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份足以影响普通人未来20年财富走向的重磅文件诞生了,它出自级别极高的单位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想必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又在夸大其词吧?提振消费都喊了多少年了,前年在提,去年也在提,这和咱们的财富机遇能有啥关系?”

别急,且听我详细剖析。

这份文件部署了8个方面、共计30项重点任务。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每条内容的表面解读,更要洞察其背后预示着国家将迎来的两大极为关键的转折。
这两个转折,很可能像1997年的房改政策一样,许多人要等到2010年代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当初没抓住机会买房是多么遗憾。
今天咱主要就是看第一个转折,它在于居民财富存储的 “容器” 将发生巨大转变。文件中有重要章节提及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细看其中每一句话,都与股市紧密相关,众多细微政策看似独立,实则暗藏玄机。但如果仅从表面孤立地分析这些具体政策,就太过肤浅了。

实际上,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背后,意味着国家正在全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能够吸纳并承载居民财富稳步增长的财富存储 “容器”。
如今看来,除了股市,再难找到其他能满足这一需求的 “池子”。楼市、黄金、银行存款等,都无法担此重任。自2000年至今,长期以来,许多居民的主要财产都集中在房产上。
然而从社会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如果将楼市作为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必然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们不妨将财产性收入分为生息收入与财产增值收入两部分来分析。先说生息收入,房子的生息收入主要来源于房租。若居民想依靠房子提升生息收入,就意味着要提高房租。
但租房群体大多经济实力较弱,近乎无产者,让他们承受房租上涨压力来满足有产者的财产收入增长,无疑会加剧社会矛盾。

反观股市,其生息收入源于企业经营分红。那些上市大企业在社会经济中本就占据优势地位,由它们为居民提供分红,作为社会财富的供给方,更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再看资产增值收入,房子靠房价上涨实现增值,股市靠股价攀升获取收益。虽说两者都涉及价格上涨,但其影响截然不同。房子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而股票对日常生活并无直接干扰。
并且,股票具有独特优势,它可以无限拆分,比如将一股拆成十股,而房子最小单位是一套,无法再细分。所以股票涨价后,可通过不断拆股维持较低投资门槛,让下一代也有机会参与投资。
但房价一旦上涨,很多人只能望房兴叹,彻底失去购房机会。即便买得起房的人,随着房价攀升,也不得不降低对房屋品质的要求,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目标背道而驰。

设想一下,如果社会发展越快,人们居住的房子却越来越小、越来越旧、越来越差,那这样的社会发展又有何意义?
此外考虑到当前社会老龄化的特性,房子不可拆分,老年人即便坐拥价值500万的房产,在卖房时也会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卖掉唯一住房,导致资产难以回流社会,进入消费循环。但要是老年人持有价值500万的股票,就可以分批、逐步卖出。
由此可见,居民主要财富的存储位置,对老龄化社会的消费力至关重要。所以大家看这份方案,第一模块第二条句句不离股市,这绝非为了短期拉升股市来稳定消费,国家在重大收入改革设计上目光长远,绝非短视之举。
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第一部分,恰恰就是收入改革方案,它并非临时、短期的导向。
这就意味着,这份方案代表的第一个重大转折,是国家在为未来几十年规划全新的居民财富存储 “容器”,旧有的存款、房子、黄金等 “容器”,市场规模有限,已无法承载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所以最后,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在未来的时代浪潮中,中国身份证的 “含金量” 将持续攀升,与居民身份紧密捆绑的福利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增加。
短期内,或许你很难直观感受到这些福利的变化,但只要每五年回头审视一番,就会惊觉,生活已因这些福利有了显著不同。
所以社保的缴纳至关重要,这是你享受未来社会福利的基石,千万不可断缴。同时对于各类社会福利,都应积极关注并牢牢把握,切莫因一时疏忽或短视,错失应得权益。

此外,在家庭资产配置的棋盘上,务必要逐步加大股市资产的占比。这绝非盲目跟风,而是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理性判断,是一项着眼长远的明智规划。
合理的资产配置,将为家庭财富的稳健增长保驾护航,助力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驶向更美好的财富未来。
文本来源@珍大户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