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2023年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了500亿元,总观影人次11.79亿,用时仅317天。这也是2020年以来,全国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
在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就以大约70亿美元的总票房蝉联全球第一,目前看来,这个票房的优势还在延续。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在2021年美国文娱杂志《Variety》曾表示,中国票房前20只有3部美国电影。而今年,不仅票房前十全部都是国产片,即便放宽到前20,也只有一部美国电影上榜,还有一部算是中美合拍。
500亿票房当中,国产影片占到了419.89亿元票房,份额达到了83.98%。全部海外电影加起来也不过16%的份额,而欢喜传媒(01003.HK)则仅凭《满江红》和《学爸》两部作品就拿到超50亿票房,占到了大盘的10%以上。财报显示,欢喜传媒仅上半年收益及电影投资收入净额达到13.93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约95倍,并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4.01亿港元,同比增长528.27%。
这些数据毋庸置疑地表明,中国电影的春天已经来了,而像欢喜传媒这样的中国电影的新一代制作力量,正在崭露头角。那么,中国国产电影新的成功密码是什么?欢喜传媒又是如何把握住这波中国电影兴起的浪潮的呢?
牢牢掌握优秀内容的源头
文化市场的复苏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息息相关,而在这个大趋势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拿出符合这个趋势的作品,自然是文化产业发力的重点。《满江红》的爆火无疑是拿捏住了时代脉搏的表现。这部电影有着非常独特的定位和审美,也汇聚了一线顶流的明星和演员,不仅有环环相扣节奏明快的悬疑情节,也有幽默搞笑的喜剧桥段,用几个小人物的悲欢,诠释了一个巨大的时代悲歌。无论是剧情还是表演还是立意都非常完整,选角也让人印象深刻,确实体现出了张艺谋的超高水准,用一部大制作洗刷了这两年精品小制作带来的质疑,最终实现了出圈和下沉,成为今年票房最大的黑马和冠军。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核心因素,那么显然,张艺谋这三个字就是答案。欢喜传媒模式中最与众不同的部分就是导演合伙人制,而不是一般电影公司的演员签约制。欢喜传媒抓住的是影视作品最核心的元素--导演,从而决定了作品的水准能够在标准之上,从而具备爆红的潜质。公司官网显示,欢喜传媒股东导演包括宁浩、徐峥、陈可辛、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张艺谋,签约导演包括黄渤、贾樟柯、文隽、王小帅、陈大明。
据不完全统计,除《满江红》外,欢喜传媒先后投资了徐峥导演的《港囧》《囧妈》;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及其监制的《绣春刀2》;宁浩、徐峥共同监制的《我不是药神》以及二人都担任导演之一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张一白监制的《后来的我们》,陈可辛导演的《夺冠》,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等多部影片。每一部都可以说是近年不可多得多佳作,如此高的成功率当然是来自于和优秀导演的紧密绑定。
接下来在明年的春节档,欢喜传媒第一出品,由宁浩执导,刘德华领衔主演的优雅喜剧《红毯先生》已最新定档大年初一,这个电影还未上映就已经在各大平台充满了讨论度。真实事件改编,刘德华担纲,讲述香港天王巨星为得影帝拍摄农村题材片的故事,展现娱乐圈的众生百态,加上宁浩黑色幽默的叙事能力,这部电影成为爆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票房的潜力还不好估量。
接下来我还比较期待的是两部陈可辛作品,一部是章子怡主演的电影《酱园弄》,一部是胡歌、郝蕾主演的女性励志片《独自•上场》,相信品质也一定非常过硬,因为题材非常讨喜,我觉得亦具有大爆的潜力。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抓住了优秀导演,就抓住了优秀作品,而有了优秀导演和作品,自然就不会缺优秀的演员参与。欢喜传媒牢牢抓住优质内容的源头,就好像农夫山泉牢牢抓住好水的水源一样,是行业最接近本质的玩法。
深刻把握时代情绪
电影《学爸》的成功则完全体现出了欢喜传媒模式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深刻把握时代情绪。这部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其实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6亿的票房完全称得上是一匹黑马。尽管这部影片有黄渤和一众实力派演员担纲,但从题材上来说是一个现实的育娃题材,真实有余而娱乐性不足,所以最终能够取得这个结果,还是让整个行业都有些意外的。这里面最核心的原因除了黄渤本身的票房号召力和能力之外,我想剧情对时代情绪的把握还是非常精准,很多人看了都感同身受,同时最终的结局也缓解了更多家长的焦虑,让不少鸡娃疯狂的家长有收获也有所思。
