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安徽省休宁县为宣传征兵,专门请到了“兵王”王忠心。他是“八一勋章”得者之一,很多对当兵感兴趣的毕业生都填了征兵报名表,随后充满期待地围在王忠心的身边,都想看看“偶像”的八一勋章。
这位“兵王”究竟有什么成就?
认真负责,从未失误王忠心先后执行重大军事任务28次、参加实装操作训练1300多次,没有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演绎了“兵王”的传奇。
2007年,王忠心接到了一次新型导弹发射任务,在测试时,他发现一个指示灯始终没有亮起来。为了不影响导弹正常发射,他只能反复检查整个系统。
一段时间后,他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一块电路板的电容损坏了,换了电容,指示灯正常亮了起来。几天后,该导弹发射的十分顺利,还打出了历史最佳精度。
2016年的某天,火箭军进行了实弹演习,王忠心带领部队做好发射前的准备。就在所有准备工作做完、准备向上级汇报准备发射时,王忠心耳边闪过了一丝电流声。发意识到这电流声并不是导弹内部机械正常运行的声音,一定是内部出现了什么故障。
因此,他立刻下令再检查一次设备,找出导弹内部的问题。但全队人员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主要负责导弹检查的士兵刘利民说道:“老班长你是不是太紧张了,这枚导弹我从头到尾检查过很多次了,不会出现问题的,咱就放心地发射吧。”
但王忠心却坚定地说:“导弹出现了一点问题,发射必将出现事故。而且以我的经验看来,某些导弹故障极其细微,仪器是检测不出来的。我听到了奇怪的电流声,感觉这就是故障的来源。”
于是,队员们再次对导弹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依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很多士兵都不耐烦地说:“班长,真的没有问题,咱就准备发射吧。”
王忠心说:“不对,凭我的经验,这其中一定有问题。辛苦大家了,再检查一次吧。”在一旁检查的刘利民说:“班长,再不发射咱就错过发射的最佳时机了,咱们都担不起责任啊。”
王忠心当然知道错过最佳发射期的后果,但如果导弹故障,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他们必须要迅速找出问题所在之处并对其修理。
因此,全员再次拿起工具,对导弹进行检查。但全员在第三次检查中仍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刘利民边想边说:
“报告班长,我觉得很可能是山里的空气潮湿和磁场环境对电流产生了干扰造成的异响。”
王忠心感觉有道理,但是他想了想,说:“这里湿度是50-60,并不算太高,不会对磁场产生太多影响啊。这细微的电流声,一定是有什么故障。”
正在王忠心与队友们拿着电路图检查时,对讲机中传来王副旅长的声音:“导弹怎么还没发射?再给你们十分钟时间,快点把导弹发射了。”
这下王忠心更急了,问题还找到,却听见了旅长的催促。旁边的队友们都很急:“班长,真的没有问题,电流音应该是机械运行的声音,咱发射吧。”
王忠心依然认为导弹有问题,仍然坚持不懈地命令队友们检查。有些士兵对王忠心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虽然他资历深厚,但他只有初中学历,这些士兵认为他在小题大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只剩五分钟时,王忠心捕捉到一处噪音极高的地方,对大伙说:“找到了!就是这里!”他立刻派刘利民等人拿上工具,检查7号模块,排查209A电缆故障。
突然,整个队伍听到对讲机中传来了王副旅长的笑声,他说:
“我命令你们立即停止超高频电磁干扰,删除7号模块209A电缆的故障!”
众人这才明白,这是上级给他们出的考题,队员们也纷纷对王忠心产生了敬佩之感。问题排除后,导弹顺利发射,本次演习进行的十分顺利。
这场考题让在场的所有士兵明白了一个道理:导弹发射时任何细微的异常都不能放过,否则将会酿成大错。若是在实战,细微的故障都可能会对战局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刻苦学习,有所成就1968年9月,王忠心出生于安徽休宁的一个村中,由于家庭贫困,他10岁才有机会上小学,18岁才初中毕业。为了实现当兵梦,初中毕业他就填好了军校的报名表,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为国为民的军人。
他的父母都很支持他当兵的想法,常常对他说:
“忠子,桥头老李家大明子,在队伍上当了副班长,你好好干,弄个正的!”
