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后,无人机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就连无人艇偷袭也都获得了较大战果,根据不完全统计,开战以来双方已经消耗掉了200万架无人机,随后全世界无人机行业大爆发,出现了无数中类型的无人机舰;
小编对于无人装备研究较早,在在平台上发表相关网文,推演了多轴无人机反装甲作战,小摩托巡飞弹,基于“暗箭”无人机的“箭簇”空战无人机空战,无人舰海战,反无人机作战,无人机航母的等场景,但没有想到年双方开打,验证了文章中80%战场无人装备应用场景,也验证了作者提出的无人作战模型的深度和广度,根据该模型推导出的无人机拦截方案可以做到90%拦截率;
现在全世界开始蔓延“无人机万能论”,随即出现了“航母无用论”等论调;而在俄乌战争之前无人装备大部分持着严重的怀疑态度,随即态度就转到了另外一面很快出现了“无人机万能论”,和60年代“导弹万能论”没有差别,但这些观点还有个奇特之处就是,一旦无人机出现一些损失,马上就转为“无人机无用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导弹就是一次性的无人机,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做到万能;这些片面的观点只会给无人作战装备引导到错误方向上去;作者一直在强调无人作战装备的革命性,但坚决反对这种偏离事物发展规律的“万能论”!
无人作战装备基于现代的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低成本的解决了通讯和导航问题,但这些优势在有点强度战场上就不要指望了,所以现在俄乌战场上出现了拉光纤的无人机;实际上对付战场的到处乱飞的无人机,但现在办法缺乏创意!
相对于低成本无人机,价格昂贵的大型长航时间无人机也同样被击落不少;也门胡塞武装使用老式的“萨姆-6”型防空导弹击落了一架MQ-9无人机,自此以后,打破无人机金身不败的历史;
MQ-9于2001年完成首飞,并开始装备部队,算是无人机新锐。装备了红外、雷达和电子侦察系统,能够执行情报搜集、监视与侦察任务,携带多种武器,包括地狱火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能够携带多达8枚的地狱火导导弹,执行“定点清除”任务的重要工具;至今仍有超过200架在美国空军服役MQ-9无人机的机体尺寸约为11米长,翼展20米,最大起飞重量为4.7吨,燃油容量约1800公斤,有效载荷为1700公斤,实用升限可达16,000米,最大飞行速度为450公里/小时。
而在2019年RQ4全球鹰被击落,击落位置在霍尔木兹海峡上空被波斯的防空导弹系统击落,随即美军也确认了损失,全球鹰无人机的翼展约为35.4米,机身长度为14.5米,高度为4.6米,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1.4吨。它的巡航速度约为每小时640公里,能够在空中停留长达36小时RQ-4全球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时间超过34小时,甚至可以达到36小时;
实际上美军搞的这种长航时无人占领行动,除了损失了不少高性能无人机,并没有完全达到限制对方行动目的,“无人机万能论”在这里出现了问题,现在对方越来越活跃,竟然开始美军的核动力航母动手,最终打没有打到不清楚,但至少是对第一海军强国航母直接攻击,就是非常有种;但遗憾的是最多能够做到是少量命中,无法击沉!
