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现在的SSD硬盘在价格方面已经远比当初要低得多,但是在大容量方面依然是HDD硬盘的容量价格比占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有部分玩家会因为需求的原因往往需要多块硬盘。因此乔思伯于今日推出了一款D500全塔机箱,这款机箱在出厂默认配置下即可拥有多达10+硬盘位的支持,基本上可以满足这类玩家的使用需求了,那么这款机箱到底如何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机箱的外包装体积异常庞大,要一个人整个抱起来还是有不小难度的。
乔思伯D500的外形设计十分硬朗,宛如一个黑武士一般,颜色方面目前推出了两款,分别是图中的黑色以及银色,黑银色也是乔思伯机箱一直以来都会有的颜色了。尺寸方面为250mm×586mm×620mm,重量达到了17.5KG,要是再装上配件的话妥妥的老腰杀手。
机箱前面板两侧均采用了2.0mm厚度的铝合金面板包裹,细腻的喷砂质感营造出强烈的金属质感。
机箱前面板的网罩采用了按压式开关设计,打开的时候只需要按一下网罩的顶部即可自动弹出,再打开内部的防尘网即可看到机箱前部标配的2把14CM风扇。同时前面板也支持420mm规格的一体式水冷安装。
前面板顶部还设有一个光驱位,这个设计在目前的主流机箱里面是非常少见了。
机箱的I/O面板也安放在了前面板的顶部位置,周围有一圈ARGB灯带包围。I/O面板接口数量方面还是比较充足的,拥有双USB3.0、一个Type-C接口以及一个二合一音频接口。
机箱背部的顶部以及底部处均设有通风孔。
机箱顶部为标准的大面积通风孔设计,顶部的铁质面板也是通过磁吸设计与机箱结合,因此打开也很方便,只需要在尾部的卡位处一提即可。
当然了,也可以把机箱整个上盖掀开来,这时候就可以看见机箱顶部的风扇位置,此处最大可以安装420mm一体式水冷排,这相较于不少的全塔机箱兼容性要更高。
机箱侧面为转轴侧吸钢化玻璃面板,打开的时候只需要扣动右下角的预留的内凹即可轻松打开。
整块钢化玻璃有进行一定程度的黑化处理,以此来提升整体的质感。
机箱背部的横置PCI扩展槽数量也达到了8条,妥妥的全塔规格;竖置PCI扩展槽数量也有用3条。
打开两侧盖板后来看看机箱的内部设计,可以看到首先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就是前部那一块竖置的盖板了。
拆下这块盖板后即可看到完整的机箱内部结构,也露出了盖板背后隐藏的硬盘位。机箱内部最大支持E-ATX版型;显卡在不安装硬盘架的情况下可以支持480mm长度以内的显卡,在安装硬盘架的情况下则可以支持340mm长度以内的显卡;CPU风冷散热器最高支持190mm高度以内。
乔思伯D500在默认出厂状态下硬盘架区域是设有3块可以安装2.5寸SSD的盖板以及底部两个预装的硬盘支架。
在拆卸下盖板后露出了3个120mm的风扇安装位,在这里调整一下支架的安装位置也是可以塞进一个360一体式冷排的。
乔思伯D500还额外还附赠了一大盒的硬盘支架,打开后即可看到满当当的6个硬盘支架,这相较于其他厂家需要额外购买的体验就要好很多了,毕竟大家都同样价钱下为何我还需要自己额外购买这些不值钱的铁块呢?你们说是吧?
