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贤成
真是地球转动不止,潮汐海浪不息,上海师生恋还没定论,网上又传来南京师生恋,42岁的大学女副教授和22岁的大学生热恋,甚至传出已经住在一起了。
这样的瓜,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人们热议的关键,师生恋到底允许不允许。看了这些谈论,我只想说:所有美好爱情的真相背后,都是一场师生恋。
01这次南京师生恋,剧情比较简单,一个42岁的女副教授和22岁的学生相恋了,并传言同房了。从网络曝出的照片来看,两人一起旅游,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教室合影,街边亲吻,大概也就是这些。
很显然,这和前不久上海高中女老师恋上16岁学生相比,太简单了,没有劲爆的聊天记录,没有冲破师德的言辞。
但为什么这样一场简单的师生恋,也能瞬间点燃整个网络的热情,形成争议呢?
我们且来看看,大家到底在议论什么?
02既然是争议,就有支持的和反对的。
反对方提出最大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权利交易。
没错,就是这四个字,权利交易。
从网络信息看,人们担心的是,这男生是否存在被威胁,压迫,是不是老师以研究生资格,来利诱,从而换取这一段情感。
就目前看,我们并不知道是否存在交易。但这不妨碍反方的担心。权利交易不是只存在官场之中,我认为只要存在上下级,不对等的关系,就会出现权利交易。
小学生为了不被班干部告状,用零食讨好,这是权利交易;
患者为了让医生尽全力救助,用红包讨好,这是权利交易;
大学生为了获得研究生资格,用身体交换,这也是权利交易。
这些权利交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份特权。地位高的一方,不是因为别的高于地位低的一方,而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含有某些特权。
身份特权,只需要一个身份,就可以拥有权利。
就比如前不久武汉地铁事件,无臂残疾人要求免费坐地铁,却被工作人员要求出示残疾证,没有证,即使四肢全无出现在他面前,也不行。
面对这样的情况,无臂残疾人就没办法免费上车。
虽然工作人员不是什么高位,但是他就可以用他的身份,阻止无臂人上车。
大多身份,都是拥有权利的,只是一些身份,换来的利益,远小于看不起。
回到这场师生恋中,副教授的身份是可以带硕士研究生的,有这个资格。那么也就不排除权利交易的可能性,也只是可能性。对于校方而言,了解情况,弄清事实是当务之急。
查归查,但我们必须清楚,这些人真正反对的不是师生恋,只是不允许出现权利交易。假如这场师生恋不存在这种交易,他们还反对吗?
同理,大多数人反对师生恋,都是基于一种原因,这场恋爱中存在不平等,存在威胁、压迫。从这点来说,如果是这样的恋爱,不管是不是师生,什么样的人遇到这样的威胁压迫,我们都应该反对,和师生恋没关系。
03抛去上面提到的问题,反对师生恋应该没有理由了。可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上海师生恋,人们一致反对呢?
我们必须看清,上海和南京这两场师生恋太不一样了,焦点集中在两个关键词。
第一,未成年。上海师生恋里,那个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学生,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里明确提到:学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人员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性关系。
就这一点而言,南京师生恋不存在,那位男学生22岁,已经成年了。
第二,出轨。上海师生恋里,那个女老师已经结婚,在婚状态,是他人妇。这个时候与学生相恋,不管学生成年未成年,她都是出轨,这是违背世俗伦理道德的。
从这个层面看,南京师生恋不存在,女老师单身,学生单身,不违背公序良俗。
基于这两个关键词,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支持南京师生恋。
04对于支持者而言,还有一些原因,我也想简单和你聊聊。
支持者发言说,我们不是支持合法合理的自由恋爱吗,凭什么不允许老师自由恋爱,难道仅仅因为是老师吗?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反问,我们确实应该反思,我们凭什么不允许老师,在合法合理的情形下自由恋爱。
说起这个“合法”问题,我特意搜索了国家相关法律条文,没有任何一个条文提到禁止“师生恋”,也就是说,“师生恋”并不是法律名词。
法律条文上,只有一个类似的表达,“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对于这句话,有几个注意的地方,“不正当关系”和“猥亵性骚扰行为”。那么真正的自由恋爱是不正当关系吗?恋爱就是猥亵性骚扰吗?我们能以一部分人的不良行为,定义“师生恋”就是不正当关系,就是性骚扰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不能。
恋爱是美好的,师生恋只是恋爱的一种,放到影视剧里,每个人都感叹那样的美好,为何一回到现实,谈起这个词,脑子里都是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呢?
就好像说,白胳膊大长腿,放到诗词文赋里都是美好的,为啥一被世人谈及,就觉得羞于提及,唯恐落个色狼流氓之名。
再回到这个话题,合法合理,老师凭什么不能自由恋爱?
老师可以,我们不能搞双标,只要合法合理,我们支持一切美好的恋爱;只要不合法不合理,我们反对一切不美好的、丑陋的情感。
05其实,支持者还有现实的支撑,那些真人真事,我们每每谈及,总是觉得还是挺美好的。
比如沈从文和张兆和。说起这段师生恋,也是诸多波折,但他们相爱时留下的那些美好,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我原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
再比如杨振宁和翁帆。这段师生恋,一直被人们讨论,世俗的人看到的是不堪,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美好。两人相互扶持,相约一生,也正应了沈从文诗里写的,一头是青丝,一头是白发。
这样的例子还有挺多,这些才是恋爱意义上的“师生恋”,是真正的师生恋,是值得肯定的师生恋。他们是美好的,他们是人们向往的。
说到底,人们感叹影视剧师生恋的浪漫,羡慕现实世界里美好的师生恋,其实都是热爱一份美好的爱恋,愿意拥抱一份真挚的情感。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些所谓的美好爱恋,它的真相都是一场彻底的师生恋。
06我们在谈及爱情时,总是说平等,身份地位的平等,金钱财富的平等,权利义务的平等,可这些真不是爱情的平等。
所谓爱情的平等,是在一段爱恋里,两个人互相仰望、崇拜。一旦失去了这样的平等,这段情感就失去了支柱,恋爱就不再美好,要么得过且过,平平无常,要么你怨我怒,鸡飞狗跳。
想想你自己的爱情,想想你身边朋友的爱情,那些美好的,是不是都是双方都觉得对方有很多优点,自己没有。
他很博学,很有见识,
她很温柔,很会包容,
他很积极,很有干劲,
她很孝顺,很会持家。
不管怎样,这两个人总会觉得,对方身上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值得自己仰望和崇拜,和她(他)一起,可以让自己更好。
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形成了师生关系。彼此师生,彼此仰望。
注意,我说的美好爱恋都有这样的师生属性,而不是说师生关系,就要恋爱。反命题不一定成立。
大多数美好爱恋的结束,就是从“师生解体”开始,就是从崇拜坍塌开始的。有崇拜的时候,缺点会被覆盖,没崇拜的时候,缺点会被放大,剩下的只有嫌弃和讨厌。甚至于说,一段爱恋,如果一开始就是单方崇拜,这段情感只能说是开启了一段关系,谈不上爱情。
07对于南京师生恋,且不管事件真假,我只想说,师生恋,原本只是恋爱的一个表现形式,师生恋并不是负面的,妖魔化的。
我们不应该把那些不好的师生相恋等同于所有的师生恋,也不应该话及提倡师生恋。
我们要提倡的是彼此崇拜仰望的爱恋,美好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