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近日报道,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苏赫巴托广场发生示威游行。据媒体报道,组织方宣布示威活动将持续。中国驻蒙古国使馆提醒在蒙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形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前往示威游行区域,确保自身安全。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蒙古国使馆联系。
据悉,此次抗议活动起初规模并不算大,只有几百人,但是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其中,截至目前,抗议人数已经达到了3000人。要知道,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总人口也不过160多万,因此,这次抗议活动已经造成了乌兰巴托市中心部分交通的严重拥堵。有抗议者提出,要求蒙古国现任总理奥云额尔登领导的政府内阁集体辞职。而本次示威游行的组织者,是一个名为“自由联盟党”的右翼党派,其更是喊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口号,并且表示不会考虑与政府谈判。
游行示威(资料图)
先说说这蒙古国的内部矛盾积怨。在去年年中的议会选举里,蒙古人民党虽说保住了执政地位,可这过程并不轻松,得票率大幅缩水,与反对党之间的席位数差距急剧缩小,就好比原本的领先优势被一点点蚕食。再看投票数据,议会政党越来越多元化,投票率居然创下新低,这说明民众对现有政党格局的热情在消退。而主打“反腐”的民族劳动党席位数不断攀升,这一升一降之间,充分反映出蒙古国民众对当局在反腐、经济等关键议题上的作为极为不满。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首先要为我国驻蒙古使馆的快速反应点赞。在蒙中国公民的安全始终是使馆关注的焦点,这份责任感和担当让人倍感温暖。此次蒙古国示威游行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身处海外的中国公民要时刻关注当地形势,增强安全意识。同时,我们也希望蒙古国政府能够妥善处理此次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蒙古国政府(资料图)
此次示威群众喊出的主要口号,聚焦于反腐和解决贫困两大议题,而在人民党过往执政的数年间,类似的游行示威活动已经先后上演了三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22年年底。当然除了国内因素的作用,外部势力的干涉同样不容忽视。长久以来,蒙古国国内的部分自由派政治力量始终主张推进私有化进程,以此作为解决贪腐问题的途径。而这些政治力量的背后,往往都深受西方世界的影响,甚至不乏得到资金上的扶持。
蒙古国长期以来奉行“第三邻国”政策,试图通过与欧美关系的紧密合作摆脱对中俄的依赖。这种战略虽有助于多元化其国际关系,却也引来了西方势力的渗透,影响其国内政策与政治平衡。其中尤其显眼的是美国,以其标准化的政治输出手段,对蒙古国的自由派政党进行了支持,推崇私有化作为对抗腐败的途径。
蒙古国总统(资料图)
蒙古国一直以来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有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乌兰巴托作为蒙古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也有着不少中国公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然而,如今示威游行的出现,给当地的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示威游行这类活动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人群的聚集、情绪的波动以及各种突发状况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无疑给在乌兰巴托的中国公民的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驻蒙古大使馆迅速行动起来,发布了及时且重要的提醒。
蒙古国此次动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经济上,蒙古国经济结构单一,畜牧业是重要支柱,但2024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雪灾和沙尘暴肆虐,大量牲畜死亡或失踪,给畜牧业带来沉重打击,经济基础更加脆弱。矿业发展也问题重重,开采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难以成为稳定的经济支柱。腐败问题在蒙古国也相当严重,过往的煤炭出口等经济活动中存在诸多不透明之处,大量资金去向不明,民众怀疑政府官员与相关企业勾结中饱私囊,尽管政府采取过措施,但未能根本解决,民众不满情绪持续累积。
普京(资料图)
蒙古国此次突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不仅反映了其国内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凸显了外部势力干涉对地区局势的影响。这一事件对中俄蒙三方的合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促使俄罗斯做出新的战略选择。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密切关注蒙古国局势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在蒙公民安全,灵活调整能源合作策略,积极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与此同时,最近,乌兰巴托罕见地履行了一个10年前的承诺:将传统蒙古文重新用作官方文字。蒙古国的所有官方文件将同时采用传统蒙古文和现行的西里尔蒙古文。国家机关正式引入传统蒙古文,标志着蒙古国在语言文化复兴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不仅是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一次致敬,也是蒙古国在政治、文化乃至地缘战略上的一份“独立声明”。然而,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与复杂的国际关系考量,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而言,无疑是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挑战。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此外,这一决定也让俄罗斯感到了一定的压力。长时间以来,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很紧密,特别是在文化上,蒙古国采用了西里尔蒙古文,这帮助两国维持了较为稳定的文化联系。西里尔蒙古文的使用,让蒙古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与俄罗斯的联系。但现在,随着传统蒙古文的恢复,俄罗斯可能会担心自己在蒙古国的影响力会受到挑战,特别是在文化层面。不仅如此,蒙古国近年来在历史叙述中越来越强调民族主义,这让俄罗斯产生了对“泛蒙古主义”复兴的担忧。
尽管近年来俄罗斯一直试图在拉近与蒙古国之间的距离。但如今蒙古国的举动,几乎相当于已经在美俄之间做出了一个选择。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突然变故:这一事态削弱了其在远东地区的既有影响力。眼下,特朗普刚刚上台,蒙古国就表现得如此迫不及待。如果俄罗斯无法在接下来的俄蒙关系中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未来的局面或将变得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