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主编:《江南戏曲文化史论》

古代小说研究 2023-09-27 07:14:39

《江南戏曲文化史论》,王宁主编,凤凰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着眼于“江南”,立足于“戏曲史论”,从文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家族文化四个维度,力求全景再现“江南地域图景下的戏曲文化史论”,并分析其生成机制与文化特质。

该书所指的戏曲文化兼有“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两方面指意,既包括“从文化角度对戏曲本体进行研究”,也包括“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现象研究”。秉持“显要式一般”与“地域性特色”兼顾的原则,精择四大板块,期望呈现一个“地域戏曲文化”之“分题研究”的典型案例。所及“文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家族文化”四卷,意在围绕“特色”展开,找到切入江南戏曲文化的“特色”“特性”的最佳角度。

各卷导语与目录

《文人文化卷》导语

昆曲与江南物质生活的关系,是本卷“特色文化”探讨的开首。它的展开,须借用一个前贤已经公认的“吴文化”语境。具体而言,则须从“地倾东南”说起。

吴文化是一个包罗繁杂的集合性概念,而其中至为醒目的是个性鲜明的“慢文化”。世界范围内的诸多人类文明均起源于大河的冲积平原,尤其是江河入海的三角洲地带。在此意义上,“地倾东南”是上天给予长三角和江苏的厚贶。

《百城烟水》

在较早完成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之后,“镇”和“市”密布于此,在这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极为醒目的城市群落。这不是以政治、军事等原因形成的都市和要塞,而是纯然从经济土壤上自然生长的城市群。直到今天,当我们翻阅当地文人所撰著的《百城烟水》这类“风物志”书籍时,仍能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自豪和得意。

只有温饱无虑乃至优渥之后,休闲和审美才成为可能。所以,多数精致的艺术都起源于从容。尤其是当雅士聚集成一个庞大群体时,休闲的审美化才会形成共识,引导着共通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醒目的慢文化类型。

往玄一点说,吴文化中的慢文化其实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江南最早一批超越了物质,同时又具备文化修养的群体,他们对于生命、个体价值、生活本质的集体反观与内省,代表了一个时期共识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代表了人类对生命价值认识的阶段性成果。不仅尊重肉体和感官,同时又尊重心灵和精神自由。俗一点讲,这种慢文化其实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富裕之后,人该怎样生活?

在论及吴地慢文化的具体物象时,某曾有言:“曲、禅、茶、园,四美不隔,一‘慢’可通。”

沿着这样的思路,本卷第一专题“天赋吴人闲岁月”,从人居、饮宴、服饰、出行等四个方面,分别论述昆曲与江南物态文化的关系,首先从物质层面入手,尝试着去触摸那座架设在吴地物态文化和江南精神世界之间的奇特桥梁。

江南,尤其是江苏,甚至可以说主要就是苏州,对于中国戏曲的另外一个重大贡献正在于明清文人的曲学研究。倘若列数历代略有分量的“曲学”成果,并略加留意作者的地域分布,我们就会发现:代表着古典戏曲研究高峰的明清曲学,很大程度上正是“江南曲学”“江苏曲学”,甚或就是“苏州曲学”。

《昆曲与人文苏州》

受明清曲学的深刻影响,时至今日,原本矗立在学者心目当中的中国戏曲研究的两大祖师、两大宗主——王国维和吴梅,近年来他们的地位和影响也正发生着极为显见也极为有趣的“此消彼长”的变化。

简言之,可以概括为:罩在王静安先生身上的光环在渐渐褪去;而瞿安先生却由原本比较黯淡、逊色的后台,逐渐走到更加醒目的前台来,且伴随着身上越发明亮的熠熠闪光。导致这种消长的正是逐步推进且仍在进阶的“曲学”的再度发现。因为,学人们在经过百年的研究沉淀之后才猛然惊觉:曲学,其实才是古典戏曲研究的“华山胜景”,是最精尖最高深的戏曲研究。

