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午,杭州萧山机场一架飞往香港的HX115航班上,160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
界面新闻
飞机起飞才30分钟而已,前排行李架那儿,居然突然冒出来了明火,而且伴随着那种刺鼻的焦味,快速地就蔓延开了。
视频截图
乘客蔡先生回忆:“当时空姐正在分发食物,忽然间有个人大声呼喊‘着火啦’,紧接着便听到了那一声巨响!”
慌乱中机组人员迅速地取出了灭火器,而且连续喷射了数瓶之后,那火势竟然反倒增大了,在机舱内,咳嗽声惊呼声此起彼伏。
视频截图
乘客接力灭火!矿泉水可乐成“救命武器”在紧急时刻,一名短发的空姐赶忙抄起一瓶尚未开封的可乐,接着轻轻地旋开瓶盖;紧接着她直接把可乐浇向了火源。其他机组人员以及乘客目睹这一情形之后,都踊跃地参与到了“灭火大军”当中。
界面新闻
有人传递着水瓶,而且有人踩上餐车来协助泼水;甚至连果汁、牛奶都成了“救火工具”。在这场紧急的场景里,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用各种各样可能的方式投入到“救火”行动当中。这样的举动虽说似乎有些特别,但是却彰显出了众人的团结以及决心。
视频截图
经过20分钟的扑救,行李架那儿,居然被淋成了“水帘洞”,而且明火,竟然终于被扑灭了。
为了确保安全,飞机“迅速地”降落在福州长乐机场。在接触地面的那一瞬间,机舱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且好多乘客都相互拥抱,其实还有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视频截图
起火原因曝光!竟是“充电宝惹祸”据调查火源来自一个黑色行李箱内的充电宝。涉事乘客将充电宝置于行李架,而且持续为相机充电,密闭舱内的高温竟然导致锂电池自燃。业内专家解释:“锂电池在高温以及挤压的情况下容易短路,机舱的通风状况差反而加剧了风险,普通灭火器对这类火情的效果比较有限,泼水降温是最为直接的办法。”
现场起火行李箱
网友截图
延误超12小时!航司赔偿引争议事故致使航班延误超过12小时,而且大部分乘客的行程遭受严重影响。一名摄影师透露:“原本呢要前往香港参展,一天损失8000元,不过航司仅仅愿意赔付机票差价,对于酒店费用和误工损失,一概不予理会!”更让乘客感到不满的是,香港航空的客服,长时间都无人接听电话,部分乘客不得已自己掏钱去改签高铁。直到21日的凌晨,滞留的乘客才陆续到达香港,而且后续的赔偿方案依然还没有明确。
香港航空
网友炸锅:纷纷讨论说“灭火器是空的?空姐培训不足?”事件进而引发了热议。有乘客发出质疑,那灭火器,怎么“轻飘飘的,就如同空瓶那般”呢?
专家出来辟谣讲,飞机配备的海伦灭火器属于专用灭火设备;不过不过锂电池火情需要特殊处理。
有些乘客反映,而且其实机组人员初期,竟然显得比较慌乱,对灭火器的摆放位置,稍微有些不太熟悉,进而耽误了灭火时机。
网友呼吁:“充电宝禁止带上飞机!
”但也有人反对:“不能全部都一概而论,这样有些不切实际,关键在于安检以及使用规范
”
网友评论截图
专家提醒:锂电池安全不容忽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点明,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好多起,因为充电宝自己燃烧而引发的航空安全事故。依照我国民航的相关规定,要是充电宝的额定能量超过了100Wh,那就得提前去申请,获得批准之后,才可以携带,并且在整个飞行进程当中,绝对不能够使用。不过在实际的操作里面,依然有携带超出规定标准的设备这种情况,还有私自给充电宝充电等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建议乘客挑选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在飞行的途中,一定要确保充电宝处在关闭的状态,与此同时,千万不要把它放在高温的环境里。
果然视频
结语安全无小事,规则需敬畏这场发生在万米高空的惊魂之旅,最终以全体人员都平安而结束了;不过所得到的教训却相当深刻。从乘客违规去使用设备这一情况,到航空公司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着争议,暴露出了航空安全链条当中的那些较为薄弱的地方。对于后续的赔偿事宜,你认为航空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在面对锂电池所带来的风险时,又应该怎样去平衡便捷与安全呢?欢迎大家留言来一起探讨!
视频截图
信息来源:
2025-03-20 16:41 界面新闻 香港航空一客机飞行中舱内行李架突然起火,乘客空乘用饮用水和饮料灭火,已安全备降福州,事故起因疑因充电宝
2025-03-20 21:27 齐鲁晚报 果然视频 杭州姑娘亲历香港航空机舱起火
2025-03-20 19:10 看上虞 杭州飞往香港的客机行李舱起火,机舱内烟雾弥漫,空姐和乘客饮料接力帮助灭火。疑似充电宝自燃,乘客感叹惊魂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