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免蹈苏联覆辙?”毛主席问,汪东兴的回答让他眼前一亮

覃仕勇来说史 2025-04-01 17:41:36

老覃发布了《1965年,刘少奇在政治局会议上真诚地检讨,说:我对主席不够尊重》一文,文中讲到:毛主席在1965年1月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刘少奇此前主持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并明确指出,他和刘少奇的分歧,直接影响到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的问题,是关乎中国姓“社”还是姓“资”的重大问题。

1965年的春节过后不久,即在3月14日,毛主席便乘坐专列离京南巡。

5月20日,他在湖南长沙出席了越南胡志明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外事活动,随后,动了重上井冈山之念。

于是, 5月21日上午11点,他在张平化夫妇和省公安厅厅长李强、副厅长高文礼的陪同下,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一行踏上了重回井冈山之路。

当天晚上,在茶陵县城歇脚,在县招待所吃的饭,住进了县委办公室。

次日中午在永新县委招待所用餐,在天擦黑前抵达了黄洋界,住进了井冈山宾馆一楼115房间。

接下来的几天,毛主席领着众人参观当年留下的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

毛主席是在5月26日离开井冈山的。

在离开前的一天,也就是5月25日,这一天的下午,他沐浴着山上的清风,抚今追昔,大谈当年的革命风云一一追忆了何挺颖、王尔琢、张子清、曾士峨、伍中豪、胡少海等等先烈的事迹,然后说出了自己长期积压在心头上的忧虑——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换来的红色政权的胜利,如果不想办法维护这胜利的果实,那么,先烈的热血就白流了。

他结合了苏联的现状,极其痛心地说:“特权集团、官僚集团的存在,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官本位思想的滋生,就会动摇到国家的根本,进而危害到了国家的发展,改变了政权的颜色,苏联的教训在就眼前,我们不能不引以为鉴。”

说到了这里,他的声调蓦然提高,有些激动地发问道:“同志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制度,需要我们摸索着走,相对而言,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展了好几百年了,比较成熟,闭着眼睛也能走。我们不是说资本主义道路就是死路一条,不能走,但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是农业大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没有出路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让极小部分人得益,而让广大的劳动人民丧失掉幸福权。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走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来呢?”

毛主席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有人说,只要继承和发扬当年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就不会重蹈苏联的覆辙。

但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有人说是“大公无私”,有人说是“艰苦奋斗”,有人说是“以苦为乐”……

毛主席对这些答案均不满意。

他沉思了一会,说:“精神是内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东西,这种东西的形成,应该是在某种制度的维系下得来的,你们得从制度方面去思考。”

汪东兴的脑中灵光一闪,跳了起来,大声说:“我知道了,是支部建在连上。”

听了汪东兴的回答,毛主席的眼前一亮,高声说:“对!说来说去,就是要有监督机制。现在,我们的中央领导缺乏了监督的机构,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也缺乏监督机构,全国性的政治民主缺乏健全的制度,掌权的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自觉性进行运动,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民主政治的道路。”

毛主席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全面发动群众,同他一道打倒“走资派”,永保革命的旗帜不变色。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