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企业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图源:彭博社
彭博社1月17日发表题为《在印经商面临巨大阻碍》的评论文章指出,税收压力过大、审批流程繁复、官僚主义泛滥等问题阻碍在印经商活动,这已成为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掣肘。本文作者安迪·穆克吉(Andy Mukherjee)系美知名记者。
莫迪2014年执政以来推出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扬言要实施一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制造业计划。但在10年后,印制造业占印GDP的份额不增反减,甚至一度跌至19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究其根本,印“营商不友好”的环境是主因。
一是印税收压力较大,加重企业在印的初始投资负担。例如,与泰国曼谷相比,印设备更完善的工业区工厂用地价格比曼谷贵25%;印马哈拉施特拉邦需支付6%的印花税,远高于曼谷的2%;印政府对建筑行业征收高达18%的商品和服务税(GST),部分抵消印低端劳动力的成本优势。
二是印行政审批程序中“给钱才办事”的现象普遍。新德里社区参与平台 LocalCircles对90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23-2024年,68%的受访者在财产登记或转让过程中支付了“贿赂款”,62%的受访者向GST官员“行贿”。值得注意的是,印GST税改实施不到10年,腐败现象已经达到极其猖獗的地步。
三是政府保障长期缺位,企业在印经营面临诸多不便。在印度,企业在缴纳许可费后仍需自行投保以防范各类经营风险。例如,因电力供应、日常供水不稳定,企业需自备柴油发电机或花钱申请许可自行掘井获取日常用水。此外,企业还需要为工人投保事故险,以及向印市政当局缴纳劳工福利费,进一步增加企业在印经营的经济负担。
对此,印政府需从根本上简化过度监管、提升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成本。否则,印营商环境的深层困境不仅持续影响企业竞争力,还将制约印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前景。
NEWS
印2021第四季度至2024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 图源:statista《印刷报》1月16日报道,印经济学家阿吉特·拉纳德 (Ajit Ranade) 指出,印经济增长面临三大阻碍。一是私人投资不足。近年印私人投资增长不及预期,若印要实现8%的经济增速,至少其GDP的35%需用于投资,其中来自大型企业等私营部门的投资需占至少27-28%,而当前这一比例仅为23.8%。二是工资增长缓慢。自2018年以来,印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叠加实际工资水平长期停滞,进一步拖累私人消费能力。三是印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存在误区。据预测,2025-26财年印经济增长率约为6.5%,仍是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国家。然而,印不应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相对排名,而是基于本国发展需求制定合适的增长目标,并兼顾增长的质量和包容性。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提高人均收入、居民生计保障等经济发展目标,印需至少保持7-7.5%的经济增速。
NEWS
印2024财年电子产品出口数据 图源:《商业标准报》
印《经济时报》1月16日报道,印商工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印电子产品出口额同比激增35.1%达35.8亿美元(3.58 billion),创两年来新高。分析认为,印电子产品出口激增的主要动因是“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持续提升印国内制造能力,以及全球市场加大了对手机等印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当前印电子产品已跃升印第三大出口品类,仅次于工程产品和石油产品。另据悉,近日,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部长维什瑙(Ashwini Vaishnaw)表示,半导体行业是印实现制造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产业”,而鉴于印正逐步建立并完善半导体产业,未来印电子产品出口有望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2024年3月印电子制造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000亿美元(100 billion)大关,远超2017年的490亿美元(49 billion)。
NEWS
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印度斯坦时报》1月17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印7家私营企业入选首个印美太空和国防合作项目,标志印美相关领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具体项目仍在谈判中。据悉,入选印企包括空间成像公司KaleidEO、火箭制造商EtherealX、高科技公司Aadyah Space等,这些企业将与美国防创新部门、国防部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在卫星观测、新兴空间、国防技术领域开展合作,有助印企在年均价值约15亿美元的细分市场中积累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作还有望助印减少对俄依赖,推动印发展本土防务和太空产业。
NEWS
图源:《金融时报》《金融时报》、新德里电视台1月17日报道,特朗普第二任期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迫使在美印企不得不调整组织结构—减少雇佣持有H-1B签证的印度人。1月17日,拜登政府出台其任内最后一次H-1B签证政策调整,推进放宽学位要求、简化签证流程、优化发放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分析指出,尽管拜登政府本轮改革利好在美印裔移民,但鉴于特朗普政府围绕H-1B签证政策的不确定性,多家大型IT企业采取近岸替代、本土替代等方式。例如,印信息技术跨国企业印孚瑟斯(Infosys)在其企业报告中表示,公司已着手推动“弹性劳动力模式”转型,即更加关注在美本土和邻国招聘员工,并将持有H-1B签证的员工比例控制在60%左右。再如,印大型IT跨国企业HCL科技公司在报告中提到,在其美国分部的工作人员中,本地员工的比例将提升至80%左右,而对H-1B签证持有者的需求或降低至每年500-1000个。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网1月17日报道,缅民地武“若开军”(AA)取得重大军事进展,分析称这恐对缅甸、南亚地缘政治版图产生深远影响。据悉,“若开军”已击败并控制缅军政府位于若开邦的西部司令部总部,获得缅孟边境缅方一侧实控权,且部分武装力量已越境进入孟领土。一方面,若开邦的地理位置对于缅甸乃至南亚地区都有重要意义:不仅中印均有意经此建立通往孟加拉湾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通道,该地区自身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另一方面,缅甸军政府西部司令部不仅承担着保卫缅孟边境、缅印边境部分地区的重要职能,在确保印“缅卡拉丹(Kaladan)多式联运”项目推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指出,“若开军”对若开邦的控制将对印构成多重威胁:一是“若开军”与孟军方的对峙可能引发重大地区安全危机,扰乱印周边局势;二是缅局势动荡将打乱印“东向行动”战略部署,或导致印前期投资付诸东流;三是“若开军”的军事控制向缅印边境延伸恐导致相关武器装备越境流入印东北部地区,复杂化印东北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