放置到戏曲史和戏曲研究的背景之中,“天下戏曲半吴门”本可作两个不同方向的解读:就演出而言,明清时期,在“四方歌曲,皆宗吴门”的时风中,遍布全国各地的昆曲演员,大约都是“吴伶”或“苏产”;就研究而言,如今中国学术界的戏曲研究者,则过半是吴梅先生的隔代徒孙,是吴梅先生的“门人”。而这里的“吴门”,又可以作出两个大小不同范围的解读:就小者而论,“吴门”可以解释为“吴梅之门”,是近代以来,中国曲学的代表和典范。略大一点儿而言,“吴门”则可以解释为“苏州”,是明清时期中国文人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

所以,探讨江苏对于中国戏曲的重大贡献,曲学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

本卷第二个专题“天下戏曲半吴门”,涉及三部分内容:《关于江南曲学的几个基础问题》澄清学科范围,略述曲学源流,尤其是对当下习以为常的对于曲学定义和内涵的“误解”予以澄清。正本清源,亟当为之。《明清格律谱之“集曲”研究》和《明清格律谱之“衬字”研究》则从微观入手,从明清南曲格律的“再度生成”角度,以“集曲”和“衬字”两类个案为例,考察文人参与明清江南曲学的具体实绩。其中,为了通过对比凸显江南曲学的“个性”和“贡献”,论者使用了较大篇幅,去考察明清之前或者“北曲”的相关论说。一者为见其源流,二者可凸显“接续”和“转折”意味。其间用心,祈方家察之。

《江南戏曲文化史论》(文人文化卷)

目  录

本卷导语

天赋吴人闲岁月:昆曲与江苏文士的物质生活

绪论:“以寄为乐”与“游于艺”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 昆曲与江苏人居文化

第一节 昆曲与江苏山水

第二节 昆曲与江苏城市

第三节 昆曲与江苏寺庙

第四节 昆曲与江苏园林

第五节 昆曲与江苏居室文化

第二章 昆曲与江苏饮宴文化

第一节 昆曲与江苏饮食文化

第二节 昆曲与江苏酒文化

第三节 昆曲与江苏文人宴乐文化

第四节 昆曲与江苏茶文化

第三章 昆曲与江苏服饰文化

第一节 传奇文本中的江苏服饰

第二节 昆曲舞美中的服饰文化

第三节 昆曲与江苏妆容文化

第四章 昆曲与江苏出行文化

第一节 昆曲与江苏舟楫文化

第二节 昆曲与江苏游乐文化

天下戏曲半吴门:明清江南曲学选论

绪论:关于江南曲学的几个基础问题

第一章 明清格律谱之“集曲”研究

总论

第一节 集曲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北曲“类集曲”现象考论

第三节 集曲类考

第四节 历代曲家辑录集曲之原则及集曲规范的形成:以《九宫正始》《南词定律》《九宫大成》为例

第五节 集曲演变研究二题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格律谱之“衬字”研究

总论

第一节 衬字溯源

第二节 衬字的嬗变

第三节 北曲衬字概况

第四节 南曲衬字的特征及其功能

小结

参考文献

商业文化卷导语

以江苏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由于城市的密布,曾经承载了人们对于江南繁华的所有美好想象。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豪奢,到“翠袖三千楼上下”的旖旎,从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到扬州和吴门的“画舫”,江南的繁华,在笔尖,也在歌喉,在文字,也在画图。倘若梳理历代文人笔下的闲适文学,很轻易就能发现一条清晰的江南或江苏线索。

因此,探讨这样一处繁华之地的戏曲文化,自然就不能与他处之僻壤穷乡的文化等量齐观、一概而论。而发现江南繁华与戏曲文化的因应关系,无疑也是发掘江南戏曲文化特殊性的必由之途。

《姑苏繁华图》

具体到历史上的江苏域内,我们注意到有三个城市尤其值得关注,即扬州、苏州与金陵。涉及与戏曲的关联,三个城市为我们各自呈现出一个特殊视角:扬州以盐商与盐商文化见著,扬州盐商在清代前期对于戏曲的贡献不仅多面,而且深远。考察清代戏曲而不关注扬州,恐怕就会错失很多重点和关键。

苏州,由于是昆曲发源地,且明清时期人文荟萃,因而最早的昆曲流派均生长发育此间。在早期的“声派”(声腔流派)分化聚合之后,随着演出的普及,“文派”(创作流派)也应运而生;而这种“原生”性质的“文派”与苏州的城市文化也密切关联,不容分割。金陵,含带着苏、扬二地,也曾经是明清时期戏曲书籍刊刻的重镇,这种“文本”样态的戏曲传播,每每为戏曲和戏曲文化研究者所忽视。

