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南阳西汉画像砖“龙”
简释:孺子婴
公元12年,壬申,春天,下令平民百姓得卖掉田地。
王莽生性急躁好动,不能安于清静无为,每当要有所兴建营造,总是想着模仿古代的做法,却不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且相关制度也常常变动不定。官吏们借此机会徇私舞弊、做奸犯科,天下百姓哀怨不满,触犯刑律而被惩处的人非常多。王莽知道民众忧愁怨恨,于是下令那些按照“王田”制度耕种土地的人,都可以卖掉田地。
公元13年,癸酉,春季二月,太皇太后王政君去世。
王莽把太皇太后的尊号改为“新室文母”,断绝她与汉朝的关联,于是拆毁孝元皇帝的宗庙,重新给太皇太后修建庙宇,只保留孝元庙原来的大殿,作为太皇太后的“篹食堂”,名字叫“长寿宫”;置办了酒食,宴请太皇太后。就到了这时,看到宗庙被拆毁地面也被铲平,惊讶地哭着说:“这是汉朝的宗庙,都有神灵存在,与汉室有什么仇怨而要把宗庙毁掉呢!况且所在鬼神没有感知,那又何必修建庙宇呢!如果鬼神有感知,我只是人家的妃妾,怎么能亵渎先帝的殿堂来摆放食物呢!”私下里对左右侍从说:“这个人亵渎神灵的事做得太多了,还能长久地得到上天的庇佑吗!”酒宴因为不愉快而中途离去。王莽把汉朝时官员所穿的黑貂服改成了黄貂服;又更改了汉朝的历法以及伏日、腊日等节日的时间。太皇太后让她的属官依旧穿着黑貂服;到了汉朝原来的正腊日时,太皇太后独自和身边的侍从相对饮食。到这时太皇太后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安葬在渭陵。
十一月,彗星出现。
待续.简释6/9孺子婴

古代貂尾为饰.示意图
【备注】
“莽更汉家黑貂着黄貂;又改汉正朔、伏腊曰。太后令其官属黑貂;至汉家正、腊日,独与其左右相对饮食。”:西汉的侍中、中常侍的帽冠“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帽冠正面有黄金饰物,上面还有蝉形纹饰,帽冠顶上左侧插黑色貂尾,代表身份高贵。据说黄金象征刚强,貂象征内刚外柔,蝉象征高洁,这些都是君子所追求的品格。西汉属水德,崇尚黑色,所以近臣用黑色的貂尾装饰。王莽代汉,自称土德,崇尚黄色,故改汉家黑貂着黄貂。改正朔,就是改历法。王莽将西汉十二月初一,改为始建国正月初一(正月之朔)。改伏腊日,即改变祭祀的日期。古时夏季伏日祭祀祖先神灵称伏祭,冬季十二月腊日祭祀称腊祭。王莽改变了朝中近臣的装饰和伏腊日期,太皇太后依然令太后宫的官员插黑貂;在西汉朝伏腊日,单独与左右相对饮食。有介绍说,腊八节起源于古代“腊祭”。先秦以前腊祭就已存在,是古代重要的冬日祭祀,又称“岁终之祭”。腊祭时祭拜祖先,饮酒聚餐,举行各种活动辞旧迎新。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所以这个月被称为腊月。

原文:孺子婴
壬申,春,令民得卖田。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陷刑者众。莽知民愁怨,乃令民食王田者,皆得卖之。
癸酉,春二月,太皇太后王氏崩。
莽既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乃隳坏孝元庙,更为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食堂,名曰长寿宫;置酒,请太后。既至,见庙废彻涂地,惊泣曰:“此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与何治而坏之!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如令有知,我乃人之妃妾,岂宜辱帝之堂以陈馈食哉!”私谓左右曰:“此人慢神多矣,能久得佑乎!”饮酒不乐而罢。莽更汉家黑貂着黄貂;又改汉正朔、伏腊日。太后令其官属黑貂;至汉家正腊日,独与其左右相对饮食。至是崩,年八十四。葬渭陵。
十一月,彗星出。
待续.原文6/9孺子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