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大战有多惨烈?大顺军打到只剩7000人,15员大将当场殒命

冯蜜的柚子茶 2025-04-14 17:43:57

明末乱世,群雄逐鹿,各方势力都怀揣着各自的战略目标,在乱世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清朝渴望入主中原,一统天下。

李自成希望巩固新建立的大顺政权,清除潜在威胁。

吴三桂则试图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实力,为家族和个人谋求最大的利益。

三方势力的目标交织冲突,最终在山海关这个战略要地爆发了激烈的碰撞。

历史早已记录了这场大战的结局,那么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激烈呢?对于李自成来说,似乎也是必败的结局。

1

崇祯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战场上如猛虎下山般摧枯拉朽,迅速逼近北京。

正当大顺军气势如虹之际,清朝的最高决策者摄政王多尔衮果断听从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调整战略,迅速加强准备,以期在混乱中夺取农民军的胜利成果,进而控制中原,最终统一全国。

此前,清军虽曾屡次深入中原,但由于山海关防线的稳固,始终未能突破这一关键地带。

导致清军的行动迟缓,未能建立起坚实的根据地,从而未能完全颠覆明朝的政权。

山海关,扼守着东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得山海关者得天下”并非虚言。

这座城池,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信息来源:《明史·流贼传·李自成》。“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

在山海关大战中,各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各有优劣。

李自成的大顺军,人数虽多,号称二十万,实际投入山海关战役的约有八万,但军队构成复杂,战斗力参差不齐。

主力部队虽然经验丰富,但装备和训练相对落后,缺乏与清军作战的经验。

清军方面,虽只有七八万八旗精锐,但战斗力极强,尤其是在骑兵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并且战术灵活,擅长野战。

吴三桂的军队,主要由关宁铁骑和地方武装组成,总兵力约有三万余人,但地方武装数量多达八九万。

这支军队兵源素质较高,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

这支军队不仅是明朝的中坚力量,也是农民军与清军争夺的目标。

吴三桂此时的决策备受各方瞩目。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随即派遣唐通带兵前往山海关,劝说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考虑到明朝的败局已定,且家人吴襄等被俘于北京,为了保全家业和自身利益,决定归顺大顺,并且率领部队前往京师,领取新命,山海关的防务则交由唐通接管。

但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吴三桂途经玉田时,他得知父亲吴襄在北京遭到酷刑,且家中财产被索要,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占据。

愤怒之下,吴三桂决定反悔,带兵折返,突袭山海关,重新夺回了这座战略要地。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的反叛,迅速亲自带兵前往山海关,意图平定叛乱。

吴三桂明白自己无法抵挡大顺军的强大,迫于形势的压力,他最终决定投靠满洲的清朝贵族,为了逃避灭顶之灾,选择背叛大顺,向清朝求援。

2

清廷获悉大顺军占领北京的消息后,迅速决定抓住农民军的薄弱时机,发起全面进攻。

原本他们还计划由蓟州和密云一带突破明朝的边防墙,进攻北京。但吴三桂投降后,就立即改变了作战路线,急速向山海关推进。

清军抵达山海关,暂时在欢喜岭安营扎寨,准备发动进攻。

与此同时,大顺军已经早早占领了山海关,并开始围困吴三桂的防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山海关北城被大顺军攻破,吴三桂的部队正面临全面崩溃,然而,正当吴三桂的军队眼看就要溃败时,清军突然发动了猛烈的反攻。

经过长时间的疲劳战斗,大顺军已经处于体力和士气的低谷,面对清军的突然进攻,猝不及防,迅速被击溃。

信息来源:《清史稿·太宗本纪二》。“十一月辛丑,命英俄尔岱、范文程、希福等率师诣军前,详察形势。十二月己巳,吴三桂来乞师。”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的反叛消息后,不得不迅速撤退,带领大军败退回北京。

顺方的撤退,仅保留了不到一万骑兵,剩余的大军几乎全数覆灭。

原本统领这支庞大军队的将军,也只带回了寥寥几名随从。

随行的崇祯太子和王子们,因李自成的势力崩溃,担心落入吴三桂手中,最终被李自成所杀。

李自成趁此机会撤回北京,并在短短八天内完成登基仪式。

由于分散驻守的各地军队难以短时间内调集,再加上北京尚未稳固,李自成在面对强敌压力的情况下,决定放弃北京。

他下令全体北京居民撤离城内,并放火焚毁明朝的宫殿和城楼,彻底撤离了这座曾经的帝都。

3

山海关战役之后,清兵和吴兵也损失惨重,未能立即展开追击。

清兵若真如传闻所说,派出了七八万骑兵参与山海关之战,其实只需三天便可追至北京。

倘若清军真能调动如此庞大的骑兵,凭借他们的速度和作战能力,李自成无疑会早在山海关外丧命。

事实上,清兵和吴兵选择暂时等待其他军队的汇合,再次展开追击。

信息来源:《明季北略·卷二十·李自成入北京内城》。“自成至武英殿,行登基礼,牛金星代行郊天礼。是日,大风霾,昼晦。自成令宫女三十人,俱令自尽。”

这些骑兵迅速赶上了从北京撤退的顺军,并在路上消灭了后卫的两万多顺军士兵。

至此,李自成的东征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少数几千人继续行进。

经过山西时,李自成的队伍已经变得十分微弱,而山西的明军反叛,更加加剧了他军队的困境。

剩余的两万士兵在山西驻防,山东一带仅剩下不到一万兵力。

此时,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稳固局势或继续征战,只能依靠重新在陕西聚集力量,重新组建兵员来恢复生机。

李自成选择不亲自驻守太原,实际上也透露出他已清楚地认识到此时的局势再无可能翻盘。

与此同时,多尔衮得到李自成撤离北京的消息后,立刻派遣军队追击,自己也亲自率兵向北京进发。

清军的进攻秉持“为复君父之仇,不伤百姓”的旗号,采取了与之前不同的策略。

明确规定军纪严明,并采取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的政策,宣称归顺者可以恢复职位,民众归顺后可以恢复原业。

如此一来,清军得到了不少地方势力的支持,顺利进驻北京,顺利控制了这座战略要地,清朝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0 阅读:0

冯蜜的柚子茶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