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局公开通缉3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 涉亚冬会网络攻击案2025年4月15日 哈尔滨讯
今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3名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特工——凯瑟琳·威尔逊(Katheryn A. Wilson)、罗伯特·思内尔(Robert J. Snelling)和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W. Johnson)进行公开通缉。此3人涉嫌参与针对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及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公安机关呼吁公众提供线索,并对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事件背景:亚冬会遭遇境外网络攻击2025年1月,哈尔滨亚冬会筹备及赛事期间,赛事信息系统连续遭受境外网络攻击,涉及注册系统、抵离管理系统、竞赛报名系统等核心平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与亚冬会网络安全保障团队通过技术溯源,锁定攻击源头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代号S32)。
经国际协作调查确认,此次攻击由NSA信息情报部数据侦察局(S3)主导,攻击手段包括:
未知漏洞盲打:利用未公开系统漏洞定向渗透;
文件读取漏洞攻击:窃取运动员隐私数据;
短时高频定向检测:干扰赛事系统运行。此外,NSA还同步针对黑龙江省能源、交通、水利等关键基础设施发起攻击,意图制造社会混乱。
涉事主体:NSA与美高校深度勾结调查显示,美国两所高校直接参与NSA的网络攻击行动:
加利福尼亚大学:自2015年起被NSA列为“网络防御教育学术卓越中心”,长期为TAO提供技术培训;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作为美军方背景院校,2021年接受NSA专项资助,设立“网络安全作战研究中心”,为攻击行动提供人才支持。
中方应对:依法通缉与全民反谍哈尔滨市公安局宣布:
全球通缉: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等渠道追查3名特工,冻结其关联资产;
线索征集: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0451-12389)及网络平台,最高奖励50万元;
技术防御升级:联合国家网信办对关键基础设施开展网络安全加固。
专家解读:网络霸权主义的新证据截至发稿,美国官方尚未回应通缉令。分析人士认为,此事可能加剧中美网络空间博弈,但中国通过技术溯源与国际协作公开证据,已在舆论和法律层面占据主动。
(完)
注:本文依据哈尔滨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及技术调查报告撰写,涉密细节已做脱敏处理。举报线索请认准公安机关官方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