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科学家为何要以人类为标准寻找外星人?

宇宙时空探索 2025-04-25 16:27:42

的确,外星生物的形态很可能多姿多彩、五花八门,彻底颠覆我们的认知。举个例子:它们可能藏匿于基本粒子之内,例如质子、中子、电子,这样的地方谁能料想得到?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彻底剖析基本粒子的构造。

可能它们以纯能量的形式存在,对外界而言只是一道光线;

也许他们属于硅基生物,像石头一样,在辐射极高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也许他们存在于暗物质、暗能量的深处,那里对我们来说仍然是谜团重重。

或许,他们的生活场所是在恒星内部,以捕食光子为生。

或许,他们在某些行星的地心深处安家落户。

……

宇宙可能孕育着无数种生命形式,而地球上的生命只是其中之一。

正如我们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够模拟天地之能,创造出具有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让计算机自我思考。那我们又能否理解计算机的世界呢?我们可能只能理解其运作原理与结构,却无法领会其智能的奥秘,同样会对计算机智慧的存在方式感到惊讶。

不提计算机,就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来说。

灯塔水母,是唯一一种能够永生的生物。它能返老还童,长生不死。

灯蛾的毛虫,能在零下7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生存。

深海一万米以下也有生物存在,那里的压力无比巨大。

在海底的热液喷口,高达数百摄氏度的高温下,长管虫、蠕虫、蛤类、贻贝类,以及蟹类、水母、藤壶等独特生物群落繁衍生息。

水熊虫这种无脊椎动物,在不饮水的情况下能存活120年,极端耐旱。

巨形蘑菇,俄勒冈州马胡尔国家公园中一种绰号“巨型蘑菇”的蜜环菌。这种奥氏蜜环菌自1998年被发现以来,占地至少965公顷,比1350个标准足球场还大。科学家推测,它的实际寿命可能高达8650岁。

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以同样的生命形式(碳基生命),就有这么多奇特且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那么在广阔的宇宙中,怎能不期待多种多样的奇特生命形式存在呢?

既然地球上各种极端环境都能孕育出生命,那宇宙中的极端环境为何就不能出现生命的迹象?

同样的,我们寻找外星文明的方法还很不成熟。譬如,我们向外太空发射电磁波。但你怎么知道外星人是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沟通的呢?或许他们用的是中微子通讯。

中微子通讯,就是利用中微子传递信息的方式。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接近光速直线传播,轻易穿透钢铁、海水,乃至整个地球,而且能量损失极少,因此成为一种极为理想的信息载体。

我们兴高采烈地向外太空发射电磁波,并试图接收外太空的电磁波,但或许外星人正向外界发射中微子,并尝试接收中微子信息。因此,我们可能就这样与他们擦肩而过。我们没有检测到有意义的电磁波,于是有些人会说,宇宙中不存在智慧生命。而外星人可能也在做同样的推断,因为没有检测到有意义的中微子信息,他们可能认为其他智慧生命并不存在。

假设他们的科技发展方向与地球相似,但哪怕比地球晚了一百年,他们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在宇宙中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如果他们比地球早一百年,则可能已采用其他方式通讯。而这两百年在宇宙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

我们的存在形式可能大相径庭,科技发展方向也不会相同。

例如,我们是在科技高度发达之后才迎来互联网时代。但或许外星人长得像树一样,他们的根系深入地下,通过盘根错节的根系相互连接、交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原始生命互联网。他们可能还没学会钻木取火,就已经利用生命的原始属性创造了互联网。

我们在各种材料上雕刻图案符号,用以记录知识(书籍、文字)。而他们或许有像硬盘一样储存知识的东西,一旦存满就自动脱离大脑。随后,新的“硬盘”会在大脑中生长出来。其他人可以阅读这些硬盘中的信息。