1986年12月,他正式入伍,被分到了第二炮兵某部。最初,他只是个初中学历的小士兵,对电路等知识一窍不通。为此,他夜以继日地学习,甚至在吃饭时间都不忘手捧书籍。
这些物理知识对于只有初中学历的王忠心来说十分难理解,他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因此,他一边请教前辈们一边动手实践,一年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电路知识和一些兵器的维修方法。
随后,他又自学一些其它的物理知识,在一年后考入二炮士官学校的动机专业,毕业后他因能力出色被调到了导弹测控岗位。
每次调岗,他都要重新开始,几年后他仍然不忘那段努力学习的时间,感叹道:
“测控就是对导弹进行‘全身体检’,涉及高能物理、微电子等20多个学科,指挥口令、操作动作上千个,刚开始我真有些懵。”
通过他持之以恒地学习与训练,他终于熟练地掌握多种型号导弹的操作与修理,成为了测控班长。
1991年,王忠心第一次执行导弹发射测控任务,那是他最激动的一次。在那之后,他仍不断学习。平时一旦有空时,他就钻研导弹的各种细节,
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肩负多么大的使命,导弹这种精密仪器,只要在发射时出现一点问题,就对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每次导弹发射演练时,他都十分谨慎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避免失误发生。
1999年,入伍12年的王忠心已经到了最高服役年限,正当他回到家找好工作时,部队向他打了一个电话:“忠心啊,兵役制度改革了,你快回来吧。”
当时,最高服役年限调整至30年,军士长称谓被暂时取消,士兵军衔改为一至六级士官军衔。
王忠心十分开心,他毫不犹豫地推掉了工作,回到了部队,晋升为四级士官。
来到部队后,他依然不忘刻苦钻研,没过多久,部队就迎来了新型导弹,为了弄懂导弹的原理,保证每次故障都能顺利解决问题,他便在测试操作间住了下来,直到研究透彻了才肯出去。
队中所有人都十分敬重王忠心,但一些新入伍的士兵却对此不屑,但在他们了解到王忠心的能力后,便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例如刚从云南民族学院物理系毕业的王治基,他一入伍就进了王忠心的班。他知道王忠心是从士官学校毕业的,只有初中学历,便不以为然地说:“士官学校毕业的操作强,但理论知识就不一定好了。”
王忠心却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准备好东西后准备教课。王治基发现他在讲课时竟然丝毫不用低头看课本,十分流畅地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复杂的电路图,并对其进行分析。这让王治基对王忠心的“没有理论知识”看法有所改观。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王忠心讲的知识越来越深奥,王治基也被他的能力深深折服,初中学历知识能这么渊博,可见私下下了不少功夫。
因此,王治基也变得十分好学,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王忠心那样的军人。后来他就成了王忠心班中最积极的学生,每天都缠着王忠心问问题。
王忠心也很耐心地为他教学,但由于王治基太积极,王忠心经常在吃饭和睡觉时间被追着提问。在王忠心的教导下,王治进步的飞快,被选为“二炮十大励剑尖兵”。
作风优良,影响家人1996年,王忠心通过家人的介绍,与同乡的杨洪苗相识。两人都对彼此很满意,便在相处一段时间后结了婚。两年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夫妻两人根据自己的姓氏,为她起了王扬一名。
但是王忠心为了部队任务,时常不能陪在妻子孩子身边,甚至在女儿出生时,王忠心都无法脱身看望妻子孩子。因此,他十分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做到当年善待妻子的承诺。
杨洪苗却能理解丈夫的选择,但女儿王扬从小就没有与父亲多次接触,上学时她看着其他学生被父母接时,就问杨洪苗:“妈妈,爸爸怎么经常不回家啊?”
杨洪苗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他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比较忙,没有时间回家。”平时,她也经常向女儿讲王忠心的伟大之处。
但是由于王忠心的工作内容需要保密,很多东西杨洪苗都说不清楚,少有的父女相聚时,王忠心也无法告诉女儿自己具体在干什么,为什么经常不回家。
虽然年纪不大的王扬不能理解爸爸妈妈说的是什么,但她看到自己过生日时,父亲会回家为自己庆祝,还给自己夹菜,她隐隐约约也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王忠心经常告诉女儿,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像父亲那样只有初中学历。在王扬上小学初中时,她经常向父亲问一些问题,即便王忠心经常忙于导弹之事,还是会为女儿答疑。
某次王扬在电话中问了一道较难的数学题,王忠心看后丝毫没有头绪,于是他翻阅各种书籍,在半小时候后终于解开,打电话把这道题向女儿讲解清楚。
王扬发现仅有初中学历的父亲十分精通数学物理,对父亲产生了敬佩之情。在她升入高中后,王忠心也因功课难度加大而无法对她进行过多辅导。但是对于一些物理题,他还是能为女儿解惑。
某天,王扬看到了表彰父亲的文章,发现了父亲藏起来的勋章,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伟大之处。那时,她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2015年,王扬看到自己不错的高考成绩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准备成为一名军官。
退役后仍不忘部队2016年,48岁的王忠心已经服役30年了,但他依然不舍得离开像家一样的部队。因此,他向上级请示,希望自己能继续在部队中留四年。
2017年7月28日,王忠心与麦贤得、马伟明、李中华等共10人,被授予解放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
他十分低调,每次拿到勋章时,他都小心翼翼地将奖章证书擦干净藏了起来。他曾说:
“荣誉是组织给的,哪能拿出来炫耀呢?”
直到2020年5月,王忠心终于退役。他在退役仪式中泣不成声,缓缓说道:
“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是军营,最无悔的是当兵,最无憾的是穿了34年的军装。”
即将离开部队前,52岁的他依然站地挺拔,久久注视着自己待了三十多年的部队。
随后,他回到了家里,呆在了妻子杨洪苗身旁。他认为自己平时因繁忙无法照顾家人,退役后,他决定将心思放在家中。
退役后,王忠心受到了国家正师级的待遇,也不用在军队上拼搏,虽然平时的生活中他有说有笑的,但杨洪苗发现他经常无精打采。这让杨洪苗很是不解,直到她发现王忠心每次看到军旅节目时候都会神采奕奕,这才知道他是想念部队的日子了。
2021年3月26日,王忠心在家乡的退役军人事务局中成立了“兵王工作室”,为退役军人服务,随后在事务局的邀请下,他不断向百姓们宣传国防教育,号召青年们积极征兵。
在党的100年那天,王忠心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他身着军装,精神抖擞。看着如此恢弘的场面,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在部队的时光。
人如其名,王忠心做到了忠心为国,他将三十多年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军队,希望他在以后的生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