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长要清楚"儿童视力的正常值"
3岁到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是0.5;6岁以上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儿童的视力到7岁以后才能达到1.0。家长要清楚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不能拿1.0的视力要求7岁以下儿童,以免盲目认为孩子弱视,或对弱视儿童的视力纠正过度。

儿童近视有以下几条早期症状:
1、喜欢眯眼看东西:长期眯眼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近视度数加深得更快

2、看东西过近:看东西离得很近,看电视不自觉往前走,往往提示孩子视力变差
3、经常揉眼睛:近视的孩子因看东西模糊,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可能提示孩子视力下降4、频繁眨眼:近视的孩子会经常揉眼睛,造成慢性结膜炎及角膜损伤,眼睛不舒服,孩子会频繁眨眼睛。

5、经常歪头或斜眼看东西:排除斜视后,近视的孩子喜欢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散射光,从而看得清楚一些。
6、经常皱眉:皱眉可以造成眼睑及眼外肌的变化,改变眼球形态,从而看得清楚一些。

7、经常拉扯眼角:这样能减少光线的散射,并压平角膜,改变屈光力,让轻度近视视力暂时提高。但长期拉扯眼角,会造成散光。
科学用眼指南,一起为视力保驾护航:
1、在良好的光线下看书。若强烈的阳光透过窗户直射桌面,书写时应拉上薄窗帘。

2、看电视开灯,人和电视距离保持3米以上。
3、用电脑时屏幕与眼睛距离不少于50厘米。

4、使用台灯时,灯距离桌面一尺(33厘米),同时开启室内照明灯。
5、书写时,灯光应从左上方射入。
6、每次看书写字不宜超过40分钟;看电脑、电视不宜超过30分钟。

7、改正不良的读写习惯。不躺在床上读书;不在晃动的公交车、地铁上读书。
8、保证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眼防控的有效措施。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保证每天有适量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欢迎订购专栏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