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顶级芯片专家,被美国陷害关押9年,7月份终于有好消息了!

闻使天绪 2024-11-09 17:31:08

前言

2015年5月,张浩教授踏上了前往亚利桑那州参加国际会议的航班,作为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领域的专家,他期待与同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然而,在洛杉矶机场,等待他的不是学术讨论,而是FBI探员的突然逮捕,一份32页的起诉书将张浩推上了风口浪尖。

经济间谍、窃取商业机密——这些指控如同一座大山,瞬间压在了这位备受尊敬的科学家身上。

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次原本平常的学术之旅,竟成为了一场长达九年的法律噩梦的开端。

张浩究竟做了什么?为何美国当局对他如此紧追不舍?

1979年出生的张浩,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南加州大学摘得电气工程博士桂冠。

毕业后,张浩迅速在美国思佳讯公司崭露头角,成为FBAR工程师中的佼佼者,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研发领域独树一帜。

然而,祖国的召唤如涓涓细流,日夜在张浩心中激荡,尽管美国offer诱人,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国效力。

在天津大学执教之余,张浩与同窗好友庞慰一拍即合,共同创立了诺思微系统公司。

这家立足于芯片技术研发的新秀企业很快就在业界引起轰动,尤其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领域取得的突破,更是让国际同行侧目。

诺思微系统的崛起犹如一匹黑马,闯入了原本由国外巨头把持的技术赛道,公司的专利数量节节攀升,技术水平更是直追国际前沿。

这不仅是张浩和他的团队的胜利,更是中国芯片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华丽亮相。

面对种种诱惑,张浩始终保持清醒,坚决守住了技术防线,当常规手段无法撼动张浩的决心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开始酝酿更为阴险的计划。

钓鱼执法

2015年5月,受邀前往亚利桑那州参加国际会议的张浩,在洛杉矶机场遭到FBI的突然逮捕。

32页的起诉书如同一把利剑,悬在张浩头顶,也悬在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之上。

消息传回国内,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和科技圈引发了轩然大波,张浩的家人、同事和学生无不震惊,难以相信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会卷入如此严重的指控。

天津大学的师生自发组织募捐活动,筹集保释金,希望能尽快让张浩重获自由。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也迅速做出反应,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洪磊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此事的严重关切,并承诺会确保中国公民在中美人员交往中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然而,这场看似针对个人的司法行动,实则暗藏着更为复杂的国际科技竞争博弈。

7月8日,张浩以50万美元的天价获得保释,但噩梦并未就此结束,他随即被美国移民局海关边境保护局羁押在加州约巴郡监狱,之后虽说放了出来,但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即便交纳了高额保释金,美国当局仍未放人,反而变本加厉地追加了间谍指控。

就是不放人

根据法院的规定,张浩和他的妻子被限制在旧金山湾区活动,张浩还被强制佩戴电子监控设备,必须定期向法官报告行踪。

每天仅有短短四个小时,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他才能在北加州有限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这对于曾经在科研领域自由翱翔的张浩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在这场看似法律程序,实则充满政治色彩的较量中,美国当局不断对张浩施压,企图从他那里获取更多技术信息。

然而,面对种种诱惑和威胁,张浩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拒绝认罪,坚信自己的清白。

然而,这场漫长的法律战争给张浩带来的不仅是人身自由的限制,更是事业和生活的全面打击。

在他被拘押期间,美国苹果公司竟然未经授权使用了他的专利技术,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侵权行为,诺思微系统奋起抗争,向法院提起诉讼。

但令人愤怒的是,美国法院不仅驳回了张浩的诉求,反而对他施加了更为严厉的制裁。

九年的煎熬,不仅摧残了张浩的身心,也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他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与亲人团聚的时光,甚至错过了在科技领域继续引领潮流的机会,曾经意气风发的科学家,如今被困在了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法律迷宫中。

2020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迎来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拐点,张浩被判处18个月有期徒刑,并被处以巨额罚款。

一位本可以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家,就这样被无情地消耗在了异国他乡的法庭上。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故事将以悲剧收场时,事态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和解

九年漫长岁月,终于在2024年7月画上句号,张浩与安华高达成和解,美国撤销指控,这场令人窒息的法律马拉松终于落幕,然而,胜利的喜悦中却难掩一丝苦涩。

九年光阴,对一个正值巅峰的科学家而言,是何等珍贵?张浩的科研生涯被强行按下暂停键,个人损失无法估量。

更令人扼腕的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国芯片产业的重大挫折,在全球科技竞争愈发白热化的今天,这样的延误无异于自断一臂。

理想中,科技应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阶梯,是跨越国界的桥梁,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科技创新沦为国家角力的筹码,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

张浩案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这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鸿沟。

科技打压

美国对中国科技人才的打压,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这种行为不仅背离了科技交流的初衷,更是对全球创新生态的一记重击,在追求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还需要面对诸多非科技因素的干扰和阻碍。

然而,每一次挫折都是一记警钟,也是一次机遇,张浩案件提醒我们必须加速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努力打破技术封锁,只有真正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

这个案件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完善法律保护机制,为科研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地发声,推动建立更公平、更开放的全球科技合作机制。

展望未来,中国科技界应该将这次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我们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像张浩这样的科技人才。

也要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人类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张浩这样的科学家能够自由地追逐他们的科研梦想,为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国际社会也应摒弃零和思维,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无国界的美好愿景,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的道路注定荆棘丛生,但正是这些挑战和挫折,让我们更加坚定前行的步伐,张浩的故事或许已经落幕,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启。

参考:

环球网《被美扣押天津大学教授张浩被允许扩大活动范围》

环球网《在美国被捕中国天津大学教授张浩获释》

观察者网《天津大学教授被诱捕 网友:衰落的美国歇斯底里》

诺思微系统公众号《诺思微系统与美国安华高(博通)达成全面和解》

0 阅读:1

闻使天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