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很多人在买衣服的时候,都喜欢购买品牌,在有些人的心中,大品牌的东西质量肯定要比一些不知名的牌子要好。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我们十分信赖的大品牌,其实做的都是“贴牌”生意,其中“南极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那么什么是“贴牌”生意?除了南极人之外还有哪些品牌有这一行为?
“贴牌”生意
所谓的贴牌生意,顾名思义就是品牌方将自己的商标和品牌授权给其他公司,允许后者使用这些标识来生产商品,进而在市场上销售。
这一商业运行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品牌方通过授权赚取品牌使用费,而小作坊或代工厂则通过低成本生产赚取利润。
至于消费者这边,则是因为看到是自己信赖的品牌所加持的产品,便对其质量和售后抱有较高期待,殊不知自己所买的东西极有可能是从那些小作坊生产出来的。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代工厂应运而生,最开始,这些代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际大品牌提供生产服务。
但随着国内市场逐渐开放、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和依赖的提升,许多代工厂便开始转变经营思维,通过贴牌来获取巨大的财富。
而这一种经营模式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不单纯是一个商标,更代表着信任与品质。
经过多年市场积累,大品牌已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消费者往往认为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就意味着品质和保障。
这种深厚的信任为不少小企业提供了借力打力的机会,贴牌成为了他们快速进入市场的捷径,借助大品牌的现有产品模板进行贴牌生产,无疑能够省去大量研发成本和时间,降低其市场进入的门槛。
而对于品牌方来说,这种生意不仅能让自己获得一笔不菲的授权费,还有利于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扩张,基本上属于利大于弊。
可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商业经营模式无疑是在欺骗他们,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之所以买大品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品牌质量有保障,哪怕贵点,但用着放心。
可很多贴牌产品并不能达到消费者的预期,长此以往下去,消费者对于这些知名品牌的失望和信任危机将会越来越强烈。
当然出现这一结果是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品牌授权给小型作坊或低成本厂商时,并没有足够的质量控制,并且产品往往存在生产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问题。
有了这一前提出现后,这些贴牌产品的质量必将和原品牌质量有所差别,但因为贴牌产品的售价与原品牌相似,就会使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并且很多消费者还会怀疑自己所购买的是否真的是原品牌的产品,甚至有可能因此转向其他品牌,随着口碑的崩坏,这些知名品牌的声誉和信任度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南极人
提到南极人,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他家的内衣,这个起步于1997年的内衣品牌,通过一系列的巧妙营销和战略布局,短时间内就在国内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当时国内的保暖内衣市场其实并没有被其他品牌充分开发,而南极人则专注于生产保暖内衣,经过这么一个细分,南极人迅速填补了国内的这片空白市场。
凭借产品的高品质以及合理的价格,南极人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中老年消费者,再加上又邀请了红的发紫的天王刘德华作为品牌代言人,南极人的品牌知名度很快被打开。
从1997年成立到短短四年间,南极人便达到了1亿元的年销售额,而这个业绩在当时的中国内衣市场中,几乎是前所未见的。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内衣行业逐步饱和,南极人在经历了初期的高速增长后,品牌的扩张逐渐陷入了停滞期。
原本强劲的市场需求开始放缓,消费者对内衣产品的选择趋于多样化,且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愈加严重,导致南极人在保持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突破当前的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成为了南极人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但万万没想到在面对困境时,南极人并未选择传统的方式进行自我创新和产品升级。
反而将自己的品牌商标授权给其他企业,而不再直接生产和销售商品,通过品牌授权,南极人不再需要直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线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减少了固定成本和运营压力。
品牌授权,南极人不再需要直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线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减少了固定成本和运营压力。
这一策略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是商业上的“聪明之举”,能够带来较为丰厚的短期收益,并缓解公司面临的资金和运营困境。
信源:人民日报 《南极人恒源祥做起“卖吊牌”生意,小心品质失控砸招牌》2018-12-11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这种模式无疑有点像是竭泽而渔,要知道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质量信任。
而在“卖吊牌”模式下,南极人不再直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这使得在其出现在市场上的产品质量问题将会难以把握。
长此以往下去,消费者对于南极人品牌的认知与期待开始出现裂痕,其品牌的口碑逐渐下滑,许多曾经依赖南极人的忠实客户开始感到失望,甚至开始转向其他品牌。
其它品牌的贴牌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南极人这种“卖吊牌”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其自创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商业模式就在我国市场上出现,最早的代表之一便是恒源祥。
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恒源祥早在1991年便开始了与其他工厂的“联合体模式”,通过出售品牌商标和吊牌,恒源祥让其他厂商使用其知名商标进行生产,从中获取一半利润。
最开始这种模式还是本着扩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能力目的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在一些企业中却发生了变异,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卖商标”行为。
通过这种模式,恒源祥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但随着合作伙伴质量参差不齐,许多消费者却开始质疑恒源祥品牌的质量,品牌形象因此受到影响。
与恒源祥类似,北极绒也在某一阶段开始将品牌授权给第三方生产商,而后者则通过购买吊牌、商标、甚至提供防伪贴和合格证等方式,将商品贴上北极绒的标签,推向市场。
这一行为迅速为北极绒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也让其原本建立的“高品质”形象逐渐崩塌,消费者发现,尽管商品的外包装印有“北极绒”的商标,但其质量远不如品牌本身所宣称的标准,最终导致大量消费者流失。
不仅是国内品牌,连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也开始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贴牌”合作,例如,“花花公子”这原本以高端美式风格著称的品牌。
在通过授权生产商使用花花公子的商标后,一些产品在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上大打折扣,虽然这一模式为“花花公子”带来了短期的收益,但却对品牌声誉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信源:界面新闻 《花花公子想在兔年重振中国市场,可兔头商标早就被滥授权搞坏了》2023-01-19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尤其是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在市场是积累起的知名品牌而言,如果不能把控好产品质量,那么这种“卖吊牌”的行为早晚会将其品牌口碑消磨殆尽,从而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