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个城市物业费下调,4个真正原因令人深思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5-04-09 11:54:39

近期,多地住宅小区物业费纷纷下调,这一现象如平地惊雷,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从武汉超40个小区物业公司宣布下调物业费,平均降幅超20%,到青岛、重庆等城市百余个项目实现物业费下调,降幅在10% - 35%之间,这一轮物业费下调潮正深刻重塑物业管理行业格局。

那么,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惊人真相呢?

一个是地产寒冬,物业行业的连锁反应

回首过去20年,物业管理行业借助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彼时,大量物业公司与开发商紧密捆绑,在前期物业阶段占据强势地位,肆意制定虚高物业费标准,即便服务质量与收费严重不符,也能获取高额利润。

但如今,房地产市场陷入深度寒冬,形势急转直下。一方面,房地产销售量持续锐减,直接导致新增物业面积大幅缩水。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百强物业企业平均在管面积增速仅为12.5%,创下十年来新低 。而在供给端,2022年底中国物业公司数量已达26.7万家,市场供给严重过剩,“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惨烈。

另一方面,住房空置率不断攀升。2022年,中国28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达12%,三线城市更是高达16%,远超国际10%的合理水平线。大量投资性住房无人居住,物业费成了业主的沉重负担,导致物业费收缴率下滑,物业公司经营压力如泰山压顶。

在此背景下,下调物业费成为部分物业公司在残酷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如同多米诺骨牌,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引发了物业行业的连锁反应。

其二是业主“起义”,打破沉默的维权风暴

长久以来,面对物业公司服务差但物业费居高不下的“质价倒挂”现象,业主大多只能默默忍受。

但近年来,随着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信息传播日益便捷以及业主群体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觉醒,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主们不再甘心“交钱认命”,而是纷纷挺身而出,掀起一场打破沉默的维权风暴。

业主们积极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以此作为与物业公司平等对话、协商的有力武器。在物业费调整问题上,业主委员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广泛收集业主意见、与物业公司据理力争,甚至果断采用重新选聘物业公司等强硬手段,推动物业费合理下调。

同时,业主维权行动还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一个小区的成功经验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周边小区蔓延,带动更多业主勇敢站出来,关注并争取自身权益,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了物业费下调。

第三个是行业混战,物业企业拼死保盘护盘

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为在这场混战中突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不得不绞尽脑汁,调整经营策略。

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达37.5万个,较2018年末增长了59.8%,而同期小区增长量却远低于此。僧多粥少的严峻局面下,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甚至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在巨大竞争压力下,一些物业公司为获取或保住服务项目,不惜主动下调物业费,展开价格战。例如,广西柳州某物业公司为续签小区合同,竟推出“0物业费”这一惊人模式,并试图通过社区团购、家政服务等增值业务弥补收入。这种极端案例虽属少数,但却生动反映出行业竞争已将企业逼至绝境,迫使它们在价格上做出巨大让步的残酷现实。

此外,行业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方面,更促使企业全力提升服务质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业费与服务质量的重新匹配,为物业费下调创造了有利条件,降价成为一些企业生死突围的保命路径。

第四个是政策出鞘,行业整治的“紧箍咒”更严了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各地政府积极作为,纷纷出台政策,为规范物业管理行业收费行为,引导物业费合理调整,念出“紧箍咒”。

部分城市对前期物业费实行限价政策,坚决遏制物业公司随意定价的乱象。2024年6月,重庆市正式施行新修订的《重庆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住宅前期物业收费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新规实施后,有物业公司主动降低物业费。

同时,多地探索空置房物业费打折新规。2025年3月1日,湖南省长沙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开始施行,其中明确,空置房缴纳物业服务费时实行阶梯式优惠。截至2025年3月6日,中国已有十余座城市(区)宣布空置房物业费可打折。

业主心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些政策的出台,犹如及时雨,一方面切实减轻了业主负担,另一方面对物业公司经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促使其在合理范围内调整物业费。

这一轮物业费下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物业管理行业正迎来深刻变革。而广大业主的心声则是,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小区物业快点回归以服务为核心、质价相符的正常轨道。

(部分数据引用自4月7日新京报评论《多地物业降费:“好房子”该有好服务 》)

0 阅读:2

彬哲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