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狂买煤炭图个啥?
2025年3月25日,港交所一则公告让投资圈炸了锅--瑞众人寿斥资3200万港元举牌中国神华H股,持股比例冲上5%,这已是该险企3月内第二次举牌。前脚刚在中信银行H股"扫货"300万股,后脚就杀入煤炭龙头。网友调侃:这年头险资买股比大妈抢黄金还猛!
高股息诱惑:煤炭股的"躺赚密码",瑞众人寿的算盘打得精。中国神华H股7.63%的股息率比银行理财香太多。陆家嘴见2024年中国神华豪气分红449亿,相当于每天给股东发1.23亿现金。这生意有多划算?对比一下就懂:买100万神华股票,年分红抵得上三四线城市一套房租金,还不用操心租客跑路。

难怪险资把煤炭股当"存钱罐"--煤价涨了赚股价,煤价跌了吃股息,横竖不亏。银行股也不差,中信银行H股3.18%的股息率看似普通,但架不住股价年内飙升88%。不过险资心里清楚:银行利润受政策调控房贷利率打个喷嚏,银行股就得感冒。反观煤炭寒冬要烧煤酷暑要发电,新能源喊了十年,2024年中国能源消费56%还得靠煤,妥妥的"刚需之王"。

险资的"生存法则":低利率逼出激进派。如今保险业日子不好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到1.92%,万能险结算利率却要扛在3.5%以上。不买高息股?分分钟利差损爆雷。新会计准则更是神助攻--高股息资产可计入佛系账户,股价波动不影响利润表。险资终于能挺直腰板说:"我们炒股那是价值投资!"看看瑞众人寿的持仓就懂:中国神华资产负债率仅23.4%,账上金够还5次债。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超300%坏账雷区早被圈禁。

这类"家里有矿兜里有钱"的主儿,简直是险资眼里的"梦中情股"。哑铃策略:左手煤炭右手银行,险资的配置越来越像哑铃,一端压注高股息"现金牛",另一端赌政策风口的新能源。不过眼下明显偏向前者:2025年险资举牌超12次煤炭银行占8成,这背后是血泪教训:2024年某险企重仓光伏股结果硅料价格腰斩,浮亏百亿基金经理差点改行送外卖。

但别以为买高息股就能躺赢,中国神华H股年内涨28%,看着风光可2024年净利润微降1.7%,煤价波动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中信银行更魔幻--3.18%的股息率全靠股价暴涨硬撑,真实分红能力得打问号。

风险预警:当所有人抢着戴"安全帽",当险资社保年金扎堆高息股反而可能埋下隐患。煤炭板块市盈率中位数冲上12倍比5年前贵60%;银行股市净率回到0.8倍,但地方债风险像悬顶的堰塞湖,更别说政策变数--欧盟碳关税若落地,煤企每吨成本得多掏12美元分分钟吃掉小半利润。

结语:验资的举牌狂欢本质是资产荒下的无奈选择。当10年期国债收益跑不赢通胀,当银行理财跌破净值,7%的股息率就是沙漠里的绿洲,只是别忘了绿洲也可能变海市蜃楼--就像网友说的:"当所有人都觉得安全时风险正在敲门"。

本文所述事件及数据基于公开报道整理,具体以官方披露为准。想解锁更多资本暗战?关注@财富望远镜带你用显微镜看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