这些硬盘架除了可以安装3.5寸的HDD硬盘外还可以兼容2.5寸的SSD硬盘安装。
在把所有硬盘架安装上去后即可看到夸张的8个前置硬盘安装位,搭配上机箱背部的硬盘支架整机可以支持同时安装高达10+的硬盘数量,这个硬盘数量应该可以满足不同玩家的使用需求了。
当然你要是不需要如此多的硬盘扩展位置或者不想看到那几块硬盘盖板的话也可以把前面提到的盖板直接后移安装到主板托架上,可以完全遮住全部的窟窿形成一个平滑的过渡空间,我个人就非常喜欢这个感觉。
机箱背部处还标配了一把140mm规格的ARGB风扇。
底部的电源仓侧面设有一条ARGB灯带,侧面的斜纹也跟机箱外侧的角度保持了一致,细节方面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另外这个硬盘仓也有额外的玩法,可以把现在的下置安装状态转换成为顶置安装状态。
因此为了达成可以转换形态的设计,乔思伯D500内部的主板托架也可以随底部的电源仓这个拆卸下来,拆卸完后的机箱内部瞬间就变得空荡荡了。
接着把主板托架下移并把电源仓顶置安装即可完成转换。
完成后则可以释放出机箱底部的风扇位,这个风扇位也同样支持420mm规格的一体式水冷安装,这里用来安装水冷显卡的冷排就非常不错。
机箱背部为常规走线仓设计,走线深度达到了35mm,出厂标配理线扎带。
顶部还设有一个ARGB灯光HUB,方便玩家整理机箱内部的ARGB灯光的走线。
主板托架背板处设有一块硬盘支架,可以额外安装两块3.5寸HDD硬盘或者是三块2.5寸SSD,这也是为何乔思伯D500全机可以拥有10+硬盘位的原因之一。机箱到这里基本介绍完毕了,下面就来看看装机效果如何。
CPU方面搭配的是酷睿i7-13700K,该处理器采用性能核+能效核混合CPU架构,共有 16 核心 24 线程,主频至高可达 5.4GHz,凭借着上述规格成功把对手的锐龙7000系几乎全家歼灭,不论是游戏性能亦或者是产生力都远超同价位的产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i7-13700K的价格相较于首发价也一直在走低,性价比也越来越高,现在的价格就非常适合入手。
主板方面搭配的是华硕ROGMAXIMUS Z690 HERO。
既然主板方面仅支持DDR5的内存,而且目前的DDR5内存价格相较于刚出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大幅的下降,已经到了可以入手的区间了,因此本次就选择了目前在已发售阵营中价格与外形都有着不错表现得XPG龙耀LancerDDR5 600032GB(16G*2)华硕RO姬联名款套装。
XPG龙耀LancerDDR5华硕RO姬联名款内存在外观设计方面延续了其在XPG D50系列内存上的设计同时加入了RO姬图案以及纹路,与本次选择的主板简直就是绝配。其外表覆盖的依然是标志性棱角分明的1.95mm散热合金马甲,其RGB发光区域在侧面也也就保留了一块三角区域,但是在合金马甲的表面上增加了更加细腻的拉丝以及条纹装饰。
XPG龙耀LancerDDR5RO姬联名款目前标称频率为6000MT/s,CL40的时序,运行电压为1.35V,并且支持片载的ECC,内建的PMIC电源架构也能实现更加稳定的供电。
虽然酷睿i7-13700K的性能非常不错,但是其功耗和发热也上升了一个台阶,而且本次目标是光污染,因此360水冷是自然要安排上的。型号方面考虑到后续的整机效果搭配选择了XPG的霜盾炫彩系列一体式水冷散热,拥有240以及360两种规格,霜盾炫彩系列一体式水冷相较XPG以往的产品在售价方面则有大幅的下降,来到了一个非常适合主流用户选择的价位区间,甚至性价比还相当不错。
虽然霜盾炫彩系列水冷散热器定位于高性价比一体式水冷,但是在功能上却并没有因此打折。它同样支持ARGB灯效,可兼容市面上主流品牌的主板等效系统。对于不支持灯效的主板,也可以使用霜盾炫彩自带的灯光控制器。
霜盾炫彩240的冷头采用圆柱形设计,顶部采用了“无限镜”设计,开机后镜面的设计加上无限反射的Logo充满了层次感。
