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辛欣主任:聚焦慢阻肺稳定期管理,多维度策略与精准化医疗

元元的备忘录 2025-01-16 08:26: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在于持续的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喘和呼吸困难。

规范化诊治与管理是实现慢阻肺可防、可治与可控的重要内容。但相较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基层医生对慢阻肺的应对经验不足。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庞辛欣主任从多个维度结合临床经验,解析慢阻肺的稳定期管理。

专家简介

庞辛欣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擅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等

慢阻肺稳定期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评估?结合GOLD指南,临床工作中将怎样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庞辛欣主任:首先,患者可以在呼吸科或慢阻肺门诊就诊。由于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管理,我们通常建议明确诊断为慢阻肺,且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患者申请门诊特殊病种,根据政策规定能在一定限额内享受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保障患者基础医疗需求,减轻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云医院平台或建立微信群对患者进行线上回访,监督患者规范、规律地使用吸入治疗装置,还可以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和营养情况,并提供咨询帮助。线下门诊回访的患者,我们主要是进行血常规、胸片和肺通气功能检查等方面的评估。

此外,严格督促患者戒烟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家庭氧疗也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需要,我们还可以建议患者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或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预约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提高抵抗外界致病菌的能力。

慢阻肺稳定期的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如何评估症状控制效果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庞辛欣主任:COPD稳定期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缓解患者咳嗽、气喘等症状,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稳定期的药物治疗是慢阻肺患者长期管理的基石。

慢阻肺症状控制的效果一般需要重点评估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呼吸困难量表和6分钟步行试验等方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的变化;

2、指导患者记录每日咳嗽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咳痰的痰量、颜色和黏稠度,来评价咳嗽、咳痰症状的恢复情况;

3、还可以通过慢阻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量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耐力进行评估。

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先应对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症状进行监测,密切关注患者肺功能测试和血液、痰液化验的结果,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其次是督促患者规范药物治疗,适时接种疫苗,教导患者戒烟并重视康复训练。

哪些药物适合用于稳定期的初始治疗?不同ABE分组的患者药物治疗方案有哪些差异?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慢阻肺的药物治疗中有什么意义?

庞辛欣主任:慢阻肺稳定期的初始治疗一般选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如沙美特罗)、长效抗胆碱能拮抗剂(LAMA,如噻托溴铵)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根据患者病情考虑联合用药。

A组患者多处于低风险状态,一年中急性加重次数≤1次,症状不明显,考虑使用单一种类的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

B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相对A组患者更重,一年中急性加重次数1—2次,考虑LABA或LAMA等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或二者联合用药;

E组患者具有非常严重的气流受限且病情频繁急性加重,通常选择LAMA或LABA+LAMA联合用药。

同时,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作为慢阻肺的生物标志物,结合临床实际可以指导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ICS用药。

当血EOS计数≥300 cells/μL(或≥4%)时提示对ICS敏感,此时也会考虑LABA+LAMA+ICS的三联用药,常用药包括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氟替美维、布地格福等,当血EOC计数<150 cells/μL(或<2%)时考虑ICS撤药。

对于有特殊用药需求的患者,该如何制定用药方案?除了一般的药物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改善病情?

庞辛欣主任: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始终以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为目标,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也应及时将病情变化和用药方案的调整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充分知情同意,增强配合度。

我们优先考虑使用国家医保目录、集中采购政策(集采)以及国家药品价格谈判(GPO国谈)中包含的药物。这些药物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然而,面对患者病情突然加剧或所需药物本院没有库存的情况,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预期治疗效果、患者具体病情状况、家庭配合程度以及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医生在药物选择上更加谨慎。

例如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发生气道痉挛时,可能会考虑增加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频率,以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当患者咳痰量增加且更黏稠时,考虑加强祛痰药物的使用或调整给药方式,帮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部分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已经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通常根据致病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

除一般药物治疗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还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病情:

1、生活调整:患者首先应戒烟,并减少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活动,室内保持清新流通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粉尘、工业废气等刺激呼吸道。其次应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康复训练: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和呼吸肌的训练(如腹式呼吸、吹气球等),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耐力选择散步、打太极、八段锦等有氧活动或力量训练。此外,家庭氧疗、中医针灸、中医穴位贴等也能帮助患者改善病情。

编辑 | 姜昕

审核 | 李冠妍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