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门前建科创谷!三墩虽小,志在四方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4-09 12:51:41

橙柿互动 记者 林建安 三墩微融站 陈欣媛 制图 高薇

近日,“1897创新里”启动。

作为“1897科创谷”二期项目,“1897创新里”将构建一个“工作+生活+社交”的全天候科创社区,打造“环浙大科创生态新地标”。

美国硅谷依托科研力量雄厚的世界知名大学拔地而起,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7月,西湖区三墩镇以浙大紫金港校区东门外11栋楼宇为基础,建成“1897科创谷”。

对标美国硅谷,1897科创谷将在“浙大门前100米”,打造“中国一流的高校成果转化首选地”。

浙江大学的前身为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897科创谷”的名字由此而来。

认识1897创新里

在哪里?

古墩路沿线池华街与铭墩巷交会处,地铁2号线与4号线双地铁交会,距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仅4公里。

有什么?

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科创独栋办公、人才公寓、商务酒店等多元业态,配套路演厅、24小时便利店、科创餐厅等设施。

企业落地,有哪些支持?

浙大校友企业,通过评审的项目可免最长12个月的租金;其他科创企业,免租3-6个月;开通绿色通道,协助企业申报补贴;应届毕业生,免费入住人才公寓15天。

“很像波士顿128公路”

在“浙大门前”建科创谷,在很多人看来,三墩镇是在“把西湖区好土地给了中国好企业”。

2024年11月,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南科望,将一手创办的杭州亚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搬进了1897科创谷。

这位90后杭州小伙在美国待了12年,先后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学习。2023年,他踏上了创业之路,目标明确:回杭州。

“想家了。”南科望说,“在美国时,就一直想着回国发展的,首选地肯定是杭州。”

亚感智能在1897科创谷有两个场地,一个是企业办公场地,一个是实验场地,加起来超过150平方米,而且,“三墩和浙大把企业的租金全包了”。

“把企业落在浙大门口,非常方便,可以兼顾产学研。”除了创业者,南科望还是浙大的一名老师,“走出校门,跨过马路,对面就是科创谷。在离浙大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大一片场地,非常难得。”

亚感智能专注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目前的主要的产品是可穿戴传感器。比如,垫上鞋垫,或者戴上手环、穿上背心,就可以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数据。

南科望校友与导师约翰·罗杰斯

南科望在波士顿待了3年多,波士顿128工业带被称为“生物技术硅谷”,128公路附近,汇聚着一大批科创企业,“那里还是一个生活区,有许多咖啡店”。他认为,“1897科创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很像”,甚至“三墩的烟火气更浓一些”。

“在1897科创谷,浙大的学生有了双重身份,白天学习,晚上做科研,也或者反过来。我去过很多地方,能把学习和科研融合得这么好的地方,是很少见的。”南科望说。

在他看来,如果1897科创谷能打通“科研资源共享通道”,就能成为“中国的波士顿”。

如何让创业者圆梦?

1897科创谷启动时,喊出了“浙江大学之畔,成就科创梦的走廊”的口号。1897科创谷启动区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门外100米,计划打造“全生命周期优势科创成果转化与产业街区”,形成200万平方米、500亿规模、50亿税收的“中国一流的高校成果转化首选地”。

“建谷”近两年,三墩镇在北面再建“创新里”,在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陈晓锋看来,是一次“空间上的跨越”。

陈晓锋说,14年来,七届浙大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中走出了2000多个项目,120个项目获千万级融资,20家企业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3家企业登陆科创板。1897科创谷已经吸引了一大批校友企业扎根,1897创新里也将吸引更多企业落地。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陈子辰也认为,“1897创新里将崛起一片‘科创森林’,每一家企业都是一颗未来之星。”

三墩镇党委书记张文新介绍,未来,这里将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更多“单打冠军”,打造“科学家向往、企业家扎根、创业者圆梦”的科创高地。

如何让“创业者圆梦”?

张文新说,接下来,1897创新里每个星期都会组织“创业下午茶”活动、每个月都有路演、每年都会办科创节,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融合平台,帮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三墩虽小,志在四方

三墩,因境内流水环绕的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瓜果之地、丝绸之府”的美誉,历来是物产丰饶的沃野。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站在风口,三墩也诞生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1897创新里启动仪式上,张文新公布了一组数据:

目前,三墩共有上市企业2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近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2家。

三墩位于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东首”,面积38平方公里,在册企业2.2万家,坐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2所高校,是西湖区人口最多、产业最集中的区域,拥有“两高速、两互通、三条地铁线”,坐拥学军紫金港、保俶塔申花等重点名校,独揽紫荆龙湖天街等商业配套,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等三甲医院。

近年来,随着阿里云计算总部、菜鸟云谷园区、独角兽产业园、未来生命科学园先后落地三墩,环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带、环西湖大学生物医药产业带正逐步形成。

对标美国的硅谷而建的1897科创谷,正在打通成果转化“最近一公里”,打造中国一流的高校成果转化首选地。新启动的1897创新里,将为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创业项目释放更多的承载空间。

“三墩虽小,志在四方。”张文新承诺,三墩镇将当好“后勤部长”,架好“合作桥梁”,守好“生态底色”,让创业者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

责任编辑:林建安 审核:陈奕 沈志军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