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小伙跨界创业解锁渔业财富密码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3-30 11:11:2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威、郭力)在蕲春县张塝镇舒垸村,黄瀚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宛如一颗闪耀的新星,正以全新的养殖模式改写着当地渔业的篇章。4栋养鱼温室大棚高高耸立,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进大棚,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镀锌板圆形鱼池有序分布,仿佛在诉说着现代渔业的高效与创新。养殖负责人黄刚随手拿起抄网,在鱼池里轻轻一舀,几只活蹦乱跳的鲈鱼便出现在眼前。这些鲈鱼体型健硕,活力十足,彰显着养殖环境的优良。

在这个养殖基地,每个鱼池的养殖密度颇高,可养殖4000余尾鲈鱼。鱼池旁铺设着整齐的管道,进水口和排水口一应俱全,循环水系统持续运作,让鱼池里的水时刻保持流动。这种流动的水环境不仅促进了鱼的活动,更营造出利于鱼类生长的优质环境。同时,高度洁净的水质,造就了这里养出来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相较传统水塘养殖,温棚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优势显著。” 黄刚介绍道,“它不仅节省土地资源,还能大幅提高养殖效率和水质稳定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温棚保证了环境温度,即使在冬季,鱼类也能正常生长,实现全年连续养殖。投放的鱼苗,6到8个月就能陆续出鱼,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

谈及回乡创业投身温棚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的缘由,黄刚感慨万千。“一切都是缘分。” 他笑着回忆,“养鱼前,我在浙江温州从事数控机床行业,还创办了自己的加工厂。2021年,我拜访广东佛山的一个客户,第一次见到工厂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当时就被这种新颖的养殖模式深深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工厂业务订单大幅减少。深思熟虑后,黄刚萌生了投资渔业养殖业的想法。2022年,他专程前往佛山,跟班三个月,潜心学习温棚圆池循环水产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掌握技术后,他满怀信心,决定回到家乡大展拳脚。

2023年2月,黄刚怀揣着梦想,毅然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养殖基地。经过一番努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钢结构连栋式温室养殖大棚4栋在荒地上拔地而起,面积达3200平方米,陆基圆形鱼池24个也顺利建成,每个鱼池面积约26平方米。

基地建好后,黄刚便开启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尝试。但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需要模拟海水环境,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收益却不尽如人意。面对现实困境,黄刚果断调整策略,放弃养殖南美白对虾,转而选择养殖淡水加州鲈鱼。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策十分明智。

2024年,鲈鱼销售额达90余万元。去年年底,黄刚又投放了10万余尾鱼苗。今年市场行情大好,鲈鱼供不应求,鱼贩子的咨询电话。目前,市场批发价大约在17.5元/斤,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180万余元。

黄刚的成功实践,为蕲春县渔业转型提供了范本。据农业农村部数据,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被列为“2021年重大引领性技术”,全国推广面积超50万亩。

未来,黄刚计划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水质与水温,并探索“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现代渔业。“从数控机床到水产养殖,我见证了科技对传统行业的革新。”黄刚表示,“希望我们的经验能激励更多人投身绿色渔业,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