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难度大、香烟可能会涨价,专家提议:大幅度提高烟草税!

以彤玩转生活 2025-03-08 13:48:33

2025年伊始,中国控烟行动进入了一个敏感又关键的阶段。

尽管《健康中国2030》已指明“到2030年将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降至20%”的宏伟目标,但当前实际吸烟率仍然高于24%。

与此同时,香烟涨价与提高烟草税的讨论不绝于耳,在社交媒体和专家圈里激起了新的争议。

有人说“提高烟草税像拿尖刀割裂了公共健康与经济利益的纠葛”,也有人质疑,这把刀势必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走私猖獗、低收入者承担更多经济压力等。

那么,这场围绕香烟的多方博弈到底该往哪里去?

一、控烟目标正在“倒逼”

在国际卫生领域,香烟一直被视为“慢性健康杀手”。

各国政府普遍尝试通过立法、税收、宣传教育等多管齐下的方式来降低吸烟率。

而在中国,控烟早已不局限于健康话题,还有更为复杂的利益格局。

自从2015年卷烟消费税作了较大幅度提升后,曾一度出现控烟效果显现的乐观局面。

然而近几年烟草产销量又攀升,2024年烟草行业依旧贡献了上万亿元的税收。

如果激进地提高烟草税,是否会使得财政收入下滑?能否真正遏制住吸烟率?

城市与地区层面,同样存在“控烟难到执行层”的问题。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常被视作控烟排头兵,推行了较严格的公共场所禁烟措施,但广大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地区监管并不到位。

“控烟法规已经出台了,但执行起来仍留有盲区”,这恐怕是许多普通市民的共识。

作为全球卷烟产销大国,中国每年对控烟开展的宣传和行动强度都在不断加大,可落实效果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二、香烟涨价为何势在必行?

很多吸烟者都注意到了近几年来香烟价格呈波动式上涨。

背后的原因不只包括税收政策,还与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环境等外部因素有关。

税收杠杆常态化2023年烟草消费税再次调整后,甲类香烟零售价普遍上涨了10%,不少人呼吁继续用价格来抑制消费,以达到控烟目的。

专家预测,如果未来继续上调地方烟草附加税,终端零售价格仍可能维持上行趋势。

供应链成本攀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贸易形势的变化,2024年云南烟叶采购均价上涨8%,加之进口烟叶受到政策和关税等多因素的影响,最终由终端零售环节买单。

在“先涨后控”的预期下,香烟涨价仿佛已经成为定局。

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而言,这种上涨却呈现出不同的影响。

对于高收入人群,烟价固然涨了,但社交场合的需求和对高端卷烟的偏爱,让不少人依旧买单。

而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香烟一旦提价过猛,只能被迫少买或转向更廉价甚至非法走私烟。

三、大众意识下的困局

公众健康意识与实际控烟行为之间往往存在反差,尤其是在年轻群体和农村地区的控烟难题上,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青少年吸烟反弹随着新型烟草制品(如电子烟)的迅速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碎片化营销,15-24岁男女群体的吸烟率出现轻微反弹。

电子烟监管稍有疏漏,就可能让年轻人陷入尼古丁依赖的陷阱。

农村与低收入群体的尴尬处境在一些地区,香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种社交工具。

如果缺乏健康教育和戒烟辅导,一味通过提高烟草税来刺激价格,无形中会让本就经济负担不轻的低收入家庭更为艰难。

在这些困难面前,是否提高香烟税率,可以说是把双刃剑。

一面,如果价格足够高,部分人就会减少购买甚至被迫戒烟,短期内对数字化控烟成果的显现非常明显。

可另一面,价格暴涨却也为地下市场提供了机会。

走私烟与假冒伪劣烟的出现,不仅会冲击正规市场,更可能令消费者健康问题雪上加霜。

四、大幅度提高烟草税的后果

专家的主张是,用税收这一“杠杆”来对抗成瘾性消费,在效果上往往立竿见影。

数据显示,如果2025年烟草税能提高50%,则能在短期内减少吸烟者约670万人,预计能带来可观的公共健康收益。

对于不吸烟的群体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也有不少反对声认为,过于单一地依赖烟草税调整,有可能对低收入群体造成“累退性”冲击。

毕竟,对于穷困地区和部分深度依赖香烟的瘾君子来说,香烟早已是生活惯性,高价并不能轻易让他们放弃吸烟,因此需要更多心理干预和辅助措施。

更要命的是,反面案例早已在国际市场出现,一旦香烟的“合法渠道”贵到买不起,非法市场就会变得异常活跃。

五、税收、转型与社会觉醒如何三方联动

无论是烟草生产企业,还是终端销售商,都要强化监管,对非法渠道与走私行为保持“零容忍”。

同时也须在包装警示、广告宣传等方面持续加码,弱化消费者对香烟的心理依赖乃至感官刺激。

公众心理与意识觉醒抛开政策工具,任何控烟的终极目标都需要消费者自身的觉悟。

从全社会对吸烟危害的再认识,到戒烟公共服务的普及,每一步都离不开媒体、医疗机构以及志愿者组织的主动引导。

只有在税收杠杆、产业转型和公众觉悟三者协同作用下,中国的控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结语

回首过去几年,中国对于控烟的态度和策略一直在“摸索”和“碰撞”中前行。

既然烟草行业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难以撼动,那么找到一条兼顾公共健康、产业升级和税收平衡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破题之道。

不能否认,香烟涨价会让一部分人尽快下定决心戒烟,但也会带来走私和灰色市场的风险。

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借助价格调控同时,提升社会对戒烟的支持与替代,为人人享有健康生活创造条件。

唯有政策、市场与公众携手,从“烟瘾社会”逐步迈向“健康社会”,我们才能真正拨开“烟霾”,踏上更加明朗的征途。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0

以彤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