我们通过灵活的双手制造工具,他们或许通过胃肠的蠕动和胃酸的腐蚀来“雕刻”和创造工具。这可能导致他们首先研究化学,而非物理学。

我们的原始沟通方式是通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通过说话),应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是在工业革命后。而他们的原始沟通方式可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例如身体发光。而他们可能在类似工业革命的时期才开始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如果他们有工业革命的话。)

更有可能的是,他们生活在宇宙的极端环境中,原始的沟通方式可能是通过中微子、神经递质的传递,或者因为他们体积微小,通过电信号进行交流……

我们首先创造的是宏观尺度的工具,纳米级别的工具对我们来说难以制造,因为我们的体积太大。而他们可能体积极小,像细胞一样,一开始就直接创造纳米级别的工具,对宏观尺度的工具感到棘手。

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一知半解,而对我们所生活的物质能量则比较了解。而他们可能就生活在暗物质和暗能量中,能利用这些力量,却对我们所熟知的物质和能量无从下手。

此外,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可能极高,足以适应宇宙中的大多数极端环境。如果我们审视人类历史,会发现科技的发展速度呈指数级增长。如果我们把现代的手机、电脑、互联网告诉一百年前的人,他们会感到不可思议。

那么,一百年后的人类带来的科技,对我们来说是否会同样不可思议?而外星人呢?如果他们比我们早出现一万年、十万年、百万年呢?他们的科技可能会达到何等恐怖的程度?可能他们与天地共存,与宇宙同寿。而我们与他们相比,差距甚至比细菌与我们之间的差距还大。要知道,在宇宙的时间尺度上,百万年只是一瞬间。宇宙中可能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的智慧文明……这让我无法想象。那么,按照地球环境寻找外星人的意义何在?

他们的存在形式、科技发展方向、科技水平可能与我们截然不同,以至于即使他们遍布宇宙,我们也可能视而不见。差距和区别实在太大了。就像细菌无法感知人类的存在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根据人类生存的条件来寻找外星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对宇宙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不确定何种环境能孕育智慧生命,何种环境不能。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地球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人类,而人类的高效沟通方式是电磁波。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虽然不确定其他环境能否产生智慧生命,但至少地球环境是可行的,因为人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么,我们只要寻找与地球相似的环境,岂不是更容易找到生命的迹象?毕竟,人类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样,我们为何要通过电磁波与外星人联系呢?原因也一样,我们对宇宙的规律知之甚少,电磁波是我们目前所知的相对高效、普及的沟通方式。

外星人当然可能通过中微子、量子纠缠、甚至是虫洞连接等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只熟悉电磁波,至少我们知道它可以用来沟通,而且相对高效便捷。而其他方式是否可行,我们并不清楚。即使知道可行,我们也不会使用。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不知道其他生命会以何种方式存在,我们只能从简单处入手,至少地球环境能造就人类,那就从寻找类似地球的环境开始。至少人类使用电磁波很顺手,那外星人也可能用电磁波,那就尝试用电磁波寻觅。外星人存在的方式可能极其不同,生活在与地球环境大相径庭的地方?可能性是有的。外星人可能不使用电磁波沟通,这也是有可能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这样寻找,根本无从着手。

在此,顺便根据我的理解解释一下费米悖论。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见到外星人或他们留下的痕迹呢?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我前面所述的,他们的存在形式可能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可能生活在四维空间,而我们处在三维世界;他们可能是细胞般大小,而我们体型庞大;他们是暗物质、暗能量;甚至整个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智慧生命——如果一小部分物质能诞生人类,那么整个宇宙为何不可能是一个生命体?他们甚至可能科技发达到极致,居住在每一个电子中。

第二种可能性,科技发展飞速,他们科技水平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与他们相比,就像细菌与我们相比,不在同一个层次,差距巨大。他们可能遍布宇宙,而我们根本无法察觉。

第三种可能性,从一开始人类的寻找方向就错了,比如说外星人早就使用中微子通讯了,而我们仍旧使用落后的电磁波,当然找不到对方了。

0 阅读:1

宇宙时空探索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诠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