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刘美含因“闲置市集卖假货”登上热搜。这场原本打着“环保公益”旗号的明星活动,因消费者接连曝出假货、高价低质等问题,演变成一场信任危机。曾经因《巴啦啦小魔仙》“严莉莉”一角圈粉无数的刘美含,这次却让网友直呼“童年滤镜碎了一地”。
4月25日至27日,刘美含在北京举办第二场“闲置流通计划”市集,门票30元/人,宣称售卖2000余件二手奢侈品及设计师服饰,部分收益将捐赠环保项目。然而活动结束后,社交平台涌现大量“避雷帖”:
消费者购买到疑似仿冒的MIUMIU针织衫和LV背包,工作人员事后承认“非正品”,解释称补货时未核查朋友提供的闲置物品,最终赔偿商品金额并报销交通费。
普通短袖标价500-800元,鞋子开胶、衣物污渍明显,被吐槽“破烂卖高价”。
现场拥挤不堪,商品以XS/S码为主,下午场明星缺席,消费者怒批“纯赚门票钱”。
面对质疑,刘美含团队迅速致歉,承认因审核疏漏导致假货流入,承诺退款并加强品控。她强调活动初衷是“让爱意流通”,并表示会将收益捐给公益项目。然而,网友并不买账:“朋友的闲置”成为甩锅理由,明星背书的活动本应更严格,如今却要消费者自证假货,诚意遭质疑。
消费者因明星光环默认商品保真,但管理漏洞让假货、高价等问题消耗公众信任。例如,有消费者坦言“冲着明星信誉购买,结果被坑”。 活动以环保、公益为名,却被指商业气息过重。此前首场市集就因排队6小时、商品稀少遭吐槽,如今二次翻车,更被调侃“卖破烂也能割韭菜”。
刘美含的致歉虽是危机公关,却难掩明星经济的深层问题。消费者为情怀买单,明星更需以责任回馈信任。若只顾用公益包装逐利本质,忽视品控与售后,最终只会透支个人IP价值。正如网友所言:“无诚意的公益秀,终将沦为自毁口碑的闹剧。”
这场风波给所有明星敲响警钟:跨界需谨慎,责任不能丢。毕竟,靠童年滤镜赚来的好感度,经不起假货的消磨。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