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防务、天和防务与中船防务在业务布局、技术能力、财务表现及行业地位上呈现显著差异,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深度对比:
一、战略定位与业务重心
1. 中船防务(600685.SH)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核心子公司,其业务覆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四大领域,是国内唯一具备全产业链船舶制造能力的央企。
- 核心优势:
- 军工主导:承担华南地区70%以上军用舰船建造任务,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等主战舰艇,深度参与南海岛礁建设。
- 民用船型领先:在液货船(VLCC、LNG船)、支线集装箱船领域市占率超20%,2024年新签订单56艘,其中24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等新能源船型占比达40%。
- 政策红利:受益于海军装备更新换代及“一带一路”船舶出口需求,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0.17%,净利润暴增684.86%。
- 风险提示: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1.96亿元,订单交付周期长导致资金压力较大。
- 传统造船业务毛利率仅9.3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天海防务(300008.SZ)
聚焦船海工程设计、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三大板块,形成“研发-应用-运营”一体化能力。
- 核心优势:
- 技术落地能力突出:3000米级ROV(遥控水下机器人)应用于南海岛礁建设,2024年水下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1%,订单金额突破3亿元。
- 新能源布局前瞻:海上风电运维装备市占率超30%,参与广东、江苏等地海上风电项目,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5%。
- 订单储备充足:手持订单160亿元,相当于3倍年营收规模,2024年净利润预增13.22%-69.34%。
- 风险提示:
- 轻资产模式下毛利率仅15%,低于中船防务的9.33%。
- 船舶设计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较大,2024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下降14.17%。
3. 天和防务(300397.SZ)
以军工电子、通信系统、海洋装备为主,业务侧重低空防御与海洋探测。
- 核心优势:
- 军工技术壁垒:6000米级AUV(自主水下航行器)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应用于海洋科考与军事防务,2024年海洋装备订单同比增长35%。
- 低空经济布局:参与海南低空经济试点,提供北斗ADS-B、航空应急救援平台等产品,2024年低空防务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18%。
- 技术转化加速:子公司天和嘉膜的半导体封装材料打破日本垄断,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超1亿元。
- 风险提示: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4.8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6377万元,创业园建设及算力业务短期难盈利。
- 民用市场拓展缓慢,海洋经济相关业务占比不足20%。
二、技术能力与行业地位
维度 中船防务 天海防务 天和防务
核心技术 航母分段建造、LNG船殷瓦钢焊接、绿色船舶技术 3000米级ROV、海上风电运维装备、船舶智能化系统 6000米级AUV、低空防御雷达、半导体封装材料
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费用8.88亿元,同比增长34.92% 2024年研发费用1.2亿元,占营收2.4% 2024年研发费用1.5亿元,占营收25%
行业地位 国内军用舰船建造龙头,全球造船业前十 船舶设计市占率前三,海上风电运维装备领先企业 军工AUV细分领域前三,低空防御技术国内领先
三、财务健康度与增长潜力
指标 中船防务 天海防务 天和防务
营收规模 2024年194.02亿元,同比+20.17% 2024年50亿元,同比+15% 2024年预计7亿元,同比+8%
净利润 2024年3.77亿元,同比+684.86% 2024年1.45亿元,同比+13%-69% 2024年预计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净亏损6377万元
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21.96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3.2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1.2亿元
订单储备 手持订单616亿元,新能源船型占比40% 手持订单160亿元,海上风电订单占比30% 手持订单12亿元,军工订单占比70%
估值水平 市盈率(TTM)18倍,市净率1.2倍 市盈率(TTM)110倍,市净率2.5倍 市净率4.11倍,亏损状态
四、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1. 政策驱动:
- 海洋经济:2025年《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深海装备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天海防务在海底管道检测、海上风电运维等领域市占率持续提升。
- 低空经济:海南自贸港低空经济政策加速落地,天和防务的低空防御雷达、航空应急救援平台迎来需求增长。
- 绿色船舶:国际海事组织(IMO)碳排放新规倒逼船企转型,中船防务的甲醇双燃料船、天海防务的海上风电运维装备受益显著。
2. 竞争格局:
- 军用市场:中船防务垄断华南地区军用舰船建造,天海防务通过军民融合切入水下机器人领域,天和防务在AUV细分市场与中科院形成竞争。
- 民用市场:中船防务主导大型商船建造,天海防务聚焦中小型船舶设计与海上风电运维,天和防务在海洋传感器领域与海兰信、中海达形成差异化竞争。
五、投资价值评估
维度 中船防务 天海防务 天和防务
优势 订单充足、业绩高增长、国企改革预期 技术落地快、新能源布局前瞻、估值较低 军工技术壁垒、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扭亏预期
风险 现金流压力大、传统业务毛利率低 行业周期波动、高估值风险 持续亏损、民用市场拓展缓慢
适合投资者 长期价值投资者、关注国防军工主线 成长型投资者、看好海洋经济与新能源 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博弈政策催化与技术突破
六、未来展望
- 中船防务:受益于海军装备升级与绿色船舶替代,2025年净利润有望突破5亿元,但需关注现金流改善情况。
- 天海防务:海上风电运维与水下机器人业务将成为增长引擎,2025年营收或突破6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8%。
- 天和防务:若低空经济政策超预期落地,2025年营收或达10亿元,但需警惕军工订单周期性波动。
结论:中船防务为行业龙头,适合长期配置;天海防务兼具成长性与政策红利,适合中期布局;天和防务风险与机遇并存,适合短期博弈。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与投资周期选择标的。
三角防务,才是正宗的军工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