霜盾炫彩240采用了6极硅钢片的长寿命高性能马达,转速达到2400RPM,动力更强,扬程更高。同时它还采用了大面积纯铜底座,加上高精度高密度微水道铲翅片,配合CNC工艺,在提升导热效率的同时还能更好地贴合处理器。
霜盾炫彩240配备了2个120mm的ARGB散热风扇,灯效可以与水冷头进行同步,并且支持PWM脉宽调速功能,可以针对不同负载来调整转速。风扇的最高转速为1800RPM,风量最高可以达到80.3CFM,满载噪音为36.3dBA,风压最大为2.69mmH2O,从参数上来看性能非常的强悍。至于散热性能如何,在后文会通过散热测试进行验证。
显卡方面搭配的是映众(Inno3D)RTX3080Ti 冰龙版。
机箱风扇搭配的是XPG炫彩飓风120、140风扇。
XPG炫彩飓风系列风扇拥有双面灯光设计,其中120mm规格拥有20颗ARGB灯珠,140mm规格则拥有26颗ARGB灯珠,支持主板灯光土工布。转速方面120mm规格最高可以达到2000RPM,140mm规格最高为1800RPM,均采用了FDB液压轴承。
XPG炫彩飓风系列风扇还采用了双层扇叶设计,可以有效增加气流的风量,提升风压的同时减少风阻降低噪音,因此120mm规格的噪音仅有17.18dBA,140mm规格的也只有28.1dBA,都非常的安静。
XPG目前的电源产品线有魔核、魔核战斗版、魔核CR等多款,其中的魔核CR在推出时候几乎屠榜了当时的电源横评性能榜,优异出色的性能博得了非常多的目光,这款电源我在之前也已经上手过。不过今天我们使用的是魔核战斗版850W金牌电源,魔核战斗版还有650W以及750W的两种规格可以选择。
XPG魔核战斗版850W金牌电源是一款标准的ATX电源,三维尺寸为140×150出86mm,属于短ATX电源。它内置了一个尺寸为120mm的FDB动态轴承风扇,支持智能温控,在负载低于50%的时候会以660RPM的低转速运行,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电源采用了全模组设计,所配备的线材数量比较丰富,全部为扁平式设计,带有1条24PIN主板个用电、2条4+4PIN处理器供电、2条6+2PIN的PCIe供电以及若干条外围设备供电线。
XPG魔核战斗版内部结构是LLC谐振+主动式FPC+同步整流+DC-DC,作为一款高性价比的电源,主电容方面采用了日系贵弥功105°耐温等级的电容,部分滤波电容采用了来自日本尼吉康的电容。电源单路+12V输出电流可以达到70.5A也就是接近850W的功率,用来应付目前中高端硬件是完全足够的。
整体来说,作为一款850W的电源,XPG魔核战斗版在用料和结构方面都比较不错,成熟的内部电路结构搭配稳定的日系主电容,还有80PLUS金牌认证,这些都能保障电源在高负载下长时间的稳定运行。下面就来看看装机效果。
显卡我选择了竖装,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显卡的造型。
机箱所有风扇位我都基本装上了风扇。
机箱前部其实也可以看到风扇的灯光透露出来的。
机箱顶部的ARGB灯效。
可以看到即便是塞了如此高规格的硬件进去乔思伯D500内部依然显得空荡荡的,其容积之大可见一斑。下面就来看看这台主机的散热表现如何。
这里把CPU电压控制在了1.29V并维持最高的默认加速频率,在双烤10分钟后CPU温度仅为67°C,核心温度仅为78°C,P核全程保持5.3GHz,E核也全程保持了4.2GHz;GPU温度全程维持在74°C,整体的散热效能还是相当出色的。
总的来说,乔思伯D500整机做工质感依然非常不错,达到了价位应有的表现;在兼容性方面得益于全塔的规格加上优秀的布局也同样非常不错,足够的容积也可以轻松容纳现在各类高端硬件;随机附送了额外的6块硬盘架加上标配的2块提供了多达8块硬盘架,这相较于其他品牌需要额外购买硬盘架更是一个超级加分项;散热表现也可以满足目前高端硬件的需求。此款机箱非常适合需要安装大量硬盘的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