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红点、IDA等6项大奖后,ACCD、Pratt、SCAD的offer也来了

尔芙康石石 2025-04-15 03:44:02

从鲁美附中到北京工业大学,到现在手握梦校offer。期间拿下红点、IDA、SPARK等六项大奖,还为打磨作品集GAP了一年。一路上错过很多也得到很多,回想起那些深夜伏案的坚持、不断推翻重来的勇气,对我来说,比起选择,努力更重要。

01 学校做的项目,申学校不一定有用

我们学校的资源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也有校企合作机会,但它更像一个平台,你要主动规划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比如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和别的专业的同学做项目,但不提供课题,只能靠同学自己发现一个契机,并主动争取。

而我基本上与这些跨学科项目无缘了,因为我平时真就是忙成狗,更别提主动约其他专业的同学合作了。

我们专业从大二开始就要疯狂做项目,一开始只是设计一些简单的小家具,到后面会做一些电器,试着给产品加入很多功能,别的专业期末都是发张卷子考试,而我们专业要真刀真枪做点什么。

上课日常

到大四还有企业设计师亲自带我们做项目。我们那一届来的是小米的设计师,带我们做加湿器、取暖器之类的小家电,真正接触到商业项目时,才发现和以前做的项目很不一样。

做项目ing

其实平时上课老师就多次强调让我们重视「调研」,但做校园项目时,调研结果和最终设计内容的关系大不大,老师也不太管。

到了商业化项目,能明显感觉到对调研的要求直接进入下一个level,要根据调研判断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要求同学们对用户群体、产品功能都得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这一点和海外院校的要求很像,尤其是美国,更重视项目的落地性和商业性。

随手拍

H·ART的主带老师也告诉我,一个项目能不能落地从一开始就注定好了,学校里那些偏概念的项目其实在申请美国院校时并不吃香,所以在做作品集项目时,基本上都要重头做,前期调研也要下很大力气。

像我为作品集做的第一个项目,实地调研中收集到的信息很多都在我的意料之外,有了这些调研才能做出更符合市场预期的产品。

02 主带老师把我的毕设改了个底朝天

大二为留学挑选机构时,没咋费劲,因为我表哥之前在H·ART上课,还申上了宾大的建筑;后来发现我的同学也在这里上课,体验良好……只能说是真的好,我果断来了。

随手拍+1

我一边跟主带老师吭哧吭哧做项目,一边做学校作业,实在有点分身乏术,以至于老师天天催催催,到后面实在来不及了,主带老师就建议我要不把毕设改一改加进作品集吧。

……当时没想到,这一改就是几个月。

我的毕设关于中国农村的卫生系统,主带老师一看,说这不符合国外院校的要求啊,得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改进。

进、行、一、定、改、进。

结果是从头改到尾!项目原本是为农村旱厕做改进,主带老师跟我说,你把场景切换成森林公园,这样不仅涉及到个人上厕所的问题,还能加入一些环保概念。

我一想这个主意不错,接着主带老师又说了,厕所建在地面上非常影响路人的观感,本来一片好看的景色,突然杵了个卫生间在那儿,很煞风景,所以建议我设计一个能隐藏在地下的厕所。

听到这…我意识到事情不对,这是个大工程啊,但是点子很妙。硬着头皮做调研,还真被我找到类似案例,英国某个城市的市中心就有一个厕所在地下,有了先例之后就很好推进了。

后面就是和主带老师一起推进方案,考虑到在森林公园里接污水管其实是很破坏环境的,而且面积大、维护成本很高,所以最后通过顶部的太阳能管加了一些功能,拍板设计了一款无水厕所。

也就是这个阶段吧,论文、毕设全都吻了上来,当时我就知道时间有点来不及了,决定直接GAP一年,把作品集再捯饬捯饬,至少对得起自己,也能更心无旁骛地享受做项目的过程。

所以这个项目节奏就慢下来了,做得也更仔细,到最后已经不仅是产品设计了,我还加入了一整套服务设计流程,包括安装前、安装后、使用中、以及后续的日常维护等;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还学了一些空间设计的专业知识,可能这就是基于产品设计的非常有意义的拓展吧。

03 在H·ART做项目是种很新奇的体验

和我在本科做项目很不一样。先说上课氛围吧,从我和主带老师做项目的过程就能看出,主带老师的教学思维更偏国外的风格,比如上课方式、讲解项目的思路过程啊等等,项目主题都是针对目标院校的。

这就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早点确认目标,就能根据梦校要求早点准备作品集。不过确认目标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第一次留学的同学,很容易两眼一黑,好在老师对同学们的未来规划都是1v1定制,老师很认真负责,能根据同学们的自身条件和心愿挑选出最适合的学校。

小班课的老师教的也更细,本科有些老师上课只演示一遍如何操作,而且老师平时也很忙,遇到不会的问题很难追着问,想精进更多靠课下努力。

而小班课的老师教的技能都是针对项目本身,要是作品集里需要体现一些跨学科的知识,直接问对应的老师就好了,完美补充了学校里不教的东西。在这里感谢一下排版课的潇潇老师、建模课的左老师,不仅教我技术,还能提供一些项目上的建议。

作品集项目

下面我要强推一下H·ART夏令营!我的红点奖、IDA等6项大奖都是在夏令营拿到的。

从某种角度上说,设计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每个人取长补短,互相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所以在夏令营,老师会根据同学们擅长的方向进行分组,每个组都是一个六边形团队。

一些项目日常

我们组当时都是初相识,还有同学在美国上学,新鲜感拉满,很辛运的是大家的性格都非常契合,而且也很会沟通,从项目立意到确定主题,只用了一天半就完成了,整体上看非常顺利。在这种环境下不仅能接触到很多新东西,对设计整个流程的认知更加成熟,还能交到一批朋友。

前几天在美国的队友看我接到了offer还发来贺电,希望能在美国面基hhhh,也更期待最后能在美国见到更多学弟学妹~

现在就希望一切顺利!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保研、就业、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等相关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老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