以金陵为例,曾经的书市繁荣超乎今人的想象,甚至有类乎当今流行文化的痴迷和追捧,因借着流行读物的出版而风靡、炽烈。

而普遍存在于江南地区的一种与昆曲相关的行业——曲师(曲子师),更是特色鲜明,足以凸显这个地区独特的戏曲文化面貌。

《扬州画舫录》

按照这样的逻辑,本卷铺展开四个专题的讨论:首题“夜市千灯照碧云:城市商业文化视野下的扬州戏曲”,追述盐商;次题“吴门自古盛骚雅:苏州城市文化与昆曲流派”,论昆曲之“昆山”“吴江”“苏州”三派,时代不一,皆出吴门,皆关经济;三题“纸上也能闻笙歌:江南戏曲刊刻管窥”,言戏曲刊刻;四题“申衙白相自风流:明清昆曲曲子师研究”,专论曲子师问题。四题各有侧重,各有用心,祈读者察之。

《江南戏曲文化史论》(商业文化卷)

目  录

本卷导语

夜市千灯照碧云:城市商业文化视野下的扬州戏曲

第一章 清代扬州盐商文化与扬州戏曲

第一节 清初以前的扬州戏曲

第二节 盐商家班及其戏曲演出

第三节 扬州盐官、市民戏曲活动

第四节 盐商戏曲活动的意义

第五节 特定背景下的剧本创作及戏曲理论

第六节 后盐商时代的扬州戏剧

第七节 戏曲文化的深广影响

第二章 商业活动背景下的扬州戏曲多面观

第一节 “美女产业”链条:“扬州瘦马”

第二节 从“繁荣”到“娼盛”:《广陵女士花殿最》与明代扬州青楼

第三节 徽人家班例说:《鸾啸小品》《笔梦叙》与明代扬州家班

第四节 汤显祖、《牡丹亭》与扬州

第五节 冯小青与冯小青戏曲

第六节 漂在水上的青楼:《扬州画舫录》《吴门画舫录》与《秦淮画舫录》

第七节 《广陵香影录》与《扬州梦》

第八节 《竹西花事小录》与清代扬州歌伎

第九节 《南徐看花吟》与晚清扬州歌伎

第十节 《夜雨秋灯录》中的晚清戏曲史料

吴门自古盛骚雅:苏州城市文化与昆曲流派

第一章 苏州城市文化视域下的昆曲文派

第一节 “昆山派”生成论

第二节 一个发起于“丝都”的流派——“吴江派”

第三节 融通雅俗:城市文化背景下“苏州派”的“双性”兼容

纸上也能闻笙歌:江南戏曲刊刻管窥

第一章 明清江苏戏曲坊刻概论

第一节 明清江苏刻书业的兴变轨迹

第二节 三大坊刻重镇:南京、苏州和扬州

第三节 江苏的戏曲坊刻

第四节 坊刻曲籍的编校与文人的参与

申衙白相自风流:明清昆曲曲子师研究

绪论

第一章 曲子师称谓考述与辨正

第一节 “曲子师”称名述例

第二节 “曲子师”辨正

第二章 曲子师的发展概貌

第一节 昆曲出现之前的曲子师文化

第二节 昆曲曲子师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 曲子师艺术活动及生活状态研究

第一节 曲子师的艺术活动

第二节 曲子师的生活状态

第三节 曲子师个案研究

第四章 曲子师对昆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曲子师对于提升不同演艺者度曲水平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曲子师对于昆曲普及和传承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 从词乐关系角度考察曲子师的具体作用

附录:曲师在曲社授艺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卷导语

本卷力图通过考察江南地区民俗活动、地域文化与戏剧的关系,为研究古代民俗活动、地域文化与戏剧的复杂关联提供一个比较具体而微的例证。具体则包含了两大类文化现象:一属内部文化,即从文化视角对戏剧艺术的考察和观照;二是外围文化,即与戏剧有关的文化现象的考察。

