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梁 潇
编辑丨何足道
运营丨方剑维
在川酒版图中,剑南春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不同于五粮液与茅台的国酒争霸,也不同于郎酒、水井坊的另辟蹊径,这家源自绵竹的老牌名酒,在白酒黄金十年中曾以"茅五剑"之名跻身行业前三,比较可惜的是,却在随后的行业调整期中逐渐掉队。
如今,面对品牌老化、股权桎梏、高端化困局的三重夹击,剑南春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左右徘徊无所适从。
1剑南春的三重困境
2012年行业调整期前,剑南春凭借水晶剑单品年销破百亿的战绩,与茅台、五粮液并称"茅五剑"。
但十年间,当同行纷纷完成产品结构升级时,剑南春却陷入"高端上不去,低端失守"的尴尬境地。其核心大单品水晶剑终端价仍徘徊在400-500元区间,而茅台、五粮液普飞、普五早已突破千元大关,次高端市场更被汾酒青花、郎酒红花郎等新品蚕食。
在品牌高端化困境外,剑南春还存在股权历史遗留问题。2004年,剑南春改制留下的股权纠纷,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职工持股会与实际控制人乔天明的股权争夺,不仅导致多次IPO折戟,更让企业在战略决策上瞻前顾后。
当同行通过资本运作扩大产能、并购扩张时,剑南春只能依靠自有资金缓慢发展,错失行业整合红利。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剑南春的传统大商制模式显得力不从心。依赖区域大商虽然能快速铺货,却导致终端掌控力薄弱,价格体系混乱。面对i茅台、五粮液数字酒证等创新打法,剑南春的线上布局仍显保守,消费者运营体系亟待重构。
2从"老三样"到"新三板"
剑南春正在打破"水晶剑依赖症",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名酒底蕴。
东方红、珍藏级剑南春等高端产品的推出,显示出突围决心。但真正的破局在于建立清晰的次高端价格带矩阵:水晶剑稳固400元价位,金剑南抢占300元市场,而东方红系列则需突破600元价格带,与国窖1573、青花郎形成错位竞争。
面对渠道顽疾,剑南春开始推行"一树三花"战略:巩固传统渠道优势,同时发展电商、团购、圈层营销三大新渠道。与京东、天猫超市等平台的深度绑定,不仅提升线上销量占比,更通过数据洞察实现精准营销。
更往前一步,在山东、河南等根据地市场,剑南春大胆采用试点"合伙人制度",增强终端掌控力。
作为"唐时宫廷酒"的传承者,剑南春正挖掘历史IP价值。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推出的文创酒,将古蜀文明与名酒基因结合,在收藏市场引发关注。
同时,通过"剑南春老酒回家"活动激活民间存量,既提升品牌温度,又构建老酒交易生态闭环。
3从区域王者到全国名片
在绵竹大本营,总投资50亿的"大唐国酒生态园"项目已现雏形。这不仅是产能扩容(新增3万吨原酒储备),更是打造白酒工业旅游新标杆的战略布局。
当酱酒热回归理性,剑南春凭借浓香品类优势,有望承接次高端市场扩容红利。
当同行扎堆布局欧美市场时,剑南春选择"以侨为桥"的差异化路径。通过东南亚、欧洲华人社团建立渠道网络,利用文化认同降低市场教育成本。其"海外华人春节酒会"已连续举办十届,成为连接故土的文化符号。
随着股权纠纷进入司法程序,剑南春重启IPO的窗口期正在临近。若成功上市,不仅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能借助资本力量实施并购扩张。
行业人士预测,若剑南春能突破200亿营收大关,其估值有望突破千亿,成为川酒第六朵"金花"。
写在最后在白酒行业"长期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的竞争格局中,剑南春的突围之战本质是品质主义与价值回归的较量。消费者主权时代来临,那些既能坚守传统酿造工艺,又能创新品牌表达的酒企,终将获得时代馈赠。
对于剑南春而言,破局的关键不在于复制"茅五"的成功路径,而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三极"——既传承"唐时宫廷酒"的历史荣耀,又开创"次高端王者"的现代篇章。
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当打响这场复兴之战,剑南春或将有机会重新定义中国名酒的价值坐标系。