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界中美巨头拼了命“卷”,梁文锋要憋出啥大招?

甘甘来了 2025-04-18 09:10:17

这两天AI圈热闹得像菜市场,简直炸开了锅!半夜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OpenAI突然在网上扔出个“王炸”,发布全新的GPT-4.1系列模型;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智谱AI紧跟着宣布启动上市辅导,摆明了要在资本市场大干一场。要说最让人抓心挠肝的,还得是DeepSeek和老板梁文锋——自从今年年初R1模型横空出世,把整个AI圈都点燃了,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眼巴巴等着他们再搞出什么大动静!

现在AI圈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就像打擂台赛,你方唱罢我登场。OpenAI这次推出的新模型,打着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旗号,摆明了要和DeepSeek死磕;智谱AI也没闲着,一头扎进上市流程,就是想多搞点钱继续搞研发。偏偏梁文锋这边一点风声都没有,不禁让人心里直犯嘀咕:他到底在憋什么大招?难道要等到大家快忘了他,再来个绝杀?

OpenAI偷袭:新模型卷到离谱,还被迫服软?

4月15日凌晨,当大家都在做梦的时候,OpenAI突然在网上发了条重磅消息——推出GPT-4.1系列模型!这一系列包括GPT-4.1、GPT-4.1 Mini、GPT-4.1 Nano,光听名字就知道主打“小而强”。官方宣传说,这些新模型最大的卖点就是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简直就是来砸场子的!

到底有多厉害?就拿GPT-4.1 Mini来说,在好几个专业测试里,成绩比之前的GPT-4o还好,延迟大幅减少,成本直接砍掉83%!还有GPT-4.1 Nano更夸张,能处理长达1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像分类、自动补全这些任务,对它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这三个新模型,把上下文窗口处理规模从原来GPT-4o的128K,直接提升到100万token,理解长文本的能力直接来了个大升级!

价格方面,OpenAI这次下了血本。GPT-4.1比GPT-4o便宜26%,输入、输出每百万token分别只要2美元和8美元;GPT-4.1 Nano更狠,输入、输出才0.1美元和0.4美元。再看看DeepSeek,V3模型输入、输出百万token的费用是0.5元、8元,R1推理费用分别为1元和16元。这下谁都看得出来,OpenAI铁了心要和DeepSeek打价格战,就差把“我要抢市场”写在脑门上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OpenAI居然把2月刚发布的GPT-4.5暂停了。为啥?原因很简单,太贵了!GPT-4.5的API定价,输入、输出每百万token高达75美元、150美元,这价格谁受得了?官方解释说,是为了把资源集中到未来模型研发。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DeepSeek的低价策略给OpenAI逼得没办法,只能服软调整策略。

更有意思的是,OpenAI的CEO山姆·阿尔特曼,之前对DeepSeek恨得牙痒痒,又是指责人家用了GPT的数据,又是写信给美国政府,要求限制AI技术流向中国,甚至想直接禁用DeepSeek。可现在呢,他也不得不承认,DeepSeek确实影响到OpenAI的发展,还说要推出更好的开源模型。曾经那么强硬的OpenAI,如今被DeepSeek逼得改变策略,就能看出DeepSeek的影响力有多大!

智谱AI放大招:闷头干大事,直奔上市!

就在OpenAI发布新模型的同一天,智谱AI也没闲着,直接宣布启动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还是大名鼎鼎的中金公司,而且人家计划都定好了,今年8月到10月就要完成IPO辅导计划,这速度比火箭还快!

其实智谱AI早就露出“野心”了。3月底的时候,智谱AI的CEO张鹏就说过,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路还长着呢,现在融到的钱,只是路上的盘缠,未来还需要更多资金搞研发。现在看来,上市就是他们搞钱的大招。一旦上市成功,就能拿到一大笔资金,到时候在AI研发上就能更阔气,和OpenAI、DeepSeek这些巨头较量较量!

虽然智谱AI平时在大众面前没那么高调,但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这次突然宣布上市,就像在AI圈扔了颗炸弹,让所有人都意识到,AI领域的竞争可不只是OpenAI和DeepSeek的二人转,还有像智谱AI这样的黑马,随时准备冲出来分一杯羹!

DeepSeek玩神秘:梁文锋葫芦里卖的啥药?

要说最近AI圈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非DeepSeek和梁文锋莫属。自从今年1月20日R1模型发布,DeepSeek就像一颗超级新星,瞬间照亮整个AI圈。R1模型的性能,直接能和OpenAI的o1正式版掰手腕,而且完全开源,这一波操作,直接把DeepSeek送上了神坛。

从那以后,大家就天天盼着DeepSeek的新动作。按照DeepSeek之前更新产品的规律,几乎每隔3个月就会升级一次。2024年9月发布V2.5,12月发布V3,2025年3月又把V3更新成V3-0324版本。有人预测,DeepSeek下次更新R1模型可能就在5月初,甚至可能提前。可直到现在,DeepSeek官方一个字都没透露,这神秘感简直能把人急疯!

不过DeepSeek也不是完全没动静。3月份的时候,官网突然挂出招聘CFO、COO、财务负责人的信息,一下子引发大家猜测:难道DeepSeek也要学智谱AI,准备融资上市了?紧接着,3月25日,他们又发布了V2模型的更新版,虽然没R1模型那么轰动,但也说明团队一直在努力搞研发。4月3日,梁文锋和团队还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研究怎么让模型更高效处理长文本。这些小动作都在告诉大家,DeepSeek没闲着,一直在偷偷放大招!

但梁文锋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一方面,OpenAI、谷歌这些国外巨头都在拼命追赶,特别是OpenAI这次发布的新模型,明显是冲着DeepSeek来的;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还在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到中国,可这偏偏是DeepSeek最需要的关键设备。之前梁文锋就说过,“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缺钱,而是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不过他也没被吓倒,还放话说,“英伟达的GPU没什么神秘的,要赶上他们,就得重建团队,花时间和成本,追赶下一代技术,这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这话虽然说得霸气,但到底能不能做到,大家都在等着看!

AI圈混战:这场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现在的AI圈,就像一场激烈的混战,OpenAI、DeepSeek、智谱AI,还有谷歌这些巨头,都在拼命搞研发、抢市场。有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速度,不断推出新模型;有的为了搞到更多资金,一头扎进资本市场。这场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行业发展来看,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而且开源好像成了大趋势,就连一直高高在上的OpenAI,也被DeepSeek逼得开始搞开源。这说明在AI领域,只靠自己闭门造车肯定不行,只有大家互相分享、一起进步,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对于梁文锋和DeepSeek来说,他们现在站在风口浪尖上。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也有很多机会。大家都很好奇梁文锋的最终目标,他到底是想打造一个像Google那样的商业巨头,还是想用AI做一些更有意义的公益事情?不管他的目标是什么,只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不断创新,就有可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我们普通看热闹的人来说,这场AI大战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像是未来的预演。AI的发展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不妨搬好小板凳,一边吃瓜,一边期待这些巨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各位看官谨慎观看、评论,理性看待,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请勿恶意举报。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0 阅读:44

甘甘来了

简介:时事瞬变,别辣了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