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精心策划的项目,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梅根·马克尔最近就摊上事儿了,她的新品牌“As Ever”刚推出,就被发现和一家开了12年的摄影公司撞名了。
更Drama的是,摄影公司老板直接在网上开怼,这瓜,咱们得好好吃一下。
梅根新品牌,又翻车了?
!
梅根·马克尔,这位曾经的王妃,自从离开英国王室后,就一直在商业领域动作频频。
先是搞了个“美国里维埃拉果园”,结果因为商标问题被迫改名。
这才消停没多久,又推出了新的奢华生活方式品牌“As Ever”。
本来想着靠这个新品牌大赚一笔,顺便配合她的Netflix节目《爱你的梅根》炒作一波,结果万万没想到,又翻车了!
这次不是商标问题,而是直接和别人撞名了。
小老板怒怼:给钱!
这次撞名的对象,是亚利桑那州的一家摄影公司,名字也叫“As Ever Photography”。
这家公司可不是什么小作坊,人家已经开了12年了,老板珍(Jen)更是直接在网上开怼梅根。
珍在帖子中写道:“当世界上最著名的人之一开始使用你已使用12年以上的商号——一个以你祖母名字命名的品牌时,他们难道不能给我一点回报吗?
” 言语中充满了不满和无奈。
毕竟,一个默默经营多年的小品牌,突然被一个自带流量的大明星“撞名”,这感觉,就像自家后院突然被建了个迪士尼乐园,想不焦虑都难。
更搞笑的是,珍还半开玩笑地提议,希望梅根或者Netflix能聘请她作为品牌的摄影师。
她在帖子中标记了梅根和Netflix公司,试图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波操作,不得不说,既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又给自己争取了一波曝光。
撞名背后,另有隐情?
其实,这次撞名事件,不仅仅是梅根和这家摄影公司的事情,还牵扯到其他一些小企业。
比如,新泽西州一家小型家族复古服装品牌也叫“As Ever”,同样受到了波及。
这些小企业主,辛辛苦苦经营自己的品牌,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口碑,结果突然冒出一个同名的大品牌,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公司名称背后的情感故事,称“As Ever”是为了纪念她“出色的”已故祖父母。
她动情地写道:“我很幸运,在我成年后,四位了不起的祖父母一直陪伴着我。
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影响了我的成长和生活。
” 这样的品牌故事,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温暖和感动。
而梅根的“As Ever”,似乎只是一个为了赚钱而生的商业品牌,两者之间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更令人玩味的是,这已经不是梅根第一次因为品牌名称惹上麻烦了。
她的第一个品牌“美国里维埃拉果园”,就因为商标注册受阻而不得不改名。
这次又撞名,不禁让人怀疑,梅根在品牌命名方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
还是说,她的团队在品牌调研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新品牌,要凉凉?
截止到目前,梅根方面还没有对此事作出回应。
不过,这场撞名风波,无疑给“As Ever”的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个奢华生活方式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品质,是格调,更是独特性。
如果一个品牌的名字都和别人一样,那还谈什么独特性呢?
更何况,这次撞名的对象,还是一家充满情感的小企业,这无疑会让消费者对“As Ever”的品牌形象产生质疑。
此外,这次撞名事件,也让人们关注到小型企业主在面对名人品牌扩张时的无奈与抗争。
在商业世界里,大品牌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而小企业则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当大品牌和小企业发生冲突时,小企业往往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次珍敢于在网上公开怼梅根,无疑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她的举动,不仅为自己争取了一波关注,也为其他小型企业主发出了声音。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这次事件归结为“大品牌欺负小品牌”。
在商业世界里,商标注册和品牌命名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有时候,撞名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并不存在恶意抄袭。
但无论如何,这次撞名事件都给梅根提了个醒:在商业道路上,要更加谨慎,更加尊重他人。
毕竟,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仅要有好的产品和营销,更要有良好的声誉和价值观。
那么,“As Ever”这个品牌,未来会如何发展呢?
是会因为这次撞名事件而一蹶不振,还是会化危机为转机,最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话说回来,梅根这次的公关团队,恐怕又要加班加点了。
毕竟,如何在不损害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妥善解决这次撞名事件,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是大品牌还是小企业,都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都要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也要理性看待各种商业事件,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所以,你觉得梅根这次的“As Ever”,会凉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