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定军山一战,老将黄忠一箭射杀曹魏名将夏侯渊,威名大振,成为蜀汉阵营中令人敬畏的存在。
然而,鲜有人知,这场胜利背后,却让黄忠对关羽的不满与疏远有了新的领悟。
关羽为何对这位老将始终保持冷淡?是因为黄忠出身“降将”,还是另有更深的原因?
不是冤家不聚头
俗话说得好,不是冤家不聚头。
早在黄忠投奔刘备之前,他和关羽就已经狭路相逢,兵戎相见了。
那一战,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整整百十回合,谁也奈何不了谁,堪称龙争虎斗,精彩绝伦。
关羽虽对黄忠多了几分欣赏,却仍是不甘示弱,口出狂言,认定自己若是用上拖刀偷袭的计策,定能斩此老卒。
皇天不负苦心人。
天不遂关云长愿。
还没等关羽再战黄忠,黄忠已经投奔了刘备。
从此,二人从对手变成了同袍。
关羽有心切磋,却再也没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憋屈之情,溢于言表。
初生牛犊不怕虎
英雄之间,谁人不想争个高低?黄忠初入蜀汉,可没把自己当外人,屡屡抢了年轻将领们的风头。
谁说老将油尽灯枯?在与魏延的比武中,黄忠仅十数招便击退泠苞,而魏延三十回合也未讨到便宜。
若不是黄忠及时援手,魏延险些命丧敌手。
这一仗,黄忠虽老当益壮,却让魏延颇有微词。
被黄忠比下去的还有赵子龙。
葭萌关上,大将张郃率军偷袭,赵云信心满满请缨迎战,不料被诸葛亮委以黄忠。
一向不惧万军敌的赵云,却忧心忡忡,认为年迈的黄忠恐难敌张郃。
殊不知,一代名将的风采,岂是等闲之辈能懂的?黄忠虽然愤怒,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他出奇制胜,大破张郃,再次成为功臣。
这一次次的胜利,不仅让黄忠声名鹊起,也让关羽等人心中不是滋味。
他们眼看着一个外来的老将,竟然如此快地跻身主公亲信,不禁暗自较劲。
尤其是关羽,更是将黄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即找个由头,好好教训他一番。
关公面前耍大刀
定军山一役,黄忠更是力挽狂澜,亲手斩杀魏军主帅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的胜局。
他受封征西大将军,成为刘备股肱心腹。
关羽虽表面恭贺,内心却是五味杂陈。
他自诩天下无双,号称当世绝无敌手,岂容一个半路出家的老家伙与之比肩?他一腔怨气,终于在刘备封赏五虎上将时爆发了。
诏书上黑纸白字写着黄忠封号,与关羽并列五虎,关羽勃然大怒。
"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堂堂蜀汉一哥,在诸将面前,摆明了要打黄忠的脸。
关羽的话,虽然难听,却也不无道理。
要知道,他可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臣,桃园三结义的兄弟。
如今新来的黄忠竟能一步登天,平起平坐,换了是谁,心里能舒坦?这其中的悲凉、不甘、危机感,岂是局外人能懂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若换了寻常主帅,碰上关羽这般大将撒泼,只怕要头疼不已。
可刘备是何许人也?他岂会不晓关羽脾气?他巧施妙计,派费诗前去规劝,用萧何、曹参、韩信的故事,拨开了关羽眼前的迷雾。
"将军乃主公兄弟,与主公同心同德,岂与旁人可比?黄忠虽同列五虎,却如韩信一般,不过是为将军鞍前马后的。
将军受主公厚恩,大义为重,岂可计较虚名?"
这一番话,可谓句句在理。
关羽虽骄傲,却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
他略一思索,便释然了。
身为刘备的半身,他的地位,岂是区区黄忠能撼动的?他日后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岂能为了争这虚名误了大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费诗的劝解,不正道出了刘备的真实想法吗?刘备虽然重用黄忠,却也绝不会让他凌驾于关羽之上。
那个位置,只能是关羽的。
这份知遇之恩、兄弟之情,是黄忠这个外人永远望尘莫及的。
刘备此举,可谓神来之笔。
他对症下药,既安抚了关羽,稳固了军心,又不至于打击黄忠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借费诗之口,表达了对关羽的肯定,昭示了关羽在其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这份君臣间的信任,才是关羽最该珍惜的。
由是观之,关羽对黄忠的忌惮,实则是对自己地位的担忧。
他固然欣赏黄忠的才能,却也隐隐觉得威胁。
然而,当他想通自己和黄忠的本质区别后,这担忧便烟消云散了。
黄忠再厉害,那也只是股肱之臣,岂能与自己这个当家人相提并论?
大丈夫能屈能伸
而黄忠呢?这位饱经沙场的老将,自然也看出了关羽的不喜。
可他起初并不明白个中缘由,还以为是自己年事已高,让关羽瞧不起。
于是他拼了命地去证明自己,攻城掠地,建功立业,誓要让关羽刮目相看。
直到斩杀了夏侯渊,威名坍耀,黄忠才恍然大悟,原来关羽忌惮的是他升迁得太快了!关羽是打心眼里不把自己当一路人,生怕自己超过他去抢了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此时的黄忠,对人世间的得失荣辱,早已看得通透。
他为刘备尽忠,本就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他毫不介意自己和关羽名位有别,安之若素地继续为刘备效力。
这份达观与坦荡,源自黄忠的阅历与智慧。
他深谙大丈夫当如何自处。
那就是顺势而为,不强求,不计较,始终以大局为重。
他明白,为将者,当以勇武服人,以功绩折服,而不是去争一时之虚名。
黄忠这种品格,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凡事应善察人性,体谅他人。
即便受到误解和冷遇,也要坦然处之,以德服人。
唯有不卑不亢,坦荡磊落,方显英雄本色。
结语:
关羽和黄忠,蜀汉五虎上将中鼎鼎大名之辈。
他俩的矛盾,从黄忠初入蜀营就埋下了伏笔。
但经过一番职位变迁和心境洗礼,最终都释怀了。
那一段波谲云诡的心路历程,既有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也透露出三国诸将的人性光辉。
关羽的骄傲、多疑、忌惮,是一个枭雄的典型特质。
他对自己地位的敏感,对主公信任的渴求,让他容不得半点侵犯。
但同时,他也有大将风范,能为大局而放下身段。
黄忠的忠勇、谦逊、豁达,堪称完人典范。
他虽屡建奇功,却从不恃功而骄,始终以大局为重。
这份情怀,也让他得以超脱个人恩怨,坦然处世。
两位英雄间的爱恨情仇,构筑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既有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更有人性的光辉与温情。
这不禁让人感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真正的豪杰,往往能包容天下。
这也启示我们,行走世间,难免遇人不淑,甚至怨偶天成。
但人生在世,固然要努力争取,也要看淡得失,泰然处之。
唯有胸怀坦荡,方能成就自我,也才能海纳百川,成就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