《虎丘曲会10周年》

本卷第一部分《明清江南地区昆曲曲会研究》即属典型的“边缘”类型。曲会是曾经盛行江南地区几百年的群众性唱曲活动,至今仍在江南民间广泛流行。它显示了昆曲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很强的民俗特性和地域特色。

本卷第二部分的堂名则是类似北方乐户的一种与民间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密切联系的演艺形式,是颇具特色的、集民俗和戏曲于一身的文化事象,它和曲会一起,为昆曲在民间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本卷第三部分,在舞台艺术和内部文化方面,我们选取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角色——二面,并结合其最后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王传淞展开论述。某种意义上讲,二面是江南文化的产物,是江南对中国戏曲的独特贡献。在传播和剧间影响方面,我们选择了从外到内的方向,重点考察了京剧对昆曲的影响。这一命题背着“昆剧为百戏之母”的方向逆向思考,不仅弥补了学术界研究的缺欠,同时也凸显了江南戏剧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竹枝词”视角也是我们按照“凸显特色”的要求特意设置的。

《昆曲与民俗文化》

扬州瘦马与戏曲关系密切,本卷则根据最新发现的材料,考察了“苏州瘦马”的情况。其中《明清民俗对折子戏之影响简论》研究民俗活动对演出方式和演出内容的影响。有关“私契”一文则是就曲会问题针对前贤研究的纠偏之作。要之,本题仍秉持“显要式一般”与“地域性特色”兼顾的原则,尤以凸显特色为要义。

《江南戏曲文化史论》(民俗文化卷)

目 录

本卷导语

咿咿呀呀满江南:明清江南地区昆曲曲会研究

绪论

第一章 曲会生态与背景研究:昆曲与曲会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吴歌与曲会

第二节 民俗事象中的“曲子”形态

第三节 士大夫的家乐、家班与曲会

第四节 园林中的“曲子”

第五节 文人、妓女与昆曲曲会

第六节 文人结社与曲会生态

第二章 曲会本体研究:明清曲会考

第一节 曲会特点与不同类型例说

第二节 曲会分期与发展概貌

第三节 曲会参与者身份考

第四节 曲会演唱方式、伎艺类型与曲目剧目考

第五节 虎丘曲会小考

第三章 曲会作用研究:明清曲会与昆曲史

第一节 曲会与昆曲的清曲传统

第二节 曲会与昆曲声乐理论的形成、发展

第三节 曲会与昆曲生态

第四节 昆曲的多元形态与昆曲研究

且打十番换酒钱:苏南堂名研究

绪论

第一章 “堂名”称谓考述及辨正

第一节 “堂名”称谓述例

第二节 “堂名”辨正

小结

第二章 堂名发展概貌

第一节 昆曲清唱源流概说

第二节 堂名起源的几种说法

第三节 鼓手、道士与堂名的合流

第四节 近代堂名的兴衰

第三章 堂名班社艺术活动探究

第一节 堂名班营业状况研究

第二节 堂名班演出情况研究

第三节 堂名演出内容

第四章 堂名对昆曲传承的意义

第一节 堂名对昆曲人才的保存

第二节 堂名艺人与昆曲相关著作

小结

此间风流原有种:江南戏剧与江南地域文化

第一章 地域文化视角的江南戏曲艺术

第一节 “在场”与“平视”:明清竹枝词视域中的江南戏曲文化

第二节 昆剧舞台的“二面”及王传淞的“二面戏”

第三节 基于地域文化的反哺现象:近现代京剧对昆剧之影响考论

第二章 民俗背景下的戏曲活动考察

第一节  瘦马不只扬州有——“苏州瘦马”考

第二节 明清民俗对折子戏之影响简论

第三节 昆曲曲会之“私契”考

附录一  苏南地区及上海部分堂名班社一览

主要参考文献

家族文化卷导语

自秦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以皇权制、宗法制与官僚制为主干,礼乐制、婚姻制、司法制和科举制为辅翼的制度框架。这些制度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促使家族本位与官本位逐渐形成,不断强化,并深度结合。

《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

一方面,个体首先是家族的成员,其次是朝廷与官府的子民,最后才属于他本人。家族是个体活动的中心和灵魂的依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情感、思想、志趣、性格、品行、学识与才能等。维护家族利益,促进家族繁荣,既是他们人生之旅的出发点和旨归,也是他们存在的价值所在。

