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神话”破灭了?日本流感确诊950万,医院“劝退”轻症患者

南柯纪实 2025-02-08 09:22:47

前言

日本医疗向来备受众多人推崇,世界卫生组织也好几次将其评为“全球第一”。

甚至连日本人均寿命在全球也一直处于领先水准。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目前日本流感病例已超九百五十万,而随着流感大爆发,竟然还传出“日本很多医院药物短缺,许多医院不得不‘劝退’轻症患者”的消息!

难道日本医疗“神话”破灭了不成?

“药物荒”的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流感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日本医疗“神话”破灭了?

日本是公认的全球寿命最长国家之一,据官方数据显示,虽然由于近些年疫情病毒等影响,他们的人均寿命有所缩短,但从各国情况来看,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仍居世界领先水平。

而之所以是这种情况,固然得益于很多原因,比如,日本人通常有着健康的生活习惯,喜欢清淡的饮食,吃饭细嚼慢咽;还有他们较为注重礼仪,往往心态较为平和等。

但更值得一说的,还得是那个岛国的医疗体系,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实际对人们的寿命有着显著影响!

那么,被公认为“遥遥领先”的日本医疗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

日本医疗机构大体可分为公立医院与民间医院2种,说来,它与我国情况有相似之处,却也存在诸多不同点!

比如,日本“公立医院”又细分为三种,一种指的是中央运营的医疗机构,另一种是地方政府运营的医院,还有一部分是由日本红十字会、厚生联、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等组织运营的。

至于“民间医院”,也是我们所知的“私立医院”,这类主要是一些公司法人与个人运营的小医院和大型诊所。

在日本,“民间医院”占8成以上。

大家可别小看那些大型诊所,它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些黑心商贩经营的“小诊所”。

在日本,它们大多是有着悠久历史,几代人传承下来的“产业”!

甚至连大部分“民间医院”院长也是由高学历,专业水平很高的人才担任。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你要是突然感冒发烧,不用大老远往医院跑,在家附近的小诊所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这对于那些腿脚不便、不喜欢闻医院消毒水味道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了!

以上还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日本采用的是“医药分离”政策,“大病大治”、“小病小治”的医学理念,实行的是“分诊治疗”制度。

何为“分诊治疗”?

“分级治疗”其实很好理解,像感冒、头疼、发烧这类小病找诊所医生就行,若是病人的病,诊所大夫实在处理不了,再由主治大夫推荐转去大医院治疗。

这种措施无疑提升了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日本的医疗服务也颇具人性化。

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病人家属基本可以不陪床,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务护士和生活管理护士可以很好的照顾患者。

这点儿我们在一些日剧中也能看出。

他们国家医院设施也很注重病人的舒适度,考虑到病人的需求,病房洗漱间会备用消毒湿巾,高级病房甚至会为婴儿、残障人士提供安全扶手。

你说,这样的特殊医疗体系如何不让人迷糊?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日本医疗水平受到人们赞誉,不可谓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谁能想到,伴随着这次日本流感大爆发,台湾艺人大S因病离世,他们的医疗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陷入“药物荒”,医院“劝退”轻症患者

据日本官方数据表明,自去年至今年1月底,日本累计感染流感人数约有950多万。

950万人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目前日本人口也不过1亿多,如此算,流感人数占了总人口的将近1/13!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这种“困境”下,有日媒竟然透露,从去年年底开始,随着流感病例增多,日本多地药店表示,相关药品药库存告急。

就此,诸多医院无奈之下只得“劝退”轻症患者,劝其莫要前往医院,以防挤占医疗资源。

这着实令人费解,日本身为发达国家,其医疗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即便他们国内流感病例骤增,按常理也不应出现“用药荒”的现象。

“药品短缺”背后究竟潜藏着何种原因?

按日本部分人士的说法,当地并不缺一般感冒药。

据细节发现,其实目前市场上缺的是一些抗病毒特效药。

之所以如此,日媒披露,这是由于此前流感爆发初期不少医疗机构和民众过度囤购药物,期间还有不少药企被曝造假,导致药品供应链受到影响,多种因素叠加,终致此局面。

“过度囤药”?“药企造假”?

看着这些字眼,一时间,“吃瓜群众”就像“炸开了庙了”!

有人感慨,对比其他国家的医疗,还是我国的医疗好。

疫情那几年,虽然我国药物供给也曾出现紧张情况,但整体来说,在我国各方的努力下,医疗秩序良好,几乎没有垄断药品现象发生。

一些了解日本医疗的人甚至也开始吐槽,日本的“分级医疗”太“坑”人了!

虽然这种举措确实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但它也有不少弊端,比如,很容易造成延误治疗。

这点儿确实让人有些头大。

据悉,在日本,如果一个人身患重病,需要去大医院进行治疗,或者动手术,你得先找到诊所医生开介绍信。

通过介绍信,你再“转诊”到大医院。

更微妙的是,即便病人坐上救护车,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径直进入大医院。

你若想住院,还得视病症严重程度而定,只有病症确实达到需住院的标准时,大医院才会收下患者。

这就有些离谱了,那些大医院未免太“不接地气”了!

据说,像“流感”这种病在日本就被视为“可自行缓解”的存在,染上流感后,病人通常会被安排在家,吃感冒药。

可是,流感真的不危险吗?

流感究竟有多危险?

流感虽然一度被认为是自限性疾病,即便是不治疗,也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从而恢复人体健康。

很多人也认为,它是感冒的一个子集,但其实不然,重则也可致命!

具体举个例子,20世纪爆发的那次流感,当时波及范围之广,感染死亡率极高。

据当时有关数据统计,几乎每个西方国家的死亡人数都在几万乃至几十万之间。

那么,若我们感染流感后,出现哪些状况需及时就医呢?

哪几类人感染后需要格外注意?

据专业人士介绍,若是身体出现持续发高烧、高烧不止、咳嗽严重、呼吸困难、腹泻严重这类症状需要去医院。

特别是一些年龄小于5岁的孩童,身患慢性疾病的60多岁老人,还有一些肥胖女性、怀孕女子,这些人需格外注意预防。

因为他们体质往往相比年轻人来说较弱,如果不幸染上流感,很容易发展成为重症患者,从而引发一些并发症,甚至威胁其生命。

当然,染上流感我们也不用怕,除了它有很大可能自愈外,如果在“黄金48小时”内也就是两天左右及时使用药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也可以预防严重情况发生。

结语

虽然面临这次流感,日本有些“窘”,但这也不能说他们的医疗水平“虚”。

说白了,每个国家的医疗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经济水平等而定,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优势。

抛开其他不谈,日本的医疗技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癌症筛查以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治疗等。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信源来源于:

1.外交部-日本国家概况;

2.《日本有多缺感冒药?真缺还是假缺?》新民晚报,2025年2月5日发布;

3.《流感病例数创新高后,日本多地持续“药品荒”,一些医院呼吁“完全没有药,建议回家”》极目新闻,2025年2月4日发布;

4.《日本医院呼吁:“完全没有药,建议回家”》环球时报,2025年2月3日发布;

5.《日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及其经验借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1月22日-《财政科学》2017年第20176期,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0 阅读:14

南柯纪实

简介: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着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