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从一个教研员的“万能评课秘诀”说起

才干王营评 2024-10-17 05:37:17

王福强:从一个教研员的“万能评课秘诀”说起

原创 海城浮尘 王福强的小院

2024年10月16日 06:31 安徽

我曾经做过几年的中学语文教研员,那时候最多的工作是深入学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师们的课堂教学。

对我而言,这是非常神圣和严肃的一件事,因此从不掉以轻心。每次听课,我都无比专注,认真,不仅完整记录整堂课的流程,也生怕漏掉课堂中的一些细节,因此听课笔记上,总是写得密密麻麻,自己的分析、建议、质疑,应有尽有,以便于交流时有的放矢。

但我的一个同事,看起来就轻松多了。每次听课,他都做不到聚精会神,有时候中午学校请大家喝酒,他下午就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瞥一眼他的听课本,也常常一片空白,连个字都看不到。可是,这丝毫不耽误他评课或者向学校领导汇报的时候“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我非常奇怪,不认真听课怎么能评课呢?一次偶然的机会跟他聊到这个问题,他神秘地一笑,拿出我们统一印制的听课本,翻开扉页,是一份教研室统一执行的优质课堂评价细则。

他指着那份评价细则说,简单,评课的时候照着这上面的十几条标准谈就行了,永远不会出错。

抛开我这位同事的工作态度姑且不论,现在回想起来,他当初跟老师们翻来覆去交流的内容,大约可以称之为“正确的废话”。这里涉及到一个话题,我们的课堂能否制订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呢?

十多年前,我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拟定一套高效课堂的评价细则,作为优质课比赛的评分标准。一开始我不以为然,课堂评价的资料到处都是,稍加借鉴,算不上什么难题。但是,当细则草拟出来,我在实际听课过程中评估它的可行性,问题来了:一套看似详实周密的评分细则,却根本无法反映实际课堂的多样性。譬如,我在细则中加入了“形成性评价”部分,希望一堂课注重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检测或反馈,但当我遇到一节以“读”和“演”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语文课,如何评分呢?能因为这堂课缺少“形成性评价”的环节便一票否决吗?显然不合情理。最后,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翻了。

这件事让我警醒。评价一节课,有不同的视角和纬度,妄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量化,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曾经有人跟我说,您不是一直很在乎学生的感受吗?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学生爱听的课就是一节好课呢?

评判课的优劣,我的确很在乎学生的感受,我极力反对教研活动中,很多老师惯有的从教师角度出发评价课堂得失的方式,一开口就是“老师备课很充分,知识点把握准确”、“语言丰富,感染力强”、“基本功扎实,板书漂亮”,等等,并不是这些不重要,但我们要知道,课堂毕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地方,他们在课堂中真实的感受和状态如何,他们的收获多与少,才是一节课实际成败的测量标准。听课时,应该把观察学生作为重点,无论一个教师课堂的表现多么“出色”,如果没能转化为学生的“出色”,都注定是无意义的。

但这并不代表着,只要学生“喜欢”,就一定是好课。学生喜欢,是好课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大学毕业来实习的历史老师,当时备受我们崇拜。他上课就像说评书,幽默,生动,会讲很多好玩的历史故事,甚至包括野史的内容。但终究也就停留在了“好玩”的层面,我们并未得到关于历史学习的更多启迪,也没能对历史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深刻的理解,甚至到了学期末,授课内容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期末考试一塌糊涂。教材有着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二次加工,但绝不是天马行空。这样的课虽然学生喜欢,但并不能算是好课。

因此,浮于表面的“学生喜欢”并不能直接作为评定好课的标准。但是,我主张观察和评判一节课时,要把侧重点更多放在教师是不是“眼里有学生”。

真正优秀的教师会时刻关注人的情感、心绪、体验、思维构建,看似传授的是知识,但传授过程体现出“随势就形”的特点,这个“势”、这个“形”皆因不同的人而定。知识顺着人的脉络攀爬,人顺着知识的光亮前行,而老师就是二者的“粘合剂”,始终在调动人、启发人、激励人,因人而“选择”、“拿捏”知识。

因此,评判一堂课,需更多关照以下几点:

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过于平顺的课堂往往无意义,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已经掌握,这节课为什么还要上呢?一节课的初步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个过程,充分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把控。

看学生的参与状态。一看广度,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二看深度,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是浮光投影,浅尝即止,还是潜心钻研,情动意发?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只是少数优秀生展示才华,大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的课不是好课;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看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是否身处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安全地与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老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

看学生的达成状态。“面”上说,一节课下来,对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学习目标掌握的程度如何。“点”上说,是不是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进步。如果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学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节课应该算得上成功的课。

有一次我在听课后,围绕以上几个点去评价课堂的不妥之处,上课的老师不开心地说:其实备课的时候我不是这样想的,我想的是……

我提醒她,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你的想法,而是你交付出来,由你的想法“衍生”出来的“产品”。我们应该知道,一节课呈现出什么样的样貌首选取决于老师脑子里课的“雏形”,但课后的研讨最有价值的是分析为什么没有呈现出我们想要的课堂。

这就引发我们去思考,一节课,从老师脑子里的“想”,到交付给学生的“产品”,中间隔着什么?

人的想法,是脑子里的,有大量潜台词和自己假设出来的“理想情景”,它随时变化,想法的交流对象只是自己。而课堂是什么样呢?它的很多外部条件是定型的,但内核是几十个大脑发生碰撞、变化莫测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你从教多少年,每一天它都是崭新的,从不重复。学生关注的不可能是教师备课时的想法,而只能是教师在课堂诸多要素互相作用下即时生成的“产品”。

实现从“想法”到“产品”不走形,最主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因素。一节课中,学生在哪儿(认知、情感态度、状态)、学生做什么、如何做,老师在哪儿“接招”,这些问题必须有着落。后续的文章中我们还会专门谈到这个话题。

二是上课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内心。这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心理活动(注意力、兴趣点、思维障碍等等),要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学习过程犹如“翻山越岭”,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但能领着学生的“脑”,更要“路过”他的心。说实话,这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师在学科素养方面有了较高水准,但课堂仍无太大起色的原因。

做老师是一门“人学”,所谓课堂教学,可以理解为一场从自身出发,通过知识的关节,通过师生交往的脉络,通过弥漫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气息,最终实现的对“人”的深刻洞察与抵达。这既是课堂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本质。

因此,没有对学生心理、思维、精神状态、年龄特点的深入关注与解析,所谓的课堂评价只能是沙上建塔。

2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