另一方面,一个家族能否兴旺,主要取决于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话语权。对内的凝聚力源自族人的家族观念和情感,如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等。这些观念和情感的养成,单凭血缘亲情、家族传统还不够,必须有政治、文化与经济上的实力托底;在特权社会,对外的话语权靠的是政治上的权威和社交圈的有效性,以及文化上的建树和财富的多寡。归根结底,决定家族实力的因素主要是功名、官位、家学、家风、家声与家产等。

增强家族实力的最佳路径是读书、科考、做官,且飞黄腾达,还有飞文染翰,兴业致富,大量占有各种优质资源。于是,做官、升官成为绝大多数读书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以官为本、为贵、为尊的观念根深蒂固。可见,恪守官本位是手段,实现家族本位才是目的。

两个本位盘根错节,成为古代中国人观念世界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形成。家族是连接个体、官府与朝廷,以及社会、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关纽,家族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艺术和学术的兴衰一直都紧密相关。考察戏曲艺术,不应该忽视家族文化这一视角。

明清两代,江浙一带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财富集中,教育、文学与艺术都很发达。苏州、杭州、常州、绍兴、南京、湖州、嘉兴、松江和扬州等地涌现了一大批名门望族,家族文化非常繁荣。这些家族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条。

《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艺术》

其一,兴资办学,支持、鼓励族中子弟读书、科考。一旦有人金榜题名,便进入仕途,为家族带来各种利益。随着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其族便能跻身高门大户之列。从此以后,他们或凭借政治权力整合、利用优质资源,或参与甚至主导国家与地方的文化建设,或编织庞大而稠密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这些方式,他们保持并加强其优势,成为雄视一方的官宦世家。

其二,培养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的卓越人才,通过家学、才子群、才女群、系列著述、藏书楼,树立书香门第的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成为绵延久长的文化大族。

其三,通过经商、务农等置办家业,富甲一方。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族中子弟通过捐纳、赈灾、助饷、修桥、铺路、办学、建庙等方式,或加官晋爵,或得到官府表彰。其人其族不仅获得良好的口碑,其社会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为了最大可能地拓展发展空间,无论志在进取的寒门庶族,还是守业图成的高门大户,往往选择两条甚至三条路径齐头并进。三条路径各有侧重,其共通之处是长期且频繁地举行名目繁多的集体性活动。因为只有在集体性活动建构的文化空间里,个体才能充分了解家族的历史和现状,熟悉家约族规,习得学识,养成习性,增长才干,促进彼此的感情。

《明代戏曲与文化家族研究》

以此为基础,家族情感和观念以及家族传统才能形成并强化。因此,家族尤其是名门望族热衷于开展祭祖、建祠、修谱、设塾、会课、讲学、结社、款客、贺寿、拜节、表演、刻书与收藏等活动。这些活动造就的文学家、艺术家与学者如繁星密布,熠熠生辉。他们或在野,或在朝,彼此声气相通,构成了古代中国最有文化创造力与影响力的文人士大夫阶层。

从这一点来看,名门望族大多既是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文化创造与传承的基地。而昆曲,由于具有典雅、优美的特征而广受欢迎,成为江浙一带名门望族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本卷将以家族文化为视角,以文人士大夫为着眼点,主要考察明清江苏家族性的昆曲活动及其对昆曲的影响。所谓“家族性的昆曲活动”,主要指基于家族观念与情感,同一家族多个成员共同展开的昆曲活动,包括蓄乐、创作、刊藏、演出、编谱与论曲等。

《江南戏曲文化史论》(家族文化卷)

目 录

本卷导语

一曲长歌到君前:明清江南家乐考察

第一章 家乐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起步期(洪武—成化)

第二节 渐盛期(弘治—隆庆)

第三节 鼎盛期(万历—崇祯)

第四节 衰落期(顺治—嘉庆)

第五节 消歇期(道光—宣统)

