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甘肃洮河发生了什么?被摄影家记录下来,在国际上屡获金奖

路生观史 2022-12-16 21:51:15
1958甘肃洮河工地 靖远民工大战九甸峡 摄入茹遂初的艺术片 在国际上屡获金奖 闻名世界

——《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摘录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纪实文学卷)

撰文|武 永 宝

《引洮河水上山》摄影作品,茹遂初摄于1958年冬。地点为引洮上山工程最艰巨的九甸峡工地一角。画面中正在热火朝天忘我施工者,都是靖远北湾,或者东湾、陡城民工的身影。感谢摄影家茹遂初,给我们记录下来父辈们奋战在洮河工地上的精彩的历史瞬间。这幅艺术片曾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屡获金奖。我们为父辈门大战九甸峡的英雄壮举而骄傲。(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茹遂初,1932年生,出生于南京,祖籍陕西三原。我国当代著名摄影家,195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长期以来,茹遂初先生曾创作了大量高质量、高水准,且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摄影作品。其中,与引洮工程相关的摄影作品大约有15 幅之多。每幅作品,都属于精品。这15幅作品中,有一幅标题为:《引洮河水上山》的作品,却是精品中的精品……此作,1959年在匈牙利国际摄影展中获得金质奖章。此后,这幅作品,还曾多次在其它国际展上获奖……

茹遂初,生于1932年,陕西三原人。我国著名摄影家。1949年后任新华通讯社西北总分社、西北军政委员会新闻局摄影记者。1951年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任西北画报社记者组组长、人民画报社摄影记者。作品有《渔家女》、《汲》等。《引洮河水上山》,1959年后,曾多次在国际上获金质奖章。(图片来自网络)

茹遂初曾亲自撰文介绍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

1958年12月间,我接受编辑部任务,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甘肃采访这一伟大工程。当我来到工地时,立即为“大跃进”年代那种特有的热火朝天的气氛所感染,更为农民兄弟为改变干旱贫穷面貌所迸发出的劳动热情所感动。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应当把农民兄弟不怕困难,决心战胜自然的英雄气概通过一幅照片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张照片应成为这组专题报道的主题照片,一定要拍好……根据工地领导机关的介绍,九甸峡是全部工程最艰巨的一段,战斗在那里的是主要由共青团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

当我来到九甸峡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九甸峡真是名不虚传,两山夹一水形成一条狭长的山谷,从山上俯视,洮河成为一条细细的白色带子。农民兄弟就在这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上,用简陋的工具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运河,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经过仔细观察,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和场面都很典型,就不失时机地拍摄下《引洮河水上山》这幅照片。为了增加层次感和气氛,我采用了逆光,加之劳动时扬起的尘埃,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气势。1959年,画报以《洮河引上彩云间》为题,发表了这组专题报道,主题照片用的就是这幅(不过用的是彩色片)。

随后《中国摄影》杂志1959年第3期也发表了这幅作品,标题为《要把洮河引上山》。1959年10月间这幅题为《引洮河水上山》的作品先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艺术摄影展览上获得金牌奖,紧接着又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办的“社会主义胜利”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当时苏联的《真理报》和《苏联摄影》也都发表了这幅作品。其后又在《中国摄影》1957-1959年优秀作品评奖中获一等奖。照片虽接连获奖,但以血肉之躯奋战在引洮工地上的农民兄弟,却未能圆了他们战胜干旱、摆脱贫困的梦想。遗憾的是由于决策者的冒进,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两年后,曾被视作伟大创举的的“引洮上山”工程被迫悄然下马,十几万农民兄弟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为之奋斗的梦想就这样付诸东流,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引洮河水上山》这幅摄影作品,与当初拍摄时的愿望相反,成为那个“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年代,一曲可歌可泣的时代悲歌。今天,每当我看到这幅作品时,作为亲历者触景生情,真是感慨万千。

茹遂初《引洮河水上山》这幅摄影作品,注明的拍摄地点是:九甸峡工地一角。画面中,民工们于悬崖峭壁上施工,腰里拴着安全绳子,热火朝天般忘我地大干、苦干……这场景使得茹遂初热血澎湃,遂按动快门,记录下了这一难得的瞬间……画面中,民工们所经历的艰险、悲怆和苦难之内蕴,不言而喻。

那么,或许有人会发问:画面中的民工们,究竟是哪个地方的人?何方神圣?在此,笔者要郑重地,并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画面中的这些民工,都是我们靖远人……由于时隔久远,我们无法一一分辨他们具体为谁。但是,他们绝对是我们靖远北湾、东湾、陡城的民工。是茹遂初这样杰出的摄影家,展现了我们靖远人的先辈们苦战、大战九甸峡的风采,用直观的画面反映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时代壮歌……这些我们靖远人的父辈们,他们随着作品的巡回展览,曾遨游世界各地,为各色眼球的人们所熟知,曾感动了全世界。因而,屡屡获得国际金奖……今天,我们后世人,应谨当铭记住摄影家茹遂初,谨当铭记住这一切……

当年,靖远工区为整个引洮工程的第四工区,工程长度约42公里。沿洮河上下游摆开,依次分九个大队分段进行施工。其中,九甸峡,工程长度虽说只有6170米,却是全引洮工程最艰险的地段。属于靖远工区第七大队的施工范围。基于此,团省委与引洮工程总局将这段工地命名为“共青团段”。大队长兼书记由团省委秘书长徐行亲自担任……在此集中了靖远选拔出来的最精华的五个中队:北湾的先锋中队、陡城的火箭中队、三合的卫星中队、东湾的战斗中队。还有一个由东湾、水泉各村后批到来的民工杂糅起来的联战中队。总共约有1500多人。其中,联战中队在九甸峡脚下稍上游的桥道坡施工。

由上述确切资料可知,茹遂初拍摄的《引洮河水上山》这幅摄影作品,画面中的民工身影,绝对是靖远人无疑。或许,你、我父亲的影子,就在其中……

2022年12月16日笔者生日之际,综合整理于陇上平川陋斋

附录

下面,在此展示茹遂初当年于引洮工地所拍摄的这一组其余的14幅照片。观赏这些照片,今天的人们仿佛直接穿越历史的隧道,身临其境地抵达引洮工地的第一线……顷刻间,我们似乎与父辈们同呼吸、共命运,并肩奋战于一起。我们被父辈们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我们似乎能嗅到他们浑身散发的汗渍。我们与父辈们的喜怒哀乐共同维系在了一起……

摄影照片,尤其艺术片,与文字叙述有很大区别。其直观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往往于瞬间,就彻底征服了读者。其独特魅力,确实非同凡响。在此,我们不得不叹服:茹遂初,真正的摄影大师也。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洮河远眺。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勘测人员爬山涉水,在丛山峻岭中测量渠道。由于勘测设计人员大胆革新,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仅用五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过去要五年半才能完成的工作。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测量队员在急湍的洮河岸边进行测量。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测量队员在悬崖削壁上工作。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测量队员。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民工们创造的三轮运土车。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穿梭在工地上的三轮运土车。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人力推土。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民工们创造的土打夯机。 茹遂初 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民工们利用轳辘将低处的土运到高处,既快又省力。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民工们用自已制造的土火车运土。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滑道运输。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一角。 茹遂初。(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1958年,甘肃引洮工地,民工们在自办的木土厂里,制造各种施工工具 。 茹遂初摄。(图片来自“影像国际网”)

作者简介:

武永宝,1963年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

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1998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201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总之,《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等。其中,已完稿的5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万字的《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15万字的《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作者2005年秋,时任白银市平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白银市作协副主席,参与考察长三角经济带活动时留影于南京。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