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去年夏季,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曾透露,苹果方面正在打造一款搭载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的桌面机器人。近日苹果终于亲自揭开了“苹果具身智能”的庐山真面目,该公司机器学习研究团队用一篇题为《优雅:非人形机器人的表现性和功能性运动设计》的论文展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台灯机器人,将皮克斯的经典动画角色Luxo Jr.带到了现实中。
初看苹果的这款台灯机器人,它的整体设计与当年小米推出的皮皮灯可谓是一脉相承。只不过苹果这款台灯机器人的智能化更高、结构更精细,它采用了具备6自由度的DYNAMIXEL XL430-W250数字伺服舵机作为基础平台,顶端安装了一个3D打印的半透明灯罩,其中放置LED灯、激光投影仪和用于环境感知的摄像头。
得益于丰富的传感器,苹果这款台灯机器人能够对用户的手势、语音和触摸做出反馈。比如在苹果方面公布的DEMO中,就展示了其根据用户阅读书籍的位置自动调整光照方向,以及用户在写数学作业时展示解题思路、判断正确与否等辅导工作。
当然,以上种种围绕“照明”展开的功能,并非苹果这款台灯机器人最大的创新,它与以往桌面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拥有表达“情感”的能力。例如当用户忙于工作时,台灯会像小狗一样“用头”将水杯推向用户;在用户询问天气时,台灯会先“看向”窗外、再给出答复;当用户边切菜边听音乐时,它则会跟随节奏舞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苹果这款台灯机器人收到来自用户一条无法完成的指令时,它并不是冰冷地拒绝,而是会伸展机械臂表示自己已经尽力,然后低头致歉。如此种种,就使得这款台灯机器人表现出拟人化、情绪化的特质,有了成为“桌面宠物”的潜力,这也正是苹果研究人员希望看到的效果。
研究人员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为了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自然地与人类互动,其运动设计也应整合表现性特征,例如意图、注意力和情感。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名为“ELEGNT”的框架,而后者的核心理论就是模仿人类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在交流时除了语言之外,身体语言和空间距离也传递着重要信息,因此他们为这款台灯机器人专门设计了一套表达性驱动的动作,使得其能够通过动作传递自己的“内心状态”,由此也构建了设备与用户之间互动的新范式。
其实在苹果之前,也不是没有厂商“盯上”桌面机器人,可这个品类一直都不温不火、无法摆脱“高价玩具”的尴尬处境。以小度的添添AI平板机器人为例,它具备水平360°面部智能追随以及基于大模型的语音交互能力,可是却并没有在网络上引发类似苹果这款台灯机器人的热潮。
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小度添添AI平板机器人更像是传统的带屏智能音箱,而苹果的台灯机器人则有拟人化的运动设计,展现出了类似宠物的“撒娇卖萌”状态。在功能性之外还提供了情绪价值,这就是苹果具身智能的杀手锏。
事实上,“AI陪伴”是业界公认AI商业化的最佳场景之一。现阶段AI技术最大的挑战就是“曲高和寡”,即便普罗大众对它很感兴趣,却又不知道如何用好,以至于出现了尽管嘴上说热烈支持,可到了要付费的环节却是“下次一定”,唯有AI情感陪伴是个例外。
当其他AI应用还在苦苦寻觅合适的商业模式时,无论海外的Replika、Pi、Caryn AI,还是国内市场的Glow、X Eva等主打情感陪伴的AI产品,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AI情感陪伴之所以火热,与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革命下开始走向后现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体的原子化已经成为了全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现代文明的共同现象。
从搭子文化的兴起到宠物经济的火热,都反应了现代人需要借助外物填补情感的空虚,可是找搭子需要时间维护关系、养宠物也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可既能提供情绪价值,又不用花费时间的“AI伴侣”自然就成为了平替,而且苹果台灯机器人等AI硬件相比软件又额外提供了真实交互的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OpenAI o1、DeepSeek-R1等推理大模型的问世,AI模型的智能也走向了新的高度。以往只会陈词滥调的AI大模型不足以支撑苹果的具身智能,只有更具思辨性的AI才能担此大任。不过想要马上体验苹果具身智能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这款台灯机器人大概率只是一个实验性的产物,想要真正落地并不容易。
6自由度的数字伺服舵机和一整套复杂的传感器系统固然让苹果这款台灯机器人灵动自然,但代价就是高昂的硬件成本。为了保证核心功能而不得不定一个高价,Vision Pro的前车之鉴就摆在这里。而单单一个情绪价值,似乎也不足以支撑这款台灯机器人的溢价。
说到底,苹果这一次展现了机器与人交互的新范式,证明了表达性动作是有价值的,机器人不应该仅仅为了功能性而存在。只不过在家用机器人领域,高情商显然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