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蓝莓主产区云南,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晓东谈商业 2025-02-12 16:08:30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过去5年,国内蓝莓的市场需求年增长率约40%。伴随2017年9月国际蓝莓大会在云南召开,云南特殊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全球小浆果企业纷纷来云南入局蓝莓产业,包括美国小浆果巨头怡颗莓(Driscoll's)、美国秋溪公司(Fall Creek)、澳大利亚鲜果蔬菜巨头科思达(Costa)、英国农业种植系统供应商黑革萝(Haygrove)和浆果巨头爱寺恩(S&A)、智利浆果巨头霍特水果(Hortfruit)以及西班牙果蔬巨头普拉纳萨(Planasa)等。这些跨国企业带来的蓝莓基质栽培技术,也推动了中国蓝莓产业的巨大革新。

得益于技术与品种双重支撑,加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省内不同地区海拔差异大等,使得云南迅速成为中国优质蓝莓的主产区。而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错峰上市,也为云南蓝莓供应全国市场提供了广阔机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和加卫进的专访。我们了解到,外商投资企业凭借其蓝莓新品种的优势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一定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国内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蓝莓行业的整体发展,外商与国内企业之间逐渐建立起合资、合作等经济活动,不同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共享增多,技术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2022年,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域都有蓝莓产业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 77000公顷,产量约52.50万吨。2023年,中国蓝莓进口量达近6万吨。同时,过去5年蓝莓的需求年增长率约40%。而国内蓝莓的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量为2.63公斤,中国仅为0.26公斤。从数据来看,中国蓝莓市场仍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与增长空间,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足够大的下沉市场有待开发。近年来,蓝莓产量和市场供应量都在增长。

目前,国产蓝莓主要销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伴随产量增加以及果实保质期延长,国产蓝莓在海外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占有率。考虑到蓝莓是温带水果,东南亚国家只有部分地区可以种植蓝莓,且果实品质远远不如中国生产的蓝莓。未来,伴随“一带一路”、中老铁路、RCEP等带来的利好,国产蓝莓特别是云南蓝莓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前景较为乐观,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虽然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蓝莓生产国,但蓝莓主栽品种来自国外。中国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已经开展了蓝莓育种工作,但还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品种。目前迫切需要在引进国外优良栽培品种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丰富的野生资源的有利条件,开发培育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品种,在蓝莓种业上取得突破,增强中国蓝莓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云南已成为国产优质蓝莓的主产区。云南蓝莓的种植方式分为传统露地栽培和现代基质栽培,目前新发展的都是现代基质栽培方式,而且都是南高丛早熟品种,发展区域大部分是热带、亚热带的地区,如红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区。这些地区冬季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几乎没有降雨,这一特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低需冷量南高丛蓝莓品种的生长,可以从11月到次年4月供应蓝莓鲜果,实现国内最早成熟。

而作为世界第一水果大国,中国在蓝莓种资源方面也有着先天优势。中国野生蓝莓有91种、28变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云南有46种、19变种,占了中国野生蓝莓资源的一半多。

其次气候环境优越。云南94%为山地,具有独特的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特点,绿色纯净的生态环境,为发展蓝莓的生产创造了优越环境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既没有冻害,又能满足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温条件,日照时间长,十分适宜蓝莓的生长要求,生产出来的蓝莓鲜果品质好,成为全球独特的最佳优势产区。

从海拔76.4米的红河州的河口县,一直延伸至海拔6000多米的迪庆州德钦县,云南各地不同的海拔形成了多样性的气候特征。利用不同海拔区域的气候条件可以实现南高丛、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种植。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得益于丰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各异的成熟时间,云南不同产区的蓝莓可以分批次上市,避免了市场竞争,鲜果供应期可以从11月上市一直到次年10月,实现了蓝莓鲜果的周年供应。

随着国内外资本的入局,蓝莓毫无疑问是近几年水果行业的大热点。

0 阅读:0

晓东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