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您要借的《中国通史》没有,但有近代史,如《十二史》《二十四史》之类。如要借,带信来再借。另:县文化馆春节征联。如有兴趣,拟几幅于元月23日前带来。我拿去应征。
小平
1992.1.10.
小平:
来信收阅,没有通史就借《二十四史》了,以便从头至尾的了解一下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准备在近两年把《二十四史》看完。
关于征联之事,我喜欢搜集,对新创作,没有多大兴趣。因久居家中,没有报刊杂志看,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形势发展模模糊糊。
而对联既要政治性,也要文艺性。没有准备,就不搞了。家里一切如常,勿念。
你们今年是否回来过春节?望告。
父字
1992.1,16.
写在最后:
今天转的这两封信,是父亲收集抄写的家庭通信《万金集》的最后两封了。因其短,故收在一处转发了。
从转发第一封开始,到第一八五封。这些信对别人来说可以了解那段历史,对我们的家人来说,这就是一段家史。
让我们重温父母深厚的爱。看到了父母在艰难的生活下,还关心着在外就学和工作的子女。读着这些信,父亲当年的谆谆教诲犹言在耳,父母为哺育子女,工作之余还要种田的艰辛犹在眼前。
父亲对儿女讲的最多的话就是,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是这样一个思想上的老革命,教育出来的子女,后来在各人的岗位上,都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这与父亲当年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越是对父亲深入了解,越佩服我的父亲。他那么有思想,很早就想到把家信收集并抄录成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家史资料。父亲退休后还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现在退休了的我们都做不到的。
《万金集》里收集的时间从1956年到1992年,总共230多封信,还有一些通信因种种原因没有转发。肯定这段时间的家书也有一些没有收回去的。但这已经是很宝贵的了。
这些家书能得以转发,还要感谢我的幺叔高致贤。是已耄耋之年的老人家,一个字一个字的将《万金集》录入电脑,把电子版发给我们,为转发提供了方便。
幺叔的这种精神让我等晚辈万分敬佩,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老人家和我父亲的兄弟情深。
谢谢幺叔,遥祝米寿叟幺叔身体健康,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