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低情商妈妈只会吼,高情商妈妈这样做

布谷妈妈 2025-01-26 21:55:26

当孩子犯错时,你是怎样回应的?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低头认错,立刻怒火中烧:“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总是这样?”

孩子的内心顿时紧张、惶恐。

而另一种妈妈,却会温和地问:“发生了什么事?说给我听听。”

这种反应,不仅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还能教会他如何面对问题。

其实,孩子犯错不怕,怕的是父母的反应方式。

家长不同的回应,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孩子犯错,不仅仅是一次过失,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只有让孩子好好地长个教训,让他真正地 “痛”一次,他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才能成长。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妈,我错了” 孩子犯错后,低情商妈妈只会吼,高情商妈妈这样做。

一:让孩子充分表达情绪:“我想听你讲讲”

孩子在犯错时,能主动说“妈,我错了”,其实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们试图寻求理解和支持,而这时,如果我们作为家长不给予他们倾诉和表达的空间,反而直接批评或责骂,就可能让他们感到更加无助。

我见过朋友家的孩子,因为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站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他小声地说了句“对不起”,却被妈妈训了一顿:“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小心!真是让人头疼。”

孩子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了,再也不敢解释任何事情。

但如果换种方式呢?比如,当孩子低着头说“妈妈,我错了”时,我们可以蹲下来,温柔地问一句:“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能跟我说说吗?”

这种语气,不仅能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还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尊重。

更重要的是,通过倾听,我们能了解事情的全貌,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而另一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就让我印象深刻。

她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害怕回家,但她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问孩子:“你觉得这次考试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有没有哪里需要我们一起努力的?”

孩子一开始有些犹豫,但后来逐渐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

妈妈通过倾听,不仅帮孩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让孩子感到安心和被支持。

倾听和交流,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孩子需要知道,无论他们做错了什么,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们说,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二:一起分析过失:“为什么会犯错?”

高情商的妈妈,在孩子充分表达后,不会急于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善用机会帮助孩子学习。

他们会问孩子:“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种问题的背后,是帮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逻辑和问题根源。

有时候,孩子的错误并非完全是他们的责任,而可能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一位朋友的儿子因为在学校打架被叫家长。

他一开始只知道道歉,但朋友并没有马上责备他,而是耐心地问:“发生了什么?你当时为什么会生气?”

经过沟通,她发现孩子是因为被同学嘲笑才一时冲动。

朋友告诉孩子:“生气是正常的,但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告诉老师,或者直接离开。”

通过这样的分析,孩子学会了认识情绪,并尝试用更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

当我们陪孩子一起分析过失时,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晰的认识,还能学会如何在未来避免类似的问题。

而这种共同探讨的过程,也会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三:帮助孩子制定改进计划:“下一次,我们可以怎么做?”

当孩子理解了自己的错误后,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探讨改进的办法,而不是让问题停留在“对不起”的层面。

因为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认识到问题,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我一位朋友有个特别聪明的女儿,但她有时候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一些小错误。

有一次,她忘记带课本去学校,结果被老师批评得满脸通红。

回家后,她主动向妈妈道歉,妈妈没有直接说“你以后要注意”,而是和她一起想办法:“我们可以怎么做,来避免下次再忘记带课本呢?”

最后,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个“上学检查清单”,每天早上出门前检查书包里的物品。这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也会更有动力去执行这些计划。这种共同努力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责任感的重要时刻。

当孩子对我们说“妈,我错了”时,请不要急于责备或惩罚。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错误,更是一次让他们学会思考、表达和成长的机会。

用倾听代替批评,用分析代替指责,用支持代替否定。这些小小的改变,不仅会让孩子更有信心面对错误,也会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当孩子说“妈,我错了”时,你会怎么回应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0 阅读:13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