小结

第二章 家乐的结构与运作

第一节 家乐的结构

第二节 家乐的运作

小结

满城风雅壮吴歈:明清江南大族其他戏剧活动

第一章 创作与刊藏

第一节 戏曲创作

第二节 曲籍刊刻

第三节 曲籍收藏

小结

第二章 征歌与演剧

第一节 宾礼演剧

第二节 自娱演剧

第三节 “四礼”演剧

第四节 其他演剧

小结

第三章 编谱与论曲

第一节 编谱与格律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论曲与理论体系的建构

小结

第四章 家族文化对昆曲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对昆曲传播和流变的推进

第二节 望族与昆曲艺术的表演体

第三节 望族的人文自觉与昆曲艺术的诗化特质

第四节 从事昆曲的四个层次和昆曲艺术的人文品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重现江南戏曲文化的自然纹理(代序)

张新科

明清两代,作为地理区域概念的江南,在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两个层面,有着突出优势而名闻天下:经济层面,现有资料显示,在康熙时期,仅苏南的赋税就一度占据清政府财赋的一半以上;文化层面,明清两代,江南地区堪称中国文化的中心。

江南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地区很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剧种丰富,而且历史悠久。

《中国戏曲剧种手册》

以丰富论,仅李汉飞编的《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中,收入的代表性的江苏戏曲剧种就有昆曲、淮剧、扬剧、通剧、淮海戏、锡剧、苏剧、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等11种(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276—313页),而这并不包括起源于其他地区,在江苏境内流行的沪剧、越剧、柳子戏等邻近地域的地方剧种。

以悠久言,发源于江南昆山的昆曲,有“昆曲六百年”的美誉,即使依照最严苛学者的挑剔考证,也有450年以上的历史,比有“国剧”之谓的京剧“年长”了许多。

再以戏曲剧种的影响来讲,昆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文化遗产,自21世纪以来,早已天下闻名,声振寰宇。由是之故,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大江南”这一席不可或缺,而在中华戏曲文化的源流里,“大江南”这一脉岂可独少!

受“文化守成”观念影响,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学者大多将目光聚焦到具有特色的文化事象上。随着族群和地域的细分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流行趋势,对江南戏曲文化的研究不仅构成了“传统文化守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某种程度而言,民族戏曲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更是我们消解“全球化”负面影响的重要法宝。

就戏曲和戏曲文化研究而言,江南戏曲文化研究本身颇具“苏式样本”意义。

首先,体现在江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构成上。

江南戏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于“多层”。具体而言,由于独特的历史机缘,江南地区很早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城市群落,明清时期文人有《百城烟水》一书,描述的正是这一带小城小镇林立丛生的历史面貌。

由于城镇的出现,这一带的戏曲活动点染了文人化和商业化的色彩,尤其是文人文化构成了戏曲文化的重要一翼。在苏北、浙东南以及其他乡村,民间文化则占据着戏曲文化的主流,诸如“香火”之类的祭祀活动,构成了民间戏曲生存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

进入清代之后,扬州又以独特的盐商文化为江南戏曲文化增添了一个别致的类型,伴随着康熙、乾隆十几次的下江南活动,盐商出于迎銮的目的,不惜重金礼聘演员和作者,形成了“官”“商”“戏”互动多赢、独树一帜的戏曲文化分型。

《明代江南戏曲研究》

可见,江南的戏曲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多层状态,既有文人文化,又有市民文化,既有商业文化,又有民间文化,这种“苏式样本”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因而其“示例”意义显而易见。

其次,还体现在研究方法上。由于这种“多层”状态存在,相应地就需要与之适应的研究方法,故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形成了“样本”价值。从学术史和戏曲史的角度看,对戏曲文化的深入研究是深化戏曲研究的必需,也对重写江南戏曲史和中国戏曲史都有裨益。

戏曲文化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术课题,江南的戏曲研究也是如此。说它古老,是因为很多戏曲史问题其实都和一些具体的文化事象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祭祀等文化事象其实就和戏曲起源问题有着天然的逻辑联系,具有一体性。说它年轻,是因为近年随着文化研究的持续升温,关于戏曲文化的研究又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渐次拓新,呈现出崭新的学术面貌。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戏曲文化的研究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

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一是就整体而言,研究戏曲本体者多,研究戏曲文化者少。

所谓的戏曲本体是指关于古典戏曲的中心和重点问题,如戏曲文学和舞台艺术等。近百年以来,在王国维、吴梅等学者的倡导下,戏曲研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门类。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十几所高校招收戏曲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批古典戏曲的研究重镇。有关戏曲本体的研究也相应得以发展并繁盛。但与本体研究相比,有关戏曲文化的研究则相形见绌。

