文:显宗孝明皇帝
冬十月,帝奉皇太后如章陵。
车驾从皇太后幸章陵,荆州刺史郭贺,官有殊政,上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敕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章有德。
辛酉,四年,冬十月,陵乡侯梁松下狱,死。
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下狱,死。初,上为太子,大中大夫郑兴子众以通经知名,太子及山阳王荆因梁松以缣帛请之,众曰:“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汉有旧防,藩王不宜私通宾客。”松曰:“长者意不可逆。”众曰:“犯禁触罪,不如守正而死。”遂不往,及松败,宾客多坐之,唯众不染于辞。
待续.原文5/15孝明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