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咸丰县活龙坪乡迎来春茶采摘季,全乡5.6万亩茶园全面开采。
在龙井村茶园,茶农廖祥烈正熟练地采摘鲜叶。他说:“今春雨水足,白叶一号茶的芽头又肥又嫩,收购价每斤80元到90元。”他笑着算起账,“我家有8亩茶园,光是春茶就能挣4万多元,比种苞谷强多了。”
活龙坪乡茶叶主打品种是白叶1号、龙井43,覆盖23个村,种植区域从海拔400多米至1200多米,目前60%的茶园已进入丰产期,其中龙井村、晓溪村等核心产区茶叶长势及品质优良。
“以前年轻人都不愿种茶,嫌苦嫌累。现在市场广、收入高,我的儿子已经从广东回来帮我管茶园了!”廖祥烈望着满山新绿,眼中尽是希望。随着茶产业振兴,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选择返乡创业,活龙坪的茶产业焕发生机。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活龙坪乡大力推广“茶旅融合”模式。采茶期间,茶叶种植合作社组织游客体验采茶、制茶,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全乡16家茶叶加工企业(含2家规模企业)满负荷运转,鲜叶收购价格稳定,茶农收入有保障。咸丰县施语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长沙说:“现在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卖出去的茶也不少,还有人通过我们直播留言,将来我们产地考察。”
以往,面对产业链短、加工技术不先进等问题,乡党委、政府以“科技兴茶”为抓手,推广机械化采茶、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改造了中低产茶园,培育了2家龙头茶企。
“以前,我们怕种不好茶。现在,县里、乡里请专家来给我们讲种植技术,我们的心里踏实多了。”咸丰嘉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小平感慨道。
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员罗建华说:“如今,我们乡茶叶产量稳步提升,茶叶品质有保障。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省了不少人力物力。”
针对茶企资金短缺问题,乡党委、政府紧扣“金融活水润三农”目标,建立“党委牵头、银行主贷、企业对接”联动机制,通过调研,精准摸排茶企资金需求,推动咸丰农村商业银行活龙坪支行通过优化信贷服务、简化审批流程,累计投放新增贷款1966万元,惠及茶企、茶农81户;续贷支持茶农150户。



2024年,全乡鲜叶外销150多万斤,茶叶总产值达1.4483亿元,茶农每亩平均收入6000多元。对茶农来说,种茶亩均收入是种植传统作物的3倍左右。今年,全乡茶叶产量可望突破350吨,产值可达1.5亿元。
“活龙坪的茶为啥好?就靠这满山的绿树和好水!”乡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政超从茶汤中品出了底气,“我们要让每一片叶子都带上山里的生态故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依托63%的森林覆盖率和零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活龙坪乡的茶叶市场认可度相当高。未来,该乡将聚焦品质提升,推动“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力争将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舒淑、甄亚芳)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