这一点在《满江红》上也有体现,比如在满足当下大环境下观众爱国情怀彰显的同时,采用了大量喜剧顶流演员来保持影片的娱乐性来配合春节贺岁片的氛围,这一之前被质疑的选择,最后反而成了最大的亮点。欢喜传媒深刻的理解了当下国产电影火爆的基本元素,兼顾了故事剧情和用户情绪的满足,才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样板化成功。找到影片火爆的真正内核,并且能够在不同题材上进行复制。
这一点其实很有漫威世界成功的影子,比如《美国队长》是二战的战争片,《雷神》倾向于神话片,《钢铁侠》又是科幻片,但这些不同类型的影片中,共同的部分就是强大的IP和角色塑造,关联的剧情和轻幽默的台词,强大的视觉特效和宏大的宇宙观。国产电影在视觉特效方面确实比较落后,但在演员和剧情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和进步。所以深抓角色塑造和剧情特点就成了国产电影当下能够成功的关键。欢喜传媒在这一点上,已经做的非常成熟了。
接下来的几部作品,比如刘德华、章子怡、胡歌都是特色非常鲜明的演员,宁浩和陈可辛又是非常现实派的导演,一个擅长黑色幽默,一个则情感细腻,相信这些特质都会成为这些电影卖座的保障。而从导演、角色、选材这几个方面来看,欢喜传媒的方法论已经非常有体系,在不同的电影中都能找到比较典型的和一致的特点。这个优势发挥下去,相信会帮助欢喜传媒在更多题材的电影上有所突破。
除此之外,据悉欢喜传媒还有很多储备作品,等待定档上映,随着这些影片的逐一上映和效果呈现,欢喜传媒的电影方法论一定能被总结的更加清晰和深刻,也会对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有更深的影响。
国产电影最好的时代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已经能够深刻的感受到,现在是国产电影最好的时代。一方面是消费者日趋成熟,开始从关注特效和感官刺激开始回到关注电影本身。另一方面,则是院线体系逐渐复苏,电影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娱乐方式。天时地利人和都对行业有所助益,现在需要的就是电影人自身的努力和珍惜了。
当然,大潮之下也必然有滥竽充数,这个十一档的作品其实就有些差强人意,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现象,我想这也是对时代机遇的不够珍惜。当然,也和这半年欢喜传媒稳定节奏,没有推出全新的作品有关。如果接下来几部作品依旧能够延续之前这些作品的火爆,我觉得欢喜模式就值得行业去参考和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欢喜传媒在发行方式上的创新,比如更多的线上发行渠道,“欢喜首映厅”专区提供的线上独家、线上线下互补、多平台联合等多种发行模式,开辟的“大小屏同屏、与院线同屏”全新电影看法都很有些中国的奈飞和Disney+的味道。不过中国电影的流媒体发行大业目前还相当早期,欢喜传媒的抢先布局,也是未雨绸缪,率先站在了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端。随着这些网络渠道的完善,欢喜传媒在内容上的分发能力会变得更强,而“内容+渠道”的双布局也将成为欢喜传媒赢在下个时代的关键点。
写到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值得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一线导演愿意绑定欢喜传媒一起合作呢?欢喜模式下的公司和导演的关系又有什么创新呢?换句话说,欢喜传媒的成功是不是因为国产电影生产力提升下生产关系改变带来的呢?
和传统的电影合作相比,欢喜模式给予导演更多的资金和发行上的支持,高自由度的创作空间以及充分尊重其本身的创作意愿,同时给导演们提供了交流共创的平台,实现强强联合和“强带新”式的合作,这一点可能以压榨和干扰导演出名的好莱坞都很难做到。如果更深刻去洞察影片成功的内核所在,我想这种温和的创作环境和开放性的合作方式,是欢喜传媒能够获得成功的最本质的原因之一。
我最红天王黎明,90年代没有一张唱片销量过百万,90年代最高电影票房,1番主演《赌神3》1698万港币最高票房。2000后内地票房,2000年到2017年,17年19部电影总票房9.16亿。2015年《君子道》点映2天4.6万,就撤档,2016年夜孔雀,消失的爱人,不速之客,三部电影总票房不过亿。2017年抢红1670万。最红天王的数据牛不牛,不管你刘德华张学友唱片销量再多,也不管你刘德华郭富城1部电影票房十几亿,我家黎明就是最红,利欧利欧利欧利欧绿哦绿哦
现在是动漫片都比真人受欢迎,果然是童心未泯啊
满江红,除了演员版酬,成本极低,真的赚得盆满钵满
满江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因该是满脸红
我怀疑满江红洗钱
黄渤现在接的电影很少出彩的,是不是搞综艺搞得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