2005年出版的“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是少见的大型戏曲文化研究丛书,该丛书从昆曲与文人文化、昆曲与明清乐伎、昆曲与人文苏州等多个方面,以文化为视角展开多方面探讨。

但严格说来,有些分课题的设计仍然与“文化”有一定偏离,列属于戏曲文化的范畴,着实显得牵强。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的博士论文也有关涉戏曲文化的选题,如郑志良的《明清时期的徽商与戏曲》(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2年)、任孝温的《明清江南曲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5年)等。虽从不同侧面切入戏曲文化的不同专题,使得一些问题的历史面貌渐次清晰,但整体看来,专门针对戏曲文化的研究仍有提升空间,与戏曲研究的整体繁荣不相匹配。

二是就剧种而言,研究大剧种文化者多,研究小剧种文化者少。

这种态势最明显体现在昆曲和京剧两大剧种。如前述提及的那套戏曲文化研究丛书,目光就集中在昆剧。此外,一些零散的戏曲文化论述也多集中在京、昆两大剧种,而多数的地方戏剧种由于受众有限,流布不广,因而也难以引起一般读者和观众的重视。目前除了“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有针对性的文化研究也相对寂寞,成果鲜见。

《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

三是就研究方法而言,分割式的研究多,统一式和整体式的研究少。

文化具有地域性,这一点毋庸置疑。戏曲因地而生,具有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也就顺理成章地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很多学者沿循这样的思路,从地域文化角度展开戏曲文化的研究。

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龚国光的《江西戏曲文化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该专著分十几个专题,从声腔、文学等方面就江西戏曲文化面貌做了整体的勾勒。但即使就地域而论,该课题仍然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如可以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把握来考察戏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地域戏曲文化的特色和精神等。所以,统一式和整体式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从“三多三少”的现象中我们发现:当前戏曲文化研究亟待厘清对“文化”内涵和“戏曲文化”研究范围的认识。换言之,很多研究在具体展开时,或是一开始就未能对戏曲文化的研究范围有明晰的认识,或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未能把握“文化”研究的统一视角和一贯立场。因而,从既有研究成果看,很多仍然是从属于“戏曲文本”的研究,并未真正形成“戏曲文化”的研究。这一点,是急需补正的。

《江西戏曲文化史》

基于以上考察,本书分置4卷,围绕江南戏曲文化,将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现象分列为11个专题,整体性展开有一定深度的史论式研究。11个专题围绕四大版块展开:文人文化卷、商业文化卷、民俗文化卷、家族文化卷。既有一般文化史的全面和丰富,同时又必须达到专业史的深度和精度,体现以“史”带“论”,寓“史”于“论”,“史”“论”统一的独特风格。

就研究技术路线而言,本书因循着“分历史时段+分层分类研究”的逻辑理路,具体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首先,整体上采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通过具有一定广度以及发展线索的专题设置,整体上廓清江南戏曲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面貌;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专题研究可以深入探讨的特点,立足于文化,就具体文化事象展开具有深度的专精研究。这样,循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路径,形成既有一定广度,又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成果也就水到渠成。

其次,本论著尝试摒除学科壁垒的“融通式”研究。本论著的研究视域广阔,具体涉及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个研究门类。为此,研究力量上也特意配属了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专业优长的研究队伍,力图充分发挥“融通”和“整合”的优势,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在互相切磋中碰擦出火花和闪光。

再次,论著采用文物和文献互证的方法。江南悠久的戏曲文化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实物证据,举凡舞台、会馆、石刻等不一而足,堪称洋洋大观。以文物佐证文献,不仅可以很好地还原古代生活场景,赋予文化研究以生活化,而且可以补充文献研究的缺欠和不足,达成生动逼真的再现效果。

《江南戏台》

最后,出于地域性文化研究的需要,本书尝试采用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文化生态和文化类型的比较研究,来凸显江南戏曲文化的本质和特性。

比如,整体性上秉持“大文化”观,运用专题和通论相结合的方式,以达成全面深入的研究初衷。文化,质言之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戏曲文化的研究,其重点自然就应该放在不同族群与戏曲有关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这是本书的“题中要义”。

