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美国开始对华为实施芯片禁令时,比尔·盖茨就曾警告过,说这么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压不住华为,反而会逼着中国半导体走上自给自足的路子。
到头来,真正受损失的反而是靠出口赚钱的美国半导体行业,可美国担心自己的科技霸权被威胁,根本听不进这些劝告。

过去三年多,他们反而变本加厉,把华为、中兴、大疆、海康威视、西工大等1200多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实体清单”,一个个打压。
同时还拉拢盟友搞什么“四方联盟”和“三方协议”,想方设法阻断“中国芯”的发展道路,妄图彻底封死中国半导体的未来。
然而今年年初,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美国硅谷的那些高科技公司开始慌了。

不仅是软件上的突破,就连硬件方面,作为“护城河”的芯片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
前几天中芯国际的财报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吧,预计2024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会超过8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22%,这可是中芯国际第一次营收突破80亿美元的大关。
放到全球来看,中芯国际在纯晶圆代工企业里,已经排到了第二名,因为三星不算纯晶圆代工,仅次于台积电。

就算把三星算上,中芯国际排到第三,但和三星的市场份额差距也不大,大概只有2-3个百分点。
中芯国际为什么能这么猛?主要是这几年一直在拼命扩产,芯片产能涨得很快。
而且背后还有中国本土的芯片企业在帮忙,大量订单从国外转回中芯国际,这让它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很高,营收和市场份额自然也跟着涨了。

一份国际权威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的芯片数量比以前少了21.02%,总价值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
回想起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芯片法案》。这个法案准备拿出390亿美元,用来支持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业,目标是把美国自己生产的芯片比例从现在的12%左右提高到2030年的20%。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美国专门负责芯片计划的部门已经宣布会拨款325.42亿美元,还会提供55亿美元的贷款,用来支持32家公司开展48个芯片相关的项目。

这《芯片法案》其实就是美国一边补自己的短板,发展先进制造业,另一边想办法卡中国企业的脖子。
按照这个法案的规定,谁要是想拿美国的补贴,就得跟中国市场彻底断绝合作。
台积电是美国重点盯着的公司之一,拿了补贴后,台积电就在美国开始建造先进芯片工厂,未来会生产4nm、3nm这些高端芯片。

而且美国还计划让台积电建一个更大的工厂,为下一代芯片技术做准备,简单来说,美国一边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一边联合台积电这样的企业,对中国市场进行打压。
当美国还在为"14nm封锁令"沾沾自喜时,中国半导体产业早已在看不见的战场完成布局,这场科技博弈最精彩的不是技术突破本身,而是我们走出了一条"你禁你的,我打我的"的破之路局。
美国以为断了ARM和x86架构授权就能卡脖子,没想到中国用开源的RISC-V架构打出一套"科技太极拳"。

就跟之前高铁实现逆袭那样,中国芯片的突破并非是沿着直线去追赶别人,而是另外开辟出一片新的战场来重新构建规则。
正如中科院院士说:"他们封锁设备,我们就突破架构;他们卡制造,我们就革新封装;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站在新赛道终点。
这三大芯片技术,分别是逻辑芯片技术、DRAM内存芯片技术、NAND闪存芯片技术。

在美国的目标里面里面,逻辑芯片技术是想锁住中国停留在14nm,不能再往下突破。而DRAM则是锁在18nm,NAND则锁住在128层。
先说逻辑芯片方面,美国想要锁住在14nm,但我们现在的技术是多少纳米了?虽然没有对外公开,但大家早已认定至少是7nm了,甚至还会更先进。
长存是全球第一家量产232层NAND闪存芯片的厂商,前段时间外媒拆解了最新的长存的NAND,发现其已经高达294层了,有效层也高达232层,明显也是突破了。

再看DRAM内存方面,按照韩媒最近的报道,长鑫更在研发16nm DRAM内存。
2018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了将近60%的份额,但自己生产的芯片只占16%,从2019年开始,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打压,但这反而让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快速提升,到2020年已经接近30%。
在这场科技封锁的较量中,比尔·盖茨的态度很特别,他在一次采访中明确表示,不应该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反而应该尽可能满足中国的需求。

面对外部的打压,中国的芯片产业没有认输,而是选择了靠自己,无论是材料、设备,还是芯片设计,中国企业都加大了研发投入,技术和竞争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到了2024年上半年,中国芯片出口金额达到了54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6%,甚至超过了韩国的芯片出口额。
我们不仅造出了自己的芯片,还在5G、人工智能这些新兴领域走在了世界前面,芯片产业的发展,不只是我们科技水平的体现,更代表着国家实力的提升。

未来我们的芯片一定会在国际科技舞台上大放光彩,带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