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法国5月风暴:“现在他们就搞得很好嘛!镇压是不行的”

千篇历史藏 2025-02-07 02:41:51

【《毛年谱(1949-1976)》(第六册)纪事本末(682)】1968年,毛泽东75岁。

1968年5月20日,谈到国际形势时,毛泽东说:

法国十七日罢工,十九日发展到二百多万人,九十个省罢了工,铁路也瘫痪了。一九一七年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罢工,世界大战后很少有这样大的规模。欧洲工人阶级是有革命传统的,世界革命应该回到法国去了。法国十八所大学,现在大学生占领了十六所。他们说,我们是无政府主义。现在他们就搞得很好嘛!镇压是不行的。事情到一定的时候是要变的。巴黎公社,开始马克思没有参加,是无政府主义,后来还不是有了政府吗?

5月21日,审阅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本日送审的北京工人代表会议常设委员会、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常设委员会、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中等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坚决支持法国工人和学生革命斗争的声明》稿,删去声明稿中当今的时代“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伟大旗帜的世界革命的新时代。毛泽东思想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给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极大的鼓舞和巨大的力量”这段话;删去文末的口号“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并批示:

“最后一句口号可以去掉,中间有几句自吹的话也去掉。”

这个声明在五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发表。

另一场文革:1968年法国5月风暴

1960年代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他们对现实不满,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对外扩张政策也十分不满。

在法国,当时流行的萨特存在主义和阿尔都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两股新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们的社会批判意识越来越激烈。

从50年代到60年代,法国的大学生人数激增,但大学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却远远未能跟上,教室不敷所需,宿舍拥挤,图书馆也人满为患。而法国政府对这种情况,不是积极地加速发展、改革教育设施,而是以消极地限制入学人数来维持局面。

此外还有毕业后大学生的出路问题:许多大学生进入社会找不到合适的职业,不能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学。他们对前途失去稳定感、希望和信心。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学生运动的爆发。

1968年3月下旬,巴黎大学农泰尔分校一名学生因参加反对美国侵越战争的示威游行而被逮捕,学生们为此提出抗议,和校方发生冲突,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

5月2日,农泰尔分校被宣布关闭。5月3日,巴黎大学本部索尔邦数百名大学生集会,支持农泰尔分校同学的斗争。学校当局请来大批警察,要驱散学生。于是双方发生冲突。当夜,200余名学生被捕。学生和警察的冲突触发了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5月3日这一天成为法国“五月风暴”的起点。

5月6日,1万余名学生在巴黎市区示威游行。3000余名警察再次包围索尔邦,与学生发生激烈冲突,直至深夜。

5月7日,学生代表向政府提出3项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撤走警察;重开农泰尔。这一切遭到拒绝。

5月8日,学生们成立了“五三行动委员会”,号召占领学校。

5月10日傍晚,学生们举行了空前规模的游行,前往司法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这天夜晚至第二天清晨,学生队伍和警察在街头展开堡垒战。学生放火点燃了街头售报亭,推翻并焚烧了100多辆汽车,火光映红了塞纳河岸。

警察向示威学生发射催泪弹和震荡手榴弹,学生则从街上捡起石块,揭下房顶的瓦片和用自制燃烧瓶进行回击。但学生究竟敌不过警察,最后还是失败了,数百名学生受伤。消息传出,全国震惊。各阶层人民强烈地谴责政府的残暴行径。法国共产党和社会党开始支持学生运动。

从5月13日开始,法国工人掀起了罢工浪潮和大规模示威游行。学生运动从巴黎蔓延到全国各地,并扩大到工人及社会各阶层,最后发展成为威胁戴高乐政权的全面危机。

5月20日,全国的罢工工人已达到1000万。各行各业相继行动起来,银行关闭,公共交通停顿,全国的经济生活面临瘫痪。大资本家们惊恐不安,纷纷向国外转移资金。

法国在野各政党也借群众运动向戴高乐政府发起进攻。

5月27日,当法国总工会代表工人同政府谈判失败后,各政党认为更换政府的时机已经到来,为组织新政府积极奔走。第二天,教育部长宣布辞职。在这种形势下,法国政府内阁人心浮动,摇摇欲坠。

5月29日,戴高乐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往法国驻德军队司令部,寻求力量支持控制局势。

5月30日,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化。戴高乐在巴黎发表了4分半钟的广播演说,并宣布解散国民议会。第二天,政府又宣布采取措施,保证解决日趋紧张的石油供应问题。广大市民对混乱的生活秩序已感到厌烦,希望恢复正常的生活,不再支持学生运动。到6月中旬,在警察的镇压下,一场大规模、历时月余的学生、工人运动基本平息下去。

在“五月风暴”中,法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经济日趋恶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变得刻不容缓。

“五月风暴”,作为发起和参与主力军的学生和工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这场运动中,他们要求变革和自主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得到一次充分暴露,出现全面的社会危机。

当“五月风暴”发展到最高潮时,《人民日报》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报道,整个“红五月”内竟多达60余篇报道、评论、社论和40余幅照片、宣传画和运动示意图,高度赞扬法国学生、工人的斗争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继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伟大的人民运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