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江女士因为口干、多饮、多尿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医生发现江女士的空腹血糖高达9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江女士不明白,自己为何50岁就罹患了糖尿病,医生告诉她,主要是你的体重超标所致。
原来,165厘米身高的江女士,体重却高达180斤,BMI指数达到了33.06,这已经属于肥胖了。
很多人不知道BMI指数是什么,以及如何来计算BMI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是BMI(Body Mass Index)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BMI指数:BMI<18.5kg/m^2属于偏瘦, BMI在18.5~23.9之间属于正常,BMI在24~27.9kg/m^2属于超重,若BMI≥28kg/m^2则为肥胖。
很显然,江女士的BMI指数达到了33.06,明显达到了肥胖的标准。
一胖毁所有,胖毁掉的不仅仅是身材和颜值,胖毁掉的还有健康,肥胖以后,身体会出现胰岛素抵抗,通俗点来说,胰岛素变得不敏感了,众所周知,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这就意味着糖尿病自然就很容易出现了。
所以,江女士目前最关键的事情就是积极控制体重,可问题来了,到了50岁,女性的体重控制在多少斤比较合适呢?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目前的身高和体重来计算出自己的BMI数值,看看它到底在什么区间,然后看看自己到底属于偏瘦、正常、超重还是肥胖。
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才采取正确的方式控制好BMI指数,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BMI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很多人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觉得BMI指数越低越好,如果BMI指数太低,就意味着太瘦,太瘦的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等,免疫力会下降,形形色色的疾病更易找上;如果太胖,则容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疾病。
就事论事,对于江女士来说,由于她的BMI指数明显升高,达到了诊断肥胖的标准,肥胖使得她罹患了2型糖尿病,所以控制好BMI指数至关重要。
第一,控制BMI指数,一定要坚持运动
江女士平时不爱运动,用她的话说,大多数时间自己不是坐着就是躺着,她觉得自己不适合运动,只要一运动就气喘吁吁的,医生说,这是因为你长时间不运动,肌肉还没有形成记忆,还没有习惯运动。
运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运动应该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开始的时候,建议做强度比较低的运动,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的,身体已经习惯了运动,就可以选择强度稍微大一点的运动了,强度比较低的运动,主要包括走路、做家务等,强度大的运动则包括跑步、游泳、抗阻运动等。
第二,控制BMI指数,一定要管住嘴
要想控制好BMI指数,管住嘴是至关重要的,管住嘴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吃,而是要远离垃圾食物,江女士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食物,这些食物都容易增加脂肪,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控制饮食并不意味着一定只能吃素,要科学的进行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这样才更有利于健康。
第三,控制BMI指数,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吗?
有些人肥胖特别严重,严重的肥胖限制了他们身体的活动,这样的肥胖人群要想成功减肥,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也有人提出,能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呢?
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使用司美格鲁肽,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它的作用是持续激活遍布于人体多处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当这种受体被激活以后,我们的摄食中枢会被明显抑制、饱腹感会明显增加;食物在胃内的排空速度会被延缓;与此同时,内脏当中的白色脂肪会被更多地消耗以用于产生能量。今年6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丹麦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研发生产的注射针剂式“诺和盈”(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但是司美格鲁肽控制体重并非一劳永逸,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容易引起体重的反弹,另外司美格鲁肽是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至于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缩胃手术,让胃变小,这样术后进食就会减少,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但它毕竟是一个手术,对身体肯定是有创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