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半年养成一个习惯才是常态

翠琴聊情 2024-09-11 02:29:33
有人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我就想问问,为什么?这是理论上的,还是实际上的?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大概半年,才能养成一个习惯,而且由于对身体的消耗不同,这个时间会随着能量消耗,正比提升。 比如跑步,我的实践如下,我是从800米开始训练自己的,也就是400米操场两圈,我第一次跑只能跑这么多,再多一些,我就会特别不舒服,于是我第一周,基本上是800米-1200米这个距离,我没有贸然增加距离,因为我想长期做这件事。 一周后,我能稳定跑1200米了,哪怕状态特别不好,我也能跑完3圈在干别的,碰上状态好,直接2000米,不过就一回。 二周后,我能稳定跑4-6圈了,一口气跑步距离大概在1.6km至2.5km之间,我有时是隔一天跑一次,有时候是一天跑一次,这取决于我腿是否酸痛,经过大概7至10次的训练,我能一口气慢跑6圈左右了,比较稳定。 三周后,依然如往常一样拉伸,慢跑,注意步频、呼吸,摆臂,途中依然会有大口喘气的不适感,但是身体能够忍耐那种肺部的燥热,一边跑,一边流汗,看着距离一点点增加,稳定在2km至3km之间,也就是最少5圈,最多可以7、8圈了。 由于我开始定的目标比较低,我跑步虽然痛苦,但也没有那么痛苦,我还是能够适应这种强度,并且在适应后,慢慢提升强度。这样训练自己是有意义的,如果跑步第一天就直接5km,我觉得第一我跑不完,第二我这辈子都会讨厌跑步,这种感觉太难受了,直接从身体上和精神上打败了我。 四周后,我大概稳定在8圈左右,碰上天气好,心情好,也跑过11圈,我依然忘不了那种大口喘气、流鼻涕的感觉,很折磨,也很舒服,当停下脚步的那一刻,喝上一口温度刚刚好的白开水,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后面由于身体素质好了点,赶上论文,忙碌,天气也是冬天,我就放弃了跑步,来年春天,论文完毕后,我又跑了几次,大概开始只能跑1.2km,多了就不行了,然后也没有逼着自己练习,这个习惯就荒废了,主要还是搞毕业论文吧,搞完论文后,也就没有再坚持跑步,不过这段时光我依然可以随时从记忆中抽出来,以后,我还是会主动训练自己,因为这30天的积累,就是以后30年的积累的缩影,前提是,找到自己开始的动力,并坚持下去,跑步的经验是成功的,但是不够持久,下面写写我的阅读训练,这项训练我大概进行了2年半,目前还在继续,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做的比较久的习惯,来看看这是怎么养成的吧。 在2021年3月份,由于明确肯定自己要延期毕业,自己反思了一段时间,反思的内容是,论我为什么会延期毕业,经过一番审视,我觉得我不够尊重知识,我太爱玩了,虽然有着良好的好奇心,也学习了,但是学习投入的时间不够,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成果,那么,我希望自己能够增加学习时间,减少娱乐时间,来使自己能够在来年如期毕业。 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并没有着急立刻去阅读与我毕业论文相关的文字资料,当时我对卢克文的自媒体文章感兴趣,主要是接地气的国际政治、卢克文自己在中国各城市的调查报告,虽然大部分都是常识,但是我觉得,我缺的就是常识,我就疯狂恶补了一波,从他这里,简单认识了世界、社会、以及我自己,认识了经济链分析法,国家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基础知识。 除了阅读卢克文的作品,我还在图书馆借了一些作品,余华的小说《活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曾国藩家书》、《邓小平时代》、《刻意练习》等,我自己购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理想国》、《向上生长》、《曾国藩传》、《心如菩提》等书,除了《理想国》让我读的很痛苦之外,其他的书还好,没有明显的大脑酥麻感。 我并没有一直放着论文不去做,而去看书,仅仅是在刚开始的几个月里看书比较频繁,后续就是论文为主,实在烦闷了,就去看书解闷,毕竟论文的信息密度大,消化起来比较费劲,而一般的文学作品,比较容易,能够陶冶情操,磨炼心性。 