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手机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觉得手机是工具,能打电话发信息就行;有的人追求极致体验,屏幕分辨率要高,处理器速度要快。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机可以像一本随时可以展开的书,变成一个小型平板?
这个构想,如今正在成为现实,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你的手里。
在安卓阵营已经把折叠屏技术玩出花样的第六年,苹果终于决定进军这一领域了。
最近,一位爆料达人揭秘了苹果折叠屏iPhone的全部信息,包括外观、供应商名单,甚至连内部销量目标都一清二楚。
看来,第一款折叠iPhone已经不仅仅在PPT里了,明年可能真的与大家见面。
和此前预测的会先推出类似三星Z Flip的小尺寸折叠机型不同,这一次苹果直接选择了大屏幕的折叠方案。
展开后的新机尺寸接近iPad mini,这无疑是一部“巨屏”手机,比以往的iPhone都要大上不少。
也许苹果觉得,与其在性价比上和安卓厂商竞争,不如直接锁定高端市场,这样似乎更加合理。
你可能会问,这么大屏的手机,真的会有人买吗?
且不说首款折叠屏iPhone的价格会是多少,光是使用体验就已经让人好奇。
大屏和高价的背后苹果这次推出的折叠屏iPhone,其展开后的内屏尺寸达到了12英寸,相当于两台6.1英寸的手机拼在一起。
游戏党、视频党和微博党肯定荡漾了。
这样一款“大”手机,想必会吸引许多喜欢大屏幕的用户。
而价格方面呢?
光是这块屏幕的成本就达到了100美元,大约720元人民币。
整个供应链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从三星供屏到富士康代工,各个都是大牌厂商,成本自然就高了。
分析师预测起售价在1.5万到2万元之间,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价格确实不低。
不过,苹果进入折叠屏市场并不是为了打价格战,而是为了提供一种全新的高端体验。
大屏、高价,这背后其实反映了苹果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以及对产品的要求。
有了这些高成本的保障,消费者也许能期望在折叠屏iPhone上看到苹果的创新功力。
苹果折叠屏iPhone的屏幕供应商是三星,屏幕技术方面,苹果用了蓝思科技研发的超薄玻璃,这种玻璃可以抗10万次折叠,相当于每天开合50次能持续五年半。
可以说,这项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苹果自研的铰链方案也值得一提。
从专利文件来看,铰链采用侧面切割,内置填充物,减少了对柔性面板的挤压,极大地改善了折痕问题。
这意味着,苹果用户不用再担心折叠屏上会出现难看的折痕。
铰链的供应商是安费诺或者台湾的新日兴,单套成本高达110美元(约790元人民币),这可比一些国产手机整机利润还高。
为了给用户解决折叠屏的痛点问题,苹果这次的投入可谓巨大。
从整体上看,苹果这次的折叠屏iPhone不仅在技术上展示了其实力,而且在供应链的选择上也是毫不含糊的。
富士康会是首批独家代工厂,未来立讯精密也会加入生产。
首批的出货量预计在800万到1000万台,而到了2027年,这个数字可能将达到2000万台。
当前折叠屏市场正经历“七年之痒”,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许多人开始对“厚重贵”的折叠机感到厌倦。
而此时苹果的入局,或许正好能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Counterpoint等机构的预测,苹果的这款新机可能凭一己之力让2026年折叠屏市场增长30%。
这对苹果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
人们对苹果的这款新机充满期待,一些网友非常认可苹果走高端市场的策略,认为大屏折叠方案确实是一种未来趋势。
如果这款折叠屏iPhone真的能掀起市场波澜,苹果不仅可以从中获利,还能带领整个折叠屏市场走出低谷。
一位网友曾经说,高端市场一直是苹果屹立不倒的法宝,不管是在手机还是其他产品线上。
苹果的创新能力也始终让用户期待。
一旦这款折叠屏iPhone实现了市场预期,苹果无疑将再一次证明其在科技领域的不凡实力。
结尾手机市场瞬息万变,而苹果的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正确的节奏上。
折叠屏iPhone的推出,不仅是一种硬件上的突破,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引领。
我们不妨期待一下,等这款新品发布后,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不论是“巨屏”手机的硬核配置,还是折叠屏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都有可能改变我们对手机的传统认知。
或许未来,我们会说,手机不再只是手机,而是一个可以书写更多可能的小世界。
希望到时,我们也能在苹果的新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