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未老,人间已无谷峰”
2025年3月27日,香港一栋普通居民楼里,94岁的谷峰悄然离世。没有子女环绕,没有镁光灯聚焦,一如他荧幕上那些沉默却深刻的角色,走得安静,却带走了半个世纪的港片记忆。
1965年,35岁的谷峰加入邵氏电影公司。彼时的香港影坛群星璀璨,狄龙、姜大卫等小生锋芒毕露,但谷峰硬是用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在刀光剑影中劈出自己的天地。
在张彻的《新独臂刀》里,他是阴鸷狠戾的江湖霸主;在《报仇》中,他饰演的封开山用一杯毒酒让观众脊背发凉;《马永贞》里的张金发更将市井枭雄的贪婪与狡诈刻入骨髓。导演楚原曾评价:“谷峰往镜头前一站,戏就活了三分。”
他从不争抢主角光环,却在每一帧画面里用眼神、手势甚至背影讲故事。拍《保镖》时,他顶着烈日反复排练马车坠崖戏,只为让反派头目的“死”更具冲击力。这种近乎执拗的敬业,让邵氏导演们感慨:“有谷峰在,戏就塌不了。”
1982年,52岁的谷峰迎来人生高光时刻。他在李翰祥执导的《武松》中饰演武大郎,佝偻的身躯、卑微的神态,让观众忘记他曾是叱咤江湖的大反派。金马奖评委的颁奖词精准犀利:“他用三寸之躯,演出了命运的重量。”
转战TVB后,他成了金庸剧里的“定海神针”。《鹿鼎记》中,他将海大富的阴森与悲情揉进每一道皱纹;《倚天屠龙记》里的白眉鹰王,一句“明教弟子,宁死不降”吼出江湖豪气;《九品芝麻官》里与水师提督常昆的对峙戏,更被影迷称为“老戏骨教小生演戏”的教科书片段。
戏里的谷峰千面纵横,戏外的他终身未婚,独居香港。晚年接受采访时,他笑称:“我年轻时太凶,姑娘都吓跑了。”可提到电影,浑浊的双眼瞬间迸发亮光。89岁参演《宝贝计划》,他坚持不用替身完成爬楼梯镜头,只因“要对得起观众喊的那声‘老戏骨’”。
曾有记者问他:“演了一辈子坏人,遗憾吗?”他摇头:“反派也是戏的脊梁骨,观众记得住,就是演员的福气。”
谷峰去世后,不少知名艺人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是他教会我,配角演好了,主角才值钱。”TVB重播《鹿鼎记》时,弹幕刷满“恭送海公公”。一位影迷的留言被顶上热搜:“他走了,我才发现那些经典角色,早成了我们青春的一部分。”
或许真正的演员从不需要鲜花铺路。谷峰用94年光阴诠释:只要角色活在观众心里,戏台上就永远亮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