记得刚开始读书的那段时间里,大概90天吧,我是兴奋地,积极地,看到什么都新鲜,那段时间毕竟在学校,时间自由,想干啥干啥,因此是美妙的,没那么累,大概90天过后,新鲜感逐渐退却,意识到书籍只是前人对世界某方面的思考,并记录了下来,阅读的欲望没有刚开始那么强烈了,但是我也在继续阅读,只不过开始断断续续了,心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了起初的热情与尊敬,于是慢慢地发生了阅读断崖,全身心的投入到论文工作中。 可是进行了一个月我就发现,这样不行,不读书的话,我的思想就会滑坡,我很难控制自己去做更复杂的论文工作,于是我又开始调整心态,开始阅读,之前读过的书大都忘记了,于是又重读,这次没有第一次的新鲜、热情,更多的是敬畏,我需要通过阅读来让自己保持思想的积极、让自己具备耐心,能够日复一日的努力。 这次心态转变之后,又稳定了一段时间,反正在学校,不是读书就是读文献,要么就是操场遛弯,每天过的比较规律,因而成长速度较快,从简单的故事性作品,到王小波的一些独立思考作品,我都能慢慢吃下来了,然后论文方面,也总结出来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论,以前总是问别人这事怎么干,那事怎么干,后来发现,我自己干着干着就明白了,不用总是请教别人,自己悟出来岂不是更好?是的,自己领悟出来,真的更好,那是一种无比的狂喜,恭喜你,内心发芽了,你将慢慢走向强大,拥有强悍的自我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总结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阅读到王小波的作品后,有一段瓶颈期,可能是大脑被训练的有些累了,当时看到逻辑思维强的作品,就下意识的退却,头皮发麻,于是就不看逻辑思维强的作品,而是去看了一些人物自传,这简直太轻松了,就像是读了个故事,了解了作者想让我看到的某人的一生,自己也去主动记录这些自传人物的一些品质,比如曹德旺,我不了解这个人,但是他说到很多心,比如耐心,恒心,用心,宽心,小心,孝心,责任心,同理心等等好多心,这是他母亲还是父亲说的我不记得了,但是他小时候,就是听到了耳朵里,直到他长大很多年后,他才有了一丝认识,我还是从曹德旺的自传中学习到了一些东西,这是有意义的。 经过人物自传的放松后,我读了《曾国藩家书》,里面提到了曾国藩对后人的一些信件,对他的儿子的一些要求,比如贵有恒,早起,坚持写日记,别的想不起来了,有时间再看看,哈哈哈哈。 再往后,由于我经常看罗翔老师的视频,我就买了一本《理想国》,汉译世界学术版本的,我大概花了27天,有时候早起看,有时候中午吃完饭看,有时候半夜睡不着看,反正在学校,想看就看,不耽误论文工作就行,然后就硬生生的啃完了,嗯,味道不错,我还差的太远,还得继续努力,以后重读。不过,记住了,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对于未知的知识保持敬畏,不懂就是不懂,绝不不懂装懂。要努力做一个正义的人,没有原因,书中有充实论据,我去做就好了。 读到这里,我大概已经读了一年书了,我还是没有每日阅读的习惯,但是一周总会有几天去读,我也不知道习惯的准确概念,我希望我能每天做的事,叫习惯,这比较严格,但是每周做的事,我也可以称为习惯,就是宽松些。 这一年来,断断续续,经历了好几种心态的变化,但是依然坚持阅读,初心依然是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减少自己的娱乐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积极、爱思考的人,能够容纳各种新知识,不断进步,解决各种问题。 我花了很久的努力,才勉强做到每周去读书,我还没有做到每天去读书,这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我会努力去完成它。 后来,我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弥补自己对阅读这件事的认识,我读了2遍,未来还打算读第三遍,时而复习复习,提醒自己,自己依然不是很会阅读,但是最本质的主动阅读的心已经有了,至于阅读的方法,不过是术法而已,我已有道心,不怕学不会,坚持做即可。 就写到这里吧,要去吃饭了,下午写一些工作文档,本文记录于2023年10月7日11点54分。
0 阅读:0

翠琴聊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