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孩子独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迷彩的星 2020-12-28 20:12:48

我们培养孩子最重要的目的是将孩子推向独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去替孩子做决定。为了避免麻烦,为了节省时间,总是忍不住去帮助他做他自己本可以做的事情。会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在不知不觉中越界而不自知。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由美国的阿黛尔·法伯、伊莱恩·马兹丽施两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所写。这是一本关于教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是一本实操性比较强的书。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章:

鼓励孩子独立

一、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比如儿子早上有时候我拿来一件毛衣给他,他就是不愿意穿。然后我会另外再拿一件毛衣出来。问他:“你是要穿这件还是要穿那件?”他会很乐意的选择另外一件。当然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第三种选择。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其实是让他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他会比较愿意配合。另外,让孩子学会做选择,也有利于他的独立判断,会为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

二、尊重孩子的努力。

儿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反感穿拉拉链和扣扣子的衣服。因为这个对他来说比较困难。有时候我会对他说:“你自己试一下,很简单的。”说完这个话,他不仅不会自己扣,还闹着让我帮忙。

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我们常常会认为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很简单,我这句话的鼓励造成的后果是:如果他做成了,那也是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没有做成,他会觉得连“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好。

而正确的说法是:“这可能会有点难”或“这不太容易。”这句话传达的信息是:如果成功了,他会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如果失败了,至少他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等到下次儿子扣扣子的时候,我对他说:“这个会有点难。”而他回答:“不是有点难,是很难。”然后自己继续在那里扣。或者跟我商量,他扣一颗,我扣一颗。慢慢地就是他自己扣了。

又比如孩子打不开瓶盖时,可以对孩子说:“瓶子不容易打开,有时候用勺子撬开一边可能会有用。”先不急着帮忙,提供方法让孩子自己来。

三、不要问太多问题。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会急于向孩子问特别多的问题。孩子会很不耐烦。要不就是不愿意回答,要不就是防御性的回答:“我不知道。”或者:“别烦我。”这是因为家长的有些问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比较好的做法是不需要问孩子太多的问题,而是在他想说的时候认真倾听,他就会愿意和你说。

我儿子属于话比较多的。一般放学以后,我问他的问题也问得比较少,他自己会叽叽喳喳地说出来。偶尔我问到他不想回答的问题,我也不会逼问。

四、别急着告诉答案。

这是对我收获最大的一点,因为以往我就是这样做的。孩子总是会有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当家长听到孩子的问题时,通常的做法都是马上在脑子里搜寻答案然后告诉孩子。如果碰到自己不知道的,再对孩子说,我们回去查一查。

其实通常孩子在提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想答案了,他们只是想让成人作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他们更深入的探索他们的想法。急于给孩子答案,其实是在替他们思考。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让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才是最有帮助的。

不必急于回答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

五、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减轻孩子对家庭的依赖。让他学会利用外界的资源。

比如说当孩子对牙齿有某方面的疑问,我无法回答的时候,我会让他记着自己的问题,然后再下次去看牙医的时候自己去问医生。

六、不要放弃希望。

生活的很多乐趣,来自梦想,幻想,期待和计划。让他们对实现梦想失望,也让他们失去了实现梦想的人生经历。

有一天,儿子对我说,他想养老虎和熊。我告诉他,这些动物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自己饲养的。然后他告诉我要做动物饲养员。我说好呀!没有告诉他其他更多的细节。让他保有自己的梦想。哪怕这个梦想也许只是他一个短时期的想法。

这是主要的六个技巧,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鼓励自立的方法,比如不要在细节上各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不管孩子多小,不要当真孩子的面议论他们。让孩子自己与别人对话,而不是大人替他回答。……

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珍惜我们可以引领他的时光。让他能够羽翼日渐丰满,日后有足够的能力独自抵抗外面的大风大浪。

0 阅读:4

迷彩的星

简介:喜欢看书与写作,留下思考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