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言15天之十四:是谁造就了百年宿敌,泽连斯基的勇气在哪里

寅虎谈世界 2025-02-17 15:21:04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究竟是何种复杂的力量,将俄罗斯与乌克兰成为不共戴天的百年宿敌?而泽连斯基当初以强硬姿态对抗俄罗斯时,那股决绝的勇气又究竟源自何处?这一系列的追问,在当下的局势中显得愈发沉重。

据塔斯社2月5日的独家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知名记者皮尔斯・摩根的深度访谈时,罕见地袒露了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他直言,乌克兰军队如今已无力收复那些在战火中沦陷的领土,而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正是西方“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这一自白,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那些还在幻想着乌克兰能在战场上扭转乾坤的人。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近三年的漫长时光里,乌克兰深陷于战争的泥沼,难以自拔。从战场形势来看,局势对乌克兰极为不利。俄罗斯方面公布的军事数据显示,仅在2月5日这一天,乌克兰军队就遭受重创,折损1265名军人。在库尔斯克方向以及顿巴斯地区,激烈的战斗从未停歇。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乌克兰军队的伤亡人数持续攀升,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饱经战火的洗礼。这些地区的城市和乡村,曾经宁静祥和,如今却满目疮痍,断壁残垣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征兵工作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为了补充前线兵力,乌克兰已经启动了第16轮征兵动员。然而即便如此,每个月也仅仅只能补充大约2万人。对于在战场上损失惨重的乌军来说,这无疑是杯水车薪。目前,乌军前线部队的满编率普遍不足四成,士兵们士气低落,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更为严峻的是,超过10万名士兵擅自逃离岗位,沦为逃兵。他们或是厌倦了战争的残酷,或是对胜利失去了信心,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

泽连斯基对西方的援助状况表达了强烈不满。他言辞激烈地指责美国,称美国实际提供的援助金额与此前承诺的“数千亿美元”相差甚远。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对乌克兰的承诺曾让乌克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现实却给了乌克兰沉重的一击。不仅如此,随着美国对乌援助逐渐减少,欧洲方面的支援却无法及时填补这一空缺。欧洲各国有着各自的利益考量和政治诉求,在对乌援助上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得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力度严重下滑。如今,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愈发感觉孤立无援,在国际舞台上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态度也给乌克兰局势带来了新的变数。特朗普胜选后明确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来结束俄乌冲突,并提出了以“现状为基础谈判”的和平方案,这意味着他并不支持乌克兰继续在战场上与俄罗斯对抗。特朗普的这一态度转变,背后有着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这一消息让泽连斯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乌克兰的未来走向。

曾几何时,泽连斯基还是美国和西方眼中的“宠儿”,在国际舞台上风光无限。西方的恩宠与支持,让他一度信心满满,甚至誓言绝不与俄罗斯进行任何谈判。那时的他,站在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被西方媒体捧为英雄。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他似乎已被美国和西方渐渐遗忘,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泽连斯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终于意识到,一味地坚持对抗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公开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转向外交途径来解决冲突,结束热战阶段。早在去年11月底,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就曾承认,乌克兰可以在不要求俄军撤回到1991年边界的前提下,开启与俄罗斯的谈判。

回顾这几年的历程,不禁让人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乌克兰当初执意与俄罗斯对抗,硬生生地在身边制造了一个强大的“宿敌”。究竟是谁给了泽连斯基如此大的勇气,做出这样的决策?是西方的怂恿,还是自身对局势的误判?乌克兰在这几年的冲突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经济濒临崩溃,曾经繁荣的工业和农业遭受重创,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人民流离失所,无数家庭被迫分离,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欢乐,老人们在战火中担惊受怕。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犯罪率上升,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扪心自问,这几年的战争,乌克兰到底得到了什么好处呢?或许,是时候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在和平的框架下,重建自己的国家,让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0 阅读:2

寅虎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