故本书研究就主要集中在与戏曲有关的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是一种将文化研究具体到不同族群的“生活化”研究,也是一种将文化活动还原为生活场景的“还原式”研究。对于戏曲而言,则是从文化角度、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角度的独特考察,因而与一般的戏曲本体研究也大异其趣、迥然有别。

要言之,本书论述的特色亦可概括为“戏曲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生活化”,即将戏曲活动放置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之中,从族群生活的角度展开研究。如研究苏南戏曲家族,重在研究族群的日常生活,从闺阁到园林,无所不在;研究士子和名伶的交谊,也立足交际应对、酬唱应和,无所不包,力图给人一种“行走在明清江南街巷”式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戏曲文化还原为鲜活的社会生活。

《江南民间社戏》

综而论之,江南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格局,使得其戏曲形态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而又自成一脉的兼容性和丰富性,进而形塑了乡村文化、市民文化、文人文化和商业文化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鲜明特征。这在全国都是比较罕见的。如若把江南戏曲文化比喻成一个岩石标本,那么对这一标本的“多层性构成”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必将重现江南戏曲文化丰富的“自然纹理”。

实现江南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本书全体编撰人员的使命和目标。然长路漫漫,吾辈定当勤勉笃行。野人献芹,大贤且请多多教正。

后 记

本书主要依据首批江苏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苏戏曲文化史研究”(13JD008)之最终成果加工增订而成。项目肇始于2013年,2018年结项。之后,我们又申请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江苏卷,19ZD005),所以,本书其实又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的前期成果来展开完成的。

《昆剧折子戏研究》

全稿由11位参与者承担完成,具体人员和分工情况如下:

顾聆森:中国昆曲博物馆研究员、资深昆曲专家,承担“商业文化卷”之“吴门自古盛骚雅:苏州城市文化与昆曲流派”。

韦明铧:戏曲专家、扬州文化专家,承担“商业文化卷”之“夜市千灯照碧云:城市商业文化视野下的扬州戏曲”第二章。

杨惠玲:厦门大学教授、戏曲研究专家,承担“家族文化卷”全卷及“商业文化卷”之“纸上也能闻笙歌:江南戏曲刊刻管窥”。

任孝温:苏州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戏剧戏曲学博士,承担“民俗文化卷”之“咿咿呀呀满江南:明清江南地区昆曲曲会研究”。

明光:扬州大学副教授,盐商研究专家,承担“商业文化卷”之“夜市千灯照碧云:城市商业文化视野下的扬州戏曲”第一章。

郑锦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戏剧戏曲学博士,承担“文人文化卷”之“天赋吴人闲岁月:昆曲与江苏文士的物质生活”。

徐阳:戏剧戏曲学硕士,承担“商业文化卷”之“申衙白相自风流:明清昆曲曲子师研究”。

《昆曲与明清乐伎》

洪楠:戏剧戏曲学硕士,承担“文人文化卷”之“天下戏曲半吴门:明清江南曲学选论”第一章。

周艳:戏剧戏曲学硕士,承担“文人文化卷”之“天下戏曲半吴门:明清江南曲学选论”第二章。

曹芷叶:戏剧戏曲学硕士,承担“民俗文化卷”之“且打十番换酒钱:苏南堂名研究”。

王宁: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承担“文人文化卷”之“天下戏曲半吴门:明清江南曲学选论”之“绪论:关于江南曲学的几个基础问题”、“民俗文化卷”之“此间风流原有种:江南戏剧与江南地域文化”,以及全书整体设计、全书文稿审订、统稿。

项目进行过程中,各位学者积极参与、齐心协力,使得项目和本书得以顺利完成,谨此致谢!定稿过程中,社科院文学院研究所王秀臣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员陈斐研究员、任方冰研究员、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等专家均提出了具体的审核修改意见,使得书稿得以完善,特此感谢!

感谢张新科先生慷慨赐序,为本书增色许多。

江苏凤凰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樊昕和责编单丽君、姜好等老师,为此书出版费力劳神多多,铭感深深!

《冯小青戏曲八种校注》

由于我们学术水平有限,一定问题不少,恭请诸大贤不吝赐正!

王宁

壬寅阳春于姑苏葑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