饱尝恶果度“航母无用论”前苏联
赫鲁晓夫上台后,他推行了一种被称为“导弹万能论”的思想,强调“航母无用论”,结果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军舰队包围古巴海域,包括8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12艘潜艇、30多艘驱逐舰,把古巴给彻底封锁,并进行登陆作战准备,而当时红海军走的是飞,潜,快路线苏联原计划向古巴派遣一支舰队,包括7艘柴电弹道导弹潜艇、4艘柴电鱼雷潜艇、2艘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2艘火炮驱逐舰和12艘导弹艇,由于距离太远,力量又薄弱,担心再次出现”对马海战”情形,最终取消了这一计划;
仅决定派遣4艘柴电潜艇前往古巴,其中一艘B-59号潜艇于10月27日接近古巴时,由“兰道夫号”航空母舰(USS Randolph)和11艘驱逐舰组成的封锁编队发现。B59号潜艇不得不被迫下潜躲避,然后被花钱国海军的围追堵截一周,最后B59号潜艇电力和氧气耗尽状态下被迫上浮,被军舰包围后返航,由于潜艇上有一枚核鱼雷,已经准备发射,被副艇长阿尔希波夫阻止;
最后苏联不得不把灰头土脸的把导弹撤了回去,在这个危机之后苏联高层才意识到了航母重要性,1962年开始开工建造莫斯科“直升机”航母,但航母发展一直不顺利;主要是发展提出来的红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提“饱和式”战术,旨在通过潜射、舰射、空射等多种方式发射200枚以上反舰导弹,形成大密度、连续的攻击态势,具体来说,饱和攻击战术强调在短时间内发射数倍于敌方防空系统处理通道数量的导弹和其他制导武器,目的是压迫敌方防空系统的多目标处理能力,使其在有限的对空防御火力通道上难以支撑,从而突破敌方防空火力网,命中目标并造成毁灭性打击。这种战术需要数量和火力密度的绝对优势才能有效实施;作为对抗措施,美国海军发展了“宙斯盾”舰载防空系统,AN/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核心,能够快速搜索和识别大量目标,并通过指挥和决策分系统进行威胁评估和火力分配;
直到80年代的1143.5才算有了苏联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全通甲板航母,但这个时候前苏联气数已尽;网络上说“舰运即国运”实际上应该是“舰运影响国运”;如果当时红海军就有强大海军力量,说不定就能达到古巴部署导弹的目的,这样花旗国力量就会被极大牵制,说不定就没有后来解体的事情发生;也可以说没有美国的今天,当的8艘航母带来价值远超国航母本身的造价;
当然现在航母无用论也在发展,对抗航母用“无人机万能论”就可以,用海量的无人机对航母实施攻击,战术就是和二战时期的神风敢死队一样,靠数量呛死航母,但却忽略了航母是一个具备实施2000公里极限打击能力,攻防一体的机动作战平台,对付海量无人机,出动几架歼15D电子干扰机,很快就能让它们绝大部分下海,变成“水下飞机”;所以东大国对这类装备相当重视,哪怕双座的歼15D减少了滑跃作战负载,占用了有限的停放空间也要装备在航母上;
胡赛武装多次组织反舰导弹,无人机,甚至低端的弹道反舰导弹攻击,最多就是能够做到少量命中,但做不到击沉!对于一个有着完善攻防体系航母编队,单一的武器突袭,效果极为有限;
“航母无用论”另外一个依据就是,“巨舰大炮”战列舰被淘汰,那么在海量无人机和反舰导弹攻击面前航母也会淘汰;实际上这个观点没有分清楚舰体平台和舰载武器的关系,因为舰体是就是一个平台,二战时期就能有很多战列舰巡洋舰改装航母的例子,100多艘护航航母也都商船改装出来的,航母平台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装备,打仗的是舰载机,二战时期舰载机就具备了300公里外的进攻能力,而战列舰的主战武器舰炮最多30公里;
在二战时期航母就是个起降舰载机平台,并不具备完整的舰载机指挥通讯能力,按照美国海军自己说法,打起仗来乱哄哄,这个也是导致后来“神风”突击队突防成功的主要因素,所以战后增加了预警机,军舰上增加了现代化的雷达等指挥系统,再到后来喷气式舰载机出现,实际上那些改装不了老式航母和战列舰战后也就一起淘汰;
结束语:
在红海的美国航母受到了攻击就出现“航母无用论”,俄乌战场出现无人机就来“无人机万能论”这两种观点其实都过于极端。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局限性;
海军要在平时/战时取得胜利需要均衡发展,而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武器系统自我陶醉,要根据具体的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灵活配置从空中/水面/水下武器系统,形成优势互补的作战体系,东大一边发展远程弹道反舰导弹,同时也在发展远洋航母做作战编队,也在进行太空侦察通讯系统的建设,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