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甘为科研献终身

茜茜玩转趣事 2024-10-28 18:48:36

水,生命之源;土,万物之本。水土资源是万物繁衍生息的根基,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土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下,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水土保持事业?来自江西省水利科学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洁用一生探索着问题答案。她的故事,是关于梦想、坚持与奉献的赞歌。

杨洁荣获2018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蔓荆花开,科研硕果满枝头

走进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提及杨洁,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这位在水土保持领域深耕多年的女性专家,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她对水土保持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坚守。

其实,刚进入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工作时,杨洁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水土保持专业知识,只能边摸索边学习。她深知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坐“冷板凳”、啃“硬骨头”、踢“绊脚石”、铲“拦路虎”是每个科研人的“必修科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她以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将目光投向了水保植物——蔓荆的开发领域。

为什么选择蔓荆?她想起在鄱阳湖附近贫瘠的沙山荒洲上,它们翠绿色的叶亮眼得像一颗颗绿宝石,延伸出的根节寸寸生长,顶端淡紫色的柔美小花迎风摇摆,秀丽却坚韧,很像她。

蔓荆是一种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但具有防风固沙作用的植物,可以在沙砾甚至礁岩间来去自如,生命力极其顽强,天生适合长在滨湖沙地上。它不是一小棵一小棵独立生长,而是一簇一簇蓬勃生长,每簇须根上方都可长成一棵新的植株,大有“独木成林”之势。

杨洁在户外调研

当时,大家对蔓荆的认识仅停留在固沙方面,而杨洁决心探索其更广阔的应用价值——研制成保健饮品。历经数载的坚持与探索,她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主要负责人,她成功申报并获批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良水土保持植物——蔓荆的开发与利用》。该项目以蔓荆作为沙地水土保持的关键物种及新型保健资源的创新利用为核心,成功研发出蔓荆口服液及其提取制备工艺,制定了技术指标和检测标准,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不仅填补了我国蔓荆作为保健功能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空白,更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此外,杨洁还带领项目组深入研究了蔓荆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结合其生长习性,从维护沙地生态系统整体平衡与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开展了蔓荆的丰产栽培、固沙改土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研究成果不仅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还荣获多项殊荣。2007年,蔓荆开发利用技术更是被纳入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预示着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社会价值。

蔓荆花的绽放,见证了杨洁科研之路的辛勤与收获,也彰显了“她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魅力。

杨洁(右一)带领团队开展水土保持调研工作

红壤攻坚,筑梦重点实验室

彼时,江西水土保持还在发展初期,国内科研环境及科研水平相对落后。再加上江西在地理上属于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加上降雨、人为开发、战争创伤等因素,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每次看到这光秃秃的、红壤裸露的山体,就像看到失去皮肤保护的狰狞血肉,雨水冲刷出的纵横沟壑,更如同一道道破碎的伤痕。”杨洁对此十分难过,也更加坚定了将改造江西水土流失状况作为其毕生奋斗目标的信念。

滚石上山,闯关夺隘。在江西省水利厅和江西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杨洁从零开始,主导搭建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历经数年,打造了一支由15名正高级职称成员领衔、16名副高级职称成员支撑、19名博士成员组成的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团队。

从购置第一批检测仪器,到搭建专业实验室,再到建成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杨洁在其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江西省水土保持团队研发实力逐渐跻身业内一流,成为助力江西省防指、省水利厅及各市县水利局等部门科技破局的一把利器,现已基本成为我国南方水土保持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杨洁(左三)与团队在赣州

在此期间,杨洁的身影,总是忙碌在红壤青石之间,她的足迹遍布了江西的山山水水。在那些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她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实地考察,用科学方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她参与设计的水保工程,如同坚固的盾牌,守护着绿水青山的坚定誓言;她推动的水保制度创新,犹如智慧的灯塔,引领着生态与活力发展的和谐共舞。

近40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资助项目,等等,与杨洁的人生融为一体,记录下她在科研路上绽放芳华的点点滴滴——通过深入研究赣南等典型区域,她总结提炼出了一套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体系,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十大综合治理模式,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针对红壤侵蚀区的特殊挑战,她带领团队构建了涵盖蓄水保土、坡面水系优化、农路基础设施配套及水土保持耕作等在内的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为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作为主要策划人之一,完成了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的规划和建设。科技园先后被列为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单位,并得到了多位省部级领导的肯定……

凭借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的突出表现,杨洁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水利先进工作者、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水利系统奉献水利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水利部5151工程部级人选、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时代使命。

团队建设,精神照亮后来者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除了科研工作外,杨洁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她深知,人才是科研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她不遗余力地培养年轻一代水土保持工作者,持续推动团队以“项目-基地-人才”为主要抓手——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基地的支撑和人才的投入;基地的完善和发展又离不开项目的牵引和人才的贡献;而人才的成长和进步则依赖于项目的锻炼和基地的培育,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增强。

“这种培养方式给了我们青年学子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江西省水利科学院高级工程师段剑说,“在这里,前辈们会给创造机会让你参赛、主导项目,院三大科研基地又让项目的开展有足够的空间,科研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请教……这真的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坚信这是我一生所要为之奋斗的地方。”如今,他已是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人才)、江西省水利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英才”。

杨洁和团队在赣南地区开展课题研究

“我一直对年轻人说,科研工作就是要熬得住,耐得住寂寞,不能三心二意。但同时,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让他们去继续深造,往上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科研理想。”杨洁说。在她的带领和指引下,一支朝气蓬勃、战斗力强的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正崭露头角,成员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水利部“最美水利人”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2人、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人才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2人。此外,杨洁培养的团队还于2022年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间,杨洁已在水保科研的道路上走过五十多个春秋。然而,在她的脸上,看到的不是岁月的沧桑,而是那份对水土保持事业无尽的热爱与执着。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更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在她的影响下,郑海金、莫明浩、肖胜生、宋月君、段剑、刘昭等一大批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水保事业,以她为榜样,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记者彭倩玉)

0 阅读:1

茜茜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