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武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全国持续高压反腐态势下,无论身处何地、官居何位,只要触碰纪律红线,终究难逃法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 "主角"。

林武民,瑶族,1965 年 5 月出生,广西恭城人,今年 60 岁,广西区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94 年 6 月入党。他曾在桂北山区深耕多年,从基层宣传员一步步成长为地级市领导,却在即将退休之际晚节不保。
人物履历1988 年 9 月,23 岁的林武民踏入广西大学新闻系高等自考新闻专业面授班,边工作边啃书本,3 年后拿到大专文凭。1991 年 6 月,他回到家乡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县计生委当宣传员,每天走村串户搞政策宣传,成了基层一线的 "跑腿人"。

1993 年 2 月,28 岁的他调往莲花镇政府,先后任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计生站长、统战委员。那时候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他既要抓计划生育,又要协调民族事务,在基层摸爬滚打三年,成了老百姓眼里 "能扛事" 的干部。1996 年 5 月,他调任县委秘书,终于从乡镇回到县城,给领导写材料、搞调研,文字功底和全局视野慢慢练了出来。
1997 年 3 月,32 岁的林武民升任县计生局副局长,主抓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两年后,他转任县委、县政府接待办主任(正科级),这个岗位看似管迎来送往,实则考验统筹能力 —— 他一边干接待,一边参加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真正做到 "工作学习两不误"。

2001 年 7 月,36 岁的他迎来关键晋升:出任平安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四年,带着全乡搞产业、修路、抓民生,2002 年起还参加广西区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学习,从 "乡镇一把手" 蜕变成 "科班出身" 的管理者。2005 年,他先后调任莲花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41 岁时跻身县委常委班子,成了恭城县的 "核心领导"。
2006 年 10 月,41 岁的林武民兼任宣传部长、副县长,开始分管意识形态和经济工作。他在任上推动瑶族文化宣传,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干得有声有色。2010 年 2 月,45 岁的他升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正式主政一方。五年后,50 岁的他接任恭城县委书记,成了全县 "一把手"。2016 年 5 月,他跨省调任桂林市全州县委书记,从县级瑶族自治县到百万人口大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21 年 10 月,56 岁的林武民当选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晋升为副厅级干部。谁也没想到,在仕途的最后一站栽了跟头 ——2025 年 4 月,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此时距离他退休仅剩一个月。
堕落轨迹与警示回顾林武民的履历,从基层宣传员到地级市领导,他用了 30 年时间,走的是典型的 "基层积累 — 逐级晋升" 路线。在恭城工作的 20 多年里,他熟悉地区治理,擅长做群众工作,一度被视为 "能干事" 的干部。然而,随着权力增大,他渐渐忘了 "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

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曾把自己当作 "地方父母官",却没守住纪律底线。他的堕落轨迹印证了那句老话:"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作为一名干部,他本应成为地区发展的带头人,却沦为违纪的反面教材,实在令人惋惜。
广西有句俗语:"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但对于违纪违法者来说,再长的仕途也会因贪腐戛然而止。林武民的案例警示所有公职人员:权力是把双刃剑,唯有敬畏法纪、坚守初心,才能走稳从政每一步。否则,即便出身基层、履历光鲜,最终也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
麻衣面相看就一恶人
一个字杀!
恭城瑶族自治县书记跨省任桂林全州县委书记,这两个不都是桂林辖县吗?是跨县还是跨省
一个市都没跨出去,就跨省?
恭城和全州都同属桂